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西安交大一附院实施ECMO技术院外抢救患者侧记

陕西日报 2018-03-17 09:23 大字

本报记者王国星

3月8日16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闫炀副主任接到一个万分焦急的求助电话。

“闫主任,我们这里有一个心脏骤停的病人,情况很危急。”电话那头,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沣东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师声音很急促,他们急切地希望能得到西安交大一附院体外生命救治技术与设备的支持。

“好的,我们迅速安排救援。”正准备进行下一场手术的闫炀副主任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随后,他迅速组建了抢救小组。

然而,还有一个现实难题摆在闫炀面前,就是他接下来即将开展的那台手术怎么办?“说来也巧,正在我组织抢救人员的时候,在我们医院住院大楼的一楼碰到了心血管外科的许锁春主任。我跟他简要介绍了一下这个紧急情况,他立刻答应接替我完成那台手术,我则马上带领抢救小组赶赴沣东医院。”

不到半小时,抢救小组就到达沣东医院。据闫炀介绍,这名心脏骤停的患者是一位40岁的女性,是沣东医院的一名麻醉医师,突发心脏骤停的时候,她正在手术室里工作。

“手术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我们协同沣东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争分夺秒挽救患者生命。”闫炀表示,“首先,我们及时对她实施了心肺复苏,心内科大夫还紧急实施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但效果较差。尽管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已经很大,但患者的血流动力状况依然极不稳定。”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但闫炀知道,越是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越需要冷静并且快速作出反应。

“鉴于患者的现实情况,在场的医生们想到了对患者实施ECMO技术。”沣东医院的一名医生告诉记者,“西安交大一附院的这项技术发展比较成熟、应用广泛,所以我们才电话求助他们的ECMO技术救治团队。”

据闫炀介绍,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简称。这项技术的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至体外,经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再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功能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闫炀说:“在心脏手术期间,体外循环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功能,因此医生就可以实施心内直视手术,运用此技术抢救患者的成功率非常高。”

“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患者的瞳孔已经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但是大家的救治信念很执着,都不想放弃一丝希望,因为这是这名患者得到救治的唯一机会。”在场的医护人员继续展开抢救工作,王京玉医生快速将ECMO管道预充、排气;郭锋伟医师消毒及铺巾;闫炀副主任有条不紊地穿刺、置入导丝,熟练地实施了股动脉、股静脉插管,连接ECMO管道。

终于,设备显示病人血流动力状况稳定下来。在场的所有人松了一口气,他们共同祈祷着病人转危为安。

3月9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又接到来自沣东医院的电话,这次是一个好消息:“闫主任,昨天我们抢救的病人意识已经完全清醒,并且可以和人交流了,她的血压、尿量等指标也恢复正常了。”

近年来,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团队多次与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生命接力”,实施ECMO技术让一朵又一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新闻推荐

通义巷5月底通车

本报讯(记者文锦)记者从西安市市政公用局了解到,由其承担的断头路打通工程通义巷(边西街-太白路)市政工程加快进度,5月底达到通车条件,放行交通。通义巷(边西街-太白路)西起太白北路,东至边西街,全长269米,规...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