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充值手游 钱能追回吗

三秦都市报 2018-03-14 08:10 大字

孩子已经开始把手机游戏作为主要兴趣爱好,很多学生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家长们对此提出不少问题:我的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为玩游戏,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值,这个钱能退吗?以上种种问题,广大家长非常关注。此类问题,是否有法可依呢?听听检察官怎么说。

趁老爸睡觉 熊孩子偷充手游3000元

几天前,兴平的赵先生睡觉时突然被7岁的儿子叫醒,而孩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让他惊呆了。

“当时儿子把我叫起来,说我银行卡里没钱了。我当时脑子一下就蒙了,一看交易记录,99元,199元……仅仅一个多小时,卡里面的钱全被刷空了。”赵先生说,后来问儿子,儿子才说是在他睡着以后,用他的手机偷偷玩游戏,买游戏装备产生的费用,并不知道所消费的就是银行卡里的钱。

按理说,游戏充值时需要支付密码,那孩子是怎么知道赵先生的密码呢?赵先生说,游戏里面弹出来支付密码,儿子以为是手机解锁密码。由于他的银行卡密码与手机解锁密码相同,儿子就这样支付了,共消费3068元。随后,他将此事反映给了游戏所属公司,目前正等待处理结果。

未成年人给游戏充值 能追回吗

如果未成年人给游戏充值了,能退还吗?就此问题,昨天,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检察官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我国《民法通则》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也就是说,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充值行为本身就是无效的,钱应该退还。

避免孩子沉迷游戏该怎么做

该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游戏?检察官建议,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多方努力,在出台并细化法律法规的同时,包括游戏开发公司、家庭、学校在内的各个主体,应当履行好各自的社会责任,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对于游戏开发公司而言,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应尽可能地主动做好未成年人甄别工作,在登录、游戏、支付等环节通过多次、多维度验证等技术方式,尽可能杜绝未成年人参与其中。

对于家庭来说,家长应认真履行监护责任,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父母不应以工作繁忙为借口,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和照顾。同时,家长对孩子的“非分”要求,要学会拒绝。

“劝孩子别沉迷游戏,不能用强行禁止的方法,要以退为进。”检察官说,作为家长,要教孩子学会区分现实和虚拟世界。同时,可以借着孩子对游戏人物的浓厚兴趣,给孩子上一堂真正的历史文化课。要真正将孩子从游戏中拉出来,还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本报记者谢斌

说法论理

新闻推荐

蒲白矿业公司工会举办女性职工健康知识讲座

本报讯为提高女性职工健康知识水平,增强自我健康意识,在第108个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蒲白矿业公司工会举办了“妇女生殖健康和保健”主题健康知识讲座,来自机关及基层单位160余名女性职工听取了此次讲...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