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吃汤圆”凭什么走红
□袁跃兴
正月十五前几天,微博上流传的一组“唐代仕女吃汤圆”图片,成功地引起了众网友的注意。
这组“唐代仕女吃汤圆”的图片,共9张,图片中的模特穿上了仿唐代的服饰,妆容也颇有唐代仕女的特点,身材丰腴,表情有趣,再配上元宵,图片的配文是“不不不,很胖了不能吃了!要不,就吃一个?太好吃了,再吃两个!好好吃,再来一个!我天!不小心吃完了!”这些图连在一起,形成一组动态图片。
还有更早的一组“唐代仕女吃汤圆”照片,之前发布在微博上,也是类似的设计风格,因为发布在春节前,有几张还加入了红包元素……
对于这样一组“唐代仕女吃汤圆”的图片,人们虽然并没有特意去考证照片中的妆容、服饰是否符合唐代历史,但大多数人能够看出,这些照片是模仿了唐代风格,网友认为它们“成功复制了唐俑”。
从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看,唐代仕女俑色彩淡雅、釉面光亮,富有古典美的浪漫情调;仕女俑头梳高髻,面颊圆润,五官清秀,雍容富态,神态安详,是盛唐宫廷妇女的典型形象。比起汉代女俑,唐代的仕女俑人体比例更加准确,人物表情更加丰富。有文化专家说,唐俑被称为“具有面目机发者”,就好像生人(活人)一样。“她们的服装、面妆、首饰、妆具以及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不仅展示了‘女为悦己者容\’的美艳动人,也间接反映出当时丝绸、陶瓷、金银、玉石等生产制作的面貌。她们生活上的琐碎和气质上的大度,也反映着人的思想观念、时尚变迁,无声地述说着唐代文化的兼容并包、世风开放。”
这组“唐代仕女吃汤圆”的图片收获千余条评论,超过四千次转发。而且,这组图片还被西安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转发。
为什么要以唐俑女性形象为素材制作这组文化图片?图片策划者介绍,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不论胖瘦,都是一种自信和美的象征,所以,就想用唐代特有的款式“齐胸襦裙”来传达健康的理念。总之,是古代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给予这个创作团队启发和灵感,同时,他们也是借此让人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艺术。“让文物活起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希望让大家知道传统文化有很可爱很有温度的一面。”“就是要拉近我们和历史的距离,不要隔着玻璃冷冰冰地看着,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更多的人会觉得有心无力。其实不是的,哪怕您只是每天在用筷子,那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只是幸运地知道得更多一点。元宵节不只是吃元宵,中秋节不只是吃月饼,端午不只有粽子……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复活”唐俑形象,给她灌注新的生命元素、文化元素和新的活力,使之又鲜活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这说明,历史、传统不是僵化的,它们需要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要使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拉近与当代人的感情距离,就要深入当代社会的生活之中,就要和时代、现实、时尚文化形式结合起来。事实上,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如今一些传统文化中的样式、精粹,就是靠时尚方式引起注意来进行传播并为大众接受的,也因此更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的气息。在时尚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中,时尚应该只是一种手段,传统文化才是“灵魂”,所以,我们今天需要做的就是,以时尚之形,来传承传统文化之神、传统文化之美。
从这一点上说,这组“唐代仕女吃汤圆”的图片走红,也算是我们向传统文化艺术表达一种敬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付继琪在每一个城市都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不平凡的事。他们是这个城市工作最早的人,也是最需要我们尊重的人。他们被誉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在西安二环南路从事环卫...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