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环境: 扎实解决民生问题西安人越来越幸福
家庭医生上门为患者进行慢性病随访。 (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记者樊华王燕司文
抓生活环境,就要不断扎实破解民生难题。2017年,西安不断推进生活宜居环境建设,破解民生问题之难,建设品质西安,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收入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二十出头的孟玉倩正在电脑前,为一部动画片进行建模场景制作。能找到这样一份稳定而且收入可观的工作,是孟玉倩之前想也不敢想的,因为患有肢体残疾,孟玉倩在上大专的时候就开始找工作了,可一年多的时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举办的一次招聘会上,孟玉倩看到鸿鹰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可以培训残疾人,而且还能安排就业,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没想到经过培训,竟然成为了公司的正式员工。“现在每个月底薪加绩效我能拿到三四千元,而且行业的上升空间很大。”孟玉倩笑着说。记者了解到,和孟玉倩一样顺利入职的还有5位曾经就业困难的残疾人。
“行业竞争小,发展潜力大,‘一带一路\’建设利好,各类优惠政策逐步完善……这些都是我选择回来创业的原因。”2017年7月初,当记者采访28岁海归创业者张绣月时,她这样说。时隔数月,当记者再次见到这位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创业者时,听到的是她创业成功的喜人消息。而谈到收入,这位聪敏的姑娘笑答,“这可是商业机密”。不过她也开心地表示,比父母的工资收入高多了。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理念。2017年,全市积极推进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人民收入水平。前三季度,全市居民四大项收入均呈增长态势,特别是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2332元、28993元,增幅分别为8.6%、8.0%,双双跑赢GDP增速。
看病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西安人看病更方便
家住电子三路的市民乔鸿济老人,过去看病时经常要到距家较远的三甲医院。“大医院排队的人多,专家号有限,看一次病经常要花费整整一上午时间;年龄大了,看完病回到家精疲力尽。”乔鸿济说。让老人高兴的是,前些日子听说西安交大一附院中医科的杨养贤教授每周都会来他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乔鸿济几天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了一次病。“不用排队,随到随看,价格也比大医院便宜。这下子看病方便多了!”乔鸿济说。
乔鸿济老人此次较为满意的就医体验,得益于西安市实施的分级诊疗制度。在这一制度下,西安市通过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综合手段,在城区全面推行“医疗联合体+全科医师团队模式”,在郊区县实施“县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共建成各类医联体37个,涵盖80所二级医疗机构和140所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形成了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制度框架。截至2017年10月底,累计完成转诊12.39万人次(上转9.04万人次,下转3.35万人次),分级诊疗成效初步显现。
同时,为解决百姓“看病贵”问题,市卫计委在全市79家二级(含二级以上)城市公立医院和48家一级(含一级)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了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执行同城同价。
上学
更多人享受到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如何破解“上学难”这一问题?2017年,西安市进一步完善大学区管理机制,年内计划组建跨行政区域大学区15个,惠及学生4.5万名;计划组建紧凑型大学区9个,惠及学生2.7万名。更多人享受到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果实。
对于改革带来的转变,西安市第二中学校长曹红感受颇为深刻:“从以前招不满两个班,到现在初中年级人爆满。”市二中是西安铁一中学的学区成员校,自从实施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铁一中每学年都会派出两名优秀教师到市二中任教。一学期下来,两位老师针对市二中学生独特的教学方式方法,吸引学生们自觉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听说学校来了铁一中的老师,周围学区内的家长们也不再择校了,愿意让孩子就近入学。
西安市牢牢抓住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这个关键精准发力,不断巩固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成果,推广“名校+农校”“名校+薄校”“名校+新校”办学模式,切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
记者获悉,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资源“距离”更近,城乡孩子实时共上一堂课、共享名师面授已成为现实。
新闻推荐
三大机遇叠加 西安地位愈加凸显 ——访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
黄宏生(受访者供图)■记者王赫去年,西安市实现生产总值7469.85亿元,同比增长7.7%,在全国的排名也上升到第21位。在黄宏生看来,这是西安市日益改善营商环境所带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在西安市...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