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表舅家的新生活

铜川日报 2018-03-02 09:01 大字

二表舅兄弟三人,父母离世早,靠太姥姥拉扯长大,二十多年前全家七八口人住在一间土窑洞、三间瓦房里,炕上铺着露着棉絮的褥子、身上的衣服也是缝缝补补,遇到大事的时候都是外爷、外婆帮助解决。慢慢的兄弟三人都成年有了劳动能力,家里不再为吃穿发愁,太姥姥没享多久福就去世了。

九十年代末,二表舅跟着街道上修理摩托车的师傅学起了手艺,起早贪黑、努力工作,悉心钻研技术深得师傅喜欢,用自己的手艺挣钱养活家人。随后几年又干起了摩托车销售、汽车货运等,但似乎上天总是在考验他,生活的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不停的苦干但日子仍旧没有起色。抱着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他边干边学,遇到困难不悲观失望,更不气馁退缩,而是积极进取,分析市场变化,寻找新机会。十年前二表舅开始跟着别人承包小工程,从给农村盖房子开始,一步一步组建了自己的施工队,修乡村道路、绿化、装修的活都可以自己完成。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大表舅和三表舅也加入了二表舅的工程队,兄弟三人齐心协力,工程队的活越来越多,除去人工、建材成本,手里积攒的存款也有几十万,前几年兄弟三人先后盖了新房,新式的设计和城里的单元房一样,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一应俱全,舅妈们把新家布置的漂亮舒适,太阳能热水器环保方便、厨房里用的是液化气、电磁炉、电炒锅,烧柴烧煤、一摸两手黑的厨房已成为历史。

大年初二,妈妈又念叨着要去表舅家转转,午饭后我们和小姨家一起驱车三十公里去表舅家拜年。二表舅家又搬进街道上的单元楼里,一进门暖意融融,我们赶紧问是开的空调吗?舅妈说:“小区是集中供暖一年才交2000元。”真不敢相信在乡镇的小区里都实现了集中供暖,而且温度还特别高。不一会舅妈就把丰盛的饭菜端上了桌,西安回民街的牛肉、陕北的羊肉、老蒲城蒸碗肉……简直比我们家里的还丰富,孩子们欢喜的不得了。席间二表舅说:“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好,绿化工程对苗木、花卉的需求量大,去年我流转了西河沟的100亩土地,种上了樟子松、合欢、皂角、红叶樱花、碧桃等树种,还栽了牡丹花。虽然前期投资大,但我看好这个行业,我聘请西安的设计公司在实地考察之后给我做了一个可研报告,我打算今年再流转几百亩地,再种些红梅、雪松、油松、白皮松等。不仅要种树苗卖苗木花卉,我还要提前规划好,把城里人吸引来旅游、观光,旅游服务业要比种地利润大多了……”我们越听越起劲,让他带着我们到他的苗木基地去看看。天空中飘舞的雪花如同白色的精灵,随风飞舞,开车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西河沟,二表舅一一介绍种植的苗木品种,树苗排列整齐、布局合理,冬日里许多树木落叶储存能量,只有青松伟岸不屈,但通过舅舅的描述我们眼前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我们应邀到四五月份来看牡丹花。

三十年了,我亲眼目睹了二表舅家的变化,这一切恰恰印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农村发生的翻天覆的变化,从穿衣到吃饭,从住房到交通,从生产到生活,变化无处不在。30年前人们穿衣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人们是“穿西服打领带,锃亮的皮鞋皮腰带”“以前烂了补补丁,现在不烂戳窟窿”。30年前住的是“泥巴墙,茅草房,支口锅,铺张床”,现在是“住房装修像宾馆,三人两个卫生间,一家两台大彩电,家中有了电影院”。如今农村已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农民手中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小轿车也开始广泛进入寻常百姓家。

现在二表舅又瞅准了国家发展农业的好时机,依托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发展苗木花卉产业,他自己过上了好日子,也没有忘记村里的父老乡亲,流转的土地给农户每亩每年500元的流转费,愿意在苗木基地干活的农户还可以干农活领工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二表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新的一年撸起袖子加油干,他将继续带领周围的乡亲过上富裕幸福的新生活。(铜川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肖宁)

新闻推荐

曝光台 路面坑洼骑车操心

2月28日,西安市民王女士向华商报反映,纸坊村十字南侧工农路的非机动车道路面多处坑洼,“尤其在纸坊村公交站附近,坑还挺深,骑车一不小心就颠一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3月1日,华商报向西安市市政设施...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