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非遗传承人 手扎70只花灯送游人
关中“送灯礼”再现永兴坊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昨晚8时,身着节日盛装的市民们手提红灯笼,唱着关中民谣穿梭在永兴坊非遗街区,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吸引着众多来自海外的游人拍照留念。75岁的非遗传承人张淑雅老人带来了手扎的70只竹篾子灯笼,送给了天南海北的市民游人,让大伙过了个热闹的元宵佳节。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是传统新春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吃元宵、赏花灯”是我国百姓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习俗。可如今市场上的灯笼绝大部分已是声光电的塑料灯,传统手工灯难寻踪迹。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元宵佳节,由中共西安市新城区委、新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西安年·最中国2018‘正月十五花灯礼,永兴坊里我等你\’永兴坊春节文化活动”在永兴坊陕西非遗美食文化街区隆重举办。来自白鹿原的张淑雅老人编了半个多世纪的竹篾子灯笼,当晚,她与市民游客共同组成的“灯笼长龙”和民俗歌谣的传唱,将正月十五“闹”元宵活动展现得异常精彩,让“送灯礼”的民俗传统文化成为街区游客欢度佳节的友谊纽带。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西安年·最中国”。
张淑雅老人向大家介绍,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陕西关中一带仍旧保持着古老而特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完灯礼”。陕西地区的孩子长到12岁,家里都要给孩子举行隆重的“完灯仪式”,标志着孩子由童年进入少年时期。在这之前,孩子自出生起,每年春节正月十五前都会由舅家给孩子送灯笼,舅家送灯要一直送到孩子年满12岁为止,其间不能空灯,孩子满12岁这年,孩子舅家要给孩子送8对灯笼,之后全家人围坐一席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孩子长大了,至此礼成。
如今,电灯笼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传统手工灯笼渐渐失传,可张淑雅老人一直在坚持,她说,自己将这门手艺坚持传承了半个世纪,将来还会一直编下去,不能让咱这关中老手艺断了代。文/图记者职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欣)3月1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西安市将评选2018年“西安十佳工匠之星暨西安工匠”,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于3月15日前通过个人自主申报、单位或行业协会推荐等方式报名。“西安工匠...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