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宇穿梭 传递温暖
本报记者 周生来
2月4日,已经进入立春节气,但西安寒冷的天气一直在延续,道路上的存雪依然存在。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骑着三轮、摩的,穿梭于大街小巷,聚集于小区、学校,寒风中,他们在等待,寒冬里,他们在坚守。他们是一群普通人,是生活在我们之间的快递员和外卖小哥。
寒冬,快递员和外卖小哥全副武装,穿梭在大街小巷,常常要在外奔波十几小时,虽然他们的手指冻僵了,耳朵冻疼了,腿跑困了,但为人们提供了满意的服务,他们心里却是暖暖的。如果你打开门收到盼望已久的快递或外卖时,不妨说声“谢谢”,让温暖传递。
骑车已感觉不到手存在
呼啸的寒风中,户外的人们都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或棉衣,但骑着三轮电瓶车的赵师傅的衣着却略显单薄。“早上天就是冷,骑行时虽然带着手套,但一会都感觉自己手快没了。”赵师傅笑着说,与别人相比,自我感觉比较抗冻,“最近这两天天气好转,与下雪那几天相比好多了。”
每天9点前,赵师傅就要赶到位于西安高新公司西电科技园分部,从众多快件中,挑出自己所负责区域的快件,然后开始穿梭在科技路、太白南路、光华路的区域送件。
面对严寒考验,冻得满脸通红的他,却露出笑容说:“我每天平均要送一百件快递左右,工作没有明确下班时间,把快递送完为止。送快递时,跑来跑去,身上就暖和多了。”
赵师傅说,不少收件人要求在12时至13时送到,因此,中午这顿饭他经常不能按时吃,吃饭基本要等到15点左右了。虽然公司有规定,第一天没有投送成功,第二天再投送,但赵师傅总是一有空就打电话联系顾客。他认为,即使迟到也比当天不到好,争取最短时间将快递送到顾客手中。
始终奔波在路上
熟悉路线,还有在分拣包裹时一定要把货物按路线排放好,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门口,“您好,韵达快递,您的包裹到了。”赵师傅打电话给收件人,一个要等到14点30分,一个说人不在家,让放到代收点。
随后又来到紫薇龙腾小区附近,赵师傅打电话通知收货人取货,可是等了10分钟也不见人影。他说:“有时遇到这种情况,短信也发了,电话打3-4遍,可是客户迟迟不来,最长等过40多分钟。”
在跟随赵师傅采访的几个小时里,他一直处于忙碌中,打电话、签收、扫条码、快递分类编码、收快递等。由于一年四季都在外面跑,37岁的他,脸已经布满同龄人的痕迹,忙碌的双手,沾满灰尘,但却异常温暖。
“说到辛苦,其实也习惯了,我们靠诚信和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顾客的认可。”赵师傅送货已经一年的时间。虽然每天在路上奔波十分辛苦,但时常有顾客在收到包裹后招呼进屋喝水,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他为自己的工作能得到顾客的尊重而感到高兴。
当翻阅无数的快递单,找到独属于你的那一份,心爱的“宝贝”跨过千山万水来到你身边时,经过的是他们那温暖的手!
一身寒气只为送上热乎饭
2月5日,记者在永松路见到了今年32岁,来自大连的外卖小哥位来,他在“美团”外卖公司从事外卖服务已有两年时间。
一套严实的衣服包裹全身,膝盖以下是皮毛护膝,一顶厚重的头盔紧紧罩住头部。“这天气还好,与东北天气相比,好多了。”位来说。对于送外卖这个行业来说,寒冷的冬天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一天之中,11点半到14点、下午18点到20点半是送餐高峰期。
位来每天9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9点结束,负责吉祥村周边区域商家的外卖订单,每天接单在20—30个不等,在周末时最多可接40单左右。一单会有6元的提成,加上基本工资2000元,一个月下来也会有4千到5千左右的工资。
一到冬季,送餐员的工作量就逐渐攀升,工作强度也非常巨大。寒冬里的户外工作本来就艰苦,再加上送餐员自身的特殊性,不管面对怎样的顾客,都要客气有礼。位来告诫自己要一步步坚持下来,做好手头的每一份工作,为顾客送上热乎的饭菜。
2年前,位来从大连来到西安打拼,做起了送餐员的工作。刚来西安的日子,他连东南西北都分辨不清,跟着手机地图送餐,认路。他始终记得成功送出第一笔订餐时的兴奋心情,特别有成就感。就是秉持着执着耐心的态度,年来,720多个日子,他始终谨慎地对待每一份送餐单。
喧闹的马路边,外卖小哥精神满满。
“天冷外卖多,这还能多赚点,多劳多得啊!”
“说不冷是假话,真的已经习惯了。”
位来说:“但是每次看到顾客对我笑笑,还向我道辛苦,这时我身体和心里的寒冷就瞬间被驱散了。”位来告诉记者,年关将至,自己也不打算回家了,留在这还能多赚点钱。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寒冬中接过跨越千山万水送到你手上的快递,骑着电动车穿行在巷宇间送到你手上温暖的餐点,无论是快递员还是外卖小哥,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一个微笑,一声谢谢,他们的心能暖暖的一天。他们的辛劳,默默隐藏在一滴滴汗水中、一次次的等待里、一趟趟送餐路上……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指导小刘在自助机上办理出证业务昨日,本报记者针对全市税务、工商等窗口单位创新服务手段、“最多跑一次”等工作细节落实到位情况,进行了暗访。从实地走访和面访办事群众的情况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