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中寻找中法合作的契机
【编者按】
近年来,欧盟时运维艰,但依然十分强大。在此情势之下,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对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正在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现状的变化,并实现自身的抱负。对于欧盟及其成员国来说,它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应认真对待的任务。那么对中国而言,深刻了解欧盟及其成员国针对自己的政策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功课。2月2日,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与上海欧洲学会推出《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华政策报告(2017年):“双重差异化合作”凸显》,“欧洲观察室”选刊其中部分报告,对于迅速崛起的中国如何及时调整自身的对外政策以适应纷繁变化的世事或有裨益。
2018年1月9日,中国北京,北京人民大会堂三军仪仗队列队欢迎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 东方IC 资料
2017年,法国政治的主题是总统大选。在近年来最具不确定性的一次总统大选以异军突起、“非左非右”的马克龙当选而告终后,法国外交开始呈现跃跃欲试、有所作为的势头。对华政策在保持延续性的同时,也呈现出更加有所作为的趋势,而这种有所作为的趋势呈现出两面性的显著特征:一方面,法国视中国为重要市场和战略伙伴,欲加强与中国在经贸、投资、“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法国视中国为竞争者,要求所谓“公平”贸易和投资,防范和疑虑中国的一面也在加强。
在对华政策两面性都显著上升的背景下,中法关系可能迎来新的合作契机,也存在潜在的不确定性。2018年新年伊始,马克龙作为中共十九大后的第一位欧洲国家元首访华,凸显法国在中欧关系中的重要性。两国元首决定在相互信任、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推动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一、法国对华政策的新背景
法国大选呈现的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以及英国脱欧、法德大选带来的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构成了法国对华政策的新背景。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欧洲的态度也构成了外在背景。
2017年的法国总统大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第一,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的背景下,人们普遍担心民粹主义势力在法国再下一城,上台执政。法国大选被视为阻挡民粹主义在欧洲和全球泛滥的堤坝。第二,反全球化、反欧盟、反移民的主张和民粹主义思潮在大选中甚嚣尘上,极端政党获得前所未有的支持。第三,“脱欧”在大选中成为一个政策选项,引发了对欧盟前景的普遍忧虑。11位候选人中有8位提出不同形式的脱离欧盟(或欧元区)的主张。第四,传统政党的旁落和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带来不确定性。社会党的溃败和共和党的旁落给极端政党提供了空间。
尽管马克龙的最后当选阻止了极右政党的上台和民粹主义的进一步泛滥,也消除了法国可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的再度严重冲击,但是法国大选呈现出了法国政治生态的变化:一是民众对于法国在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中的收益和代价更为敏感,越来越关注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损失,关注法国在欧盟中的地位和权益;二是对安全的普遍关注,对恐怖主义和难民问题的忧虑,在安全与“自由、博爱”的传统价值观之间形成了两难;三是对法国在欧盟和世界上地位的相对下降,显示出悲观情绪。
政治生态的上述变化使得法国新政府在坚定对外开放和坚定欧洲一体化立场的同时,也更加强调建设“能够提供保护的欧洲”和更有效率的欧洲,回应民众对一体化和全球化带来损害的关切;在重申多边主义原则和国际义务的同时,也呈现出某些战略收缩的成分和现实主义、保护主义的色彩;在大国关系中,法国外交的独立性更加凸显。这些构成了马克龙政府的外交政策特点:“开放的独立外交”。
同时,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因为英、法、德内部的调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英国的“脱欧”促进了德法团结,再次凸显了“德法轴心”的突出重要性。然而,默克尔在大选中的“失利”和德国新政府的难产,使得德国很难再在欧洲事务中继续扮演过去多年中的“领头羊”角色,这为年富力强、雄心勃勃的马克龙欲在欧洲重拾法国的“领头羊”地位提供了契机。在对华关系方面,尽管上述三大国仍存在竞争关系,但是英国今后很难再发挥在中国与欧盟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法国在中欧关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美国特朗普新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对欧洲的忽视和“甩手”,特别对法国而言,退出《巴黎协定》的举动,既提供了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的外交独立空间,也给予了它们不得不寻求外部新的市场与发展机会的紧迫感与动力。
2018年1月8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悬挂中国和法国两国国旗。 东方IC 资料
二、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上升
在上述新背景下,法国对华政策在保持总体的延续性的同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法国“后来居上”,表现出对“一带一路”倡议强烈的合作愿望。相对于英国和德国,法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的反应较慢,起初并未意识到这一倡议的重要意义和重大机遇。法国新政府显然改变了这一态度。
“一带一路”合作成为马克龙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重要议题。马克龙的访华行程也特意选择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开始。法国方面迫切希望加强同中方就“一带一路”双边对接合作和开拓第三方合作的对话,同时希望在中欧“一带一路”合作对接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战略沟通,马克龙对“一带一路”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认知,表示法国重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增进中法两国合作,认为这极具战略意义,并表示法国准备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在表现出对“一带一路”积极合作态势的同时,法国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疑虑和担心。一是对“一带一路”可能带来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影响不放心,尤其是对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6+1”合作、与希腊等南欧国家的合作,持疑虑态度。二是对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增加对欧洲的投资表达了警惕,一直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遵守所谓“规则和标准”。三是对于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哪些具体的对接合作,感到缺乏具体项目做抓手。马克龙在西安发表的演讲中,一方面将“一带一路”视为中法、中欧合作的新机遇,同时也强调“一带一路”要遵循平衡合作、共享财富;绿色环保;透明、互通、开放,尊重竞争规则和知识产权、分担风险等原则。
第二,法国把贸易和投资作为对华政策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希望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却对中国贸易和投资加强防范。中国是法国亚洲第一、全球第五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是法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提振法国经济、增加就业是马克龙政府的执政重点,为此,法国不遗余力开拓中国市场。在进一步强调传统领域的合作和大项目推进的同时,法方希望开拓金融、农产品、智慧城市、数字化、养老等新兴领域市场。特别是随着英国“脱欧”,法国希望巴黎能够替代伦敦成为中欧之间的金融中心,迫切希望中方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加强金融领域的合作。马克龙访华随行带领了欧尚、索迪斯、空客、达索等50多家大型企业的老总,与中方签订了大量订单。中法还将宣布设立10亿欧元的投资基金,用于支持法国中小企业在华发展。
同时,法国大选呈现出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负面态度,马克龙政府在国家和欧盟层面都需要回应选民关切,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具有保护主义倾向的措施。法国把解决中法贸易赤字作为一个重要诉求,越来越强调贸易和投资开放的所谓“对等性”。同时,法国试图对中国对法、对欧投资采取限制措施,甚至设置障碍。法国政府对中国在法投资项目也逐渐加强了监管审查,特别是涉及能源、安全和交通运输领域的投资和收购。
第三,法国欲在全球事务和全球治理中发挥关键,甚至某些领导作用,对华合作需求加强。马克龙不仅表现出在国内事务上的雄心勃勃,在国际事务中更是显示出要积极有所作为的态势,一改近年来法国领导人平庸无为的形象。在民粹主义兴起、特朗普政府表现出某些“孤立主义”倾向的背景下,法国十分重视在国际事务中同样坚持多边主义的中国,将中国视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战略伙伴。
气候变化是近年来凸显法国外交作为的领域。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不啻对法国外交努力的沉重打击,马克龙试图说服特朗普改变决定的努力依然未能奏效。而作为气候变化领域最为重要的攸关方,中方的合作对于维系和落实《巴黎协定》显得极为重要。但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方面仍存在分歧。反恐和加强国际安全成为深受恐袭和难民问题侵扰的法国对外政策的重点,在这方面法国也积极寻求与中方的合作。在叙利亚、中东和北非问题上,法国希望中方支持法国的反恐行动。特朗普政府在巴以问题上改变现状的举措令欧洲盟友困扰,在稳定中东局势方面法方与中方存在共识。在伊核、朝核问题上,法国也希望加强同中方的协调。法国对中国近年来在非洲区域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视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拓展为竞争,甚至诋毁中方的行为;另一方面,最近加强与中国在非洲第三方合作,共同开发非洲市场的声音在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新政府有所作为的外交在大国关系中重现法国“独立外交”的传统,试图在存在严重战略矛盾或意识形态冲突的大国中扮演对话者角色,将寻求中国在大国协调方面的合作。
第四,继续加强在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作为将文化视为最重要外交资源之一的国家,法国继续重视与中国之间的人文交流。除了传统的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中法在公共卫生、全球卫生治理、体育特别是冬季运动方面加强了合作。作为在中国在欧洲的第一大旅游目的地,法国希望继续吸引中国游客,加强安全措施。年初,中法两国签署了《驾照互认协议》。12月,中法两国元首夫人共同为旅法大熊猫幼崽命名,营造良好民间氛围。值得注意的是,旅法华人数量已经成为欧洲第一,华人安全和经济诉求近年来不断增长,亦越来越成为中法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三、展望
马克龙政府的对华政策,既有积极进取、加强合作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带着一些疑虑、保护甚至防范的色彩,两面性在上升。法国对华政策以在西方大国中的开创性缔造了中法关系的历史根基,并一直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今天,中法关系的战略环境和基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中法两国的国家实力、国际地位、国内情况都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是,中法之间合作共赢的基础仍然广泛存在,不仅在双边关系中,也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通过马克龙总统的访华,双方进一步增进了战略沟通,就务实合作和开辟新的合作领域达成广泛共识,为下一步中法关系的发展奠定了比较良好的开端。法国对华政策,应该促进积极性、减少消极性,增强合作性、减少竞争性。
法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既有利益的问题、也有认识的问题。法方需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适应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通过深化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而不是将国内矛盾外部化。在坚持多边主义和维护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方面信守承诺,而不是采取歧视性和保护主义的措施。在中欧关系中,法方要做积极促进中欧关系健康发展的“领头羊”,而不是消极发展的“领头羊”。中方也需客观看待法国国内政治生态和中法、中欧关系的变化,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同时,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化解法方对中法战略意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解和疑虑,通过更加务实的合作和具体的项目呈现“一带一路”合作的优势和收益。中法更应在全球和区域治理、全球事务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加强战略协调,共同促进多边主义。此外,中法双方还应在新的现实基础上发挥人文交流的优良传统,促进双方社会,特别是经济界、青年和广大民众客观认识对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巩固两国关系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法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原标题为《2017年法国对华政策:两面性上升》,内容有删节,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新闻推荐
耿智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随着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体检,胆囊息肉更多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近日,本报健康工作室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