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村片区化 公共服务强起来

西安日报 2018-02-04 09:41 大字

西安南依秦岭,山、岭、塬各种地形并存,一个乡镇往往辐射几十平方公里。在乡镇设立公共服务中心,群众不方便;在每个行政村都设立公共服务中心,造成资源浪费。

西安市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农村公共服务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短板”,如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直困扰着西安市的老大难。

2014年,陕西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镇村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省撤并小村和空心村,建立大村或中心村。

西安市大胆试水、投石问路,立即在全省带头吃螃蟹。2014年7月,西安从全市2954个行政村中精心筛选683个中心村,启动了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

西安市敲定了这样的思路:采用“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的模式,打造覆盖全市农村、快捷方便高效、富有西安特色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

日前,记者来到鄠邑区玉蝉镇胡家庄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整洁的道路,漂亮的楼房,老人们在太阳底下打扑克、谝闲传、听秦腔,一群孩子追着足球跑来跑去,大妈们穿着彩衣练习广场舞……

这个胡家庄可不简单,2014年初,胡家庄村用半年时间,对原来的村委会进行“外科手术”,实现提档升级,建成了一座标准化的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

2014年8月24日,一块白底红字的漂亮牌子“胡家庄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正式亮相,打响了西安市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工作的第一枪。

西安市确定了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六室四配套”的标准:社区管理办公室、综合会议室、司法工作室、文化活动室、教育培训室、社区卫生服务室、文化活动广场、幼儿园学校、养老院、公共交通停靠站。

这些“标配”在胡家庄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一应俱全,还有一座社区便民大厅。而眼前这些漂亮大气、功能齐全的场所,很多是原来的村办公楼变身而来,既拓展了服务能力,还避免了重建浪费。

姿势不对,努力白费。中心社区的存在价值,就是要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真正实现为民、便民、利民。

为了让政务服务更加阳光、更接地气,胡家庄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广撒调查问卷问需于民,最终征集到群众最切身、最急迫的便民审批、医疗养老、技能培训和文化娱乐4大类近30个服务项目,将留守老人和儿童、农民技能培训、食品安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消费购物等一系列农村的通病一网打尽。

如今,胡家庄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已经摘得“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和“西安最美乡村”两块重量级的牌子。

说起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带来的好处,村民李佑升心里有一本明白账:办事审批不用跑镇上县,便民大厅窗口一袋烟功夫搞定;化验就诊有了新设备,县城名医时常把脉就诊,看病治疗在家门口都能办妥;老年餐桌饭菜顿顿可口,留守老人不再吃饭难;书画室、棋牌室,留守老人交流互动,精神关怀其乐融融;吃有放心食品,想儿女了有视频通话,取个养老金、高龄补贴,或者是儿女打在卡上的孝敬钱,也不再发愁要到县上银行取,只需在社区ATM机上轻轻按动按钮,红通通的钞票便如水涌出……

“农村社区几乎提供了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全部公共服务,我爸妈年岁大了,我在外打工放心不下,这下好了。咱农民足不出户,也成了市民。”李佑升自豪地说。

此外,鄠邑区还大胆创新,通过“十二进社区”做实做细社区服务,实现了文化服务、医疗服务、金融服务、环境服务、电信服务、通讯服务、培优学员服务、放心食品服务、老年餐桌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12项公共服务进社区,进一步丰富了社区服务内容。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建成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409个,覆盖1273个行政村,实现了政务、事务、服务三大功能向农村延伸,2018年将再建设100个片区化中心社区,强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闻推荐

引入共建机理和共享机制 推动大西安建设

政协委员朱利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首席记者李明记者冯炜摄)受访嘉宾:朱利民委员市社科院教授记者:大西安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如何体现“大”这个含义?朱利民:五千年最忆是长安...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