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融媒会客厅 政协委员为大西安“西引力”打call

西安日报 2018-02-03 06:22 大字

政协委员方超(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政协委员文静(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政协委员袁晓玲(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政协委员刘明亮(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优质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

受访嘉宾:方超委员

西北国际茶城董事长

记者:作为西安人和西安企业家,您认为西安过去一年在营商环境上有什么变化?

方超:过去一年里,西安的城市面貌和创新创业氛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和变化,尤其是环境变化有目共睹,这对于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旅游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行政效能革命的实施,使得西安的商业环境日新月异,对于我这样从事商业地产项目的创业者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商铺好出租了,租金收益也有所提升”。

记者:作为年轻的创业者,请谈谈您的创业项目。

方超:我们建设的茶城项目,是西北地区变革性的茶叶综合体,是茶叶茶具批发交易中心,同时也是茶文化体验中心。瓷器、丝绸和茶叶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但年轻一代对茶文化的理解和积淀还尚显不足。因此,融合了茶叶、餐饮、购物、观影为一体的国际茶城,就是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和学习体验茶文化的最佳场所,借鉴时尚的消费方式,引导培养年轻人对传统茶叶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利用新模式给老市场开拓出新的发展机会。

记者:今年“两会”您带来了什么提案,关注哪些问题?

方超:今年带来的提案与创新创业有关。西安招商引资力度如此之大,吸引了很多企业前来投资,愿意与大西安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在西安城中有一部分空置或在建的楼宇,需要企业入驻,我希望能搭建一个“楼宇经济”的平台,将目前空置或在建的建筑资源收集起来,和需要办公地点的商户、企业达成“无缝对接”,一方面充分利用闲置的建筑资源,另一方面也让有落地意向的企业或初创企业,能第一时间找到需要的办公环境,能“零压力”地投入企业经营或创新创业当中去,为大西安发展作出更多贡献。(记者蒋黛)

实现文化产业价值增强文化吸引力

受访嘉宾:文静委员

曲江新区管委会网信办主任

记者:在过去的一年里,西安实施了“三项革命”后,您感觉发生了哪些变化?

文静:过去的一年里,西安市变化巨大,特别是“三项革命”实施以来,全市的城市面貌、旅游文化环境、营商环境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变和提升。具体到文化旅游领域,外地游客来到西安,扑面而来的是古都干净、整洁、卫生的城市面貌,舒心怡人;“车让人”等一系列文明举措的全面推广,也促进了市民素质的逐步提升,交通环境和谐安全;政府的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态度转变,让前来办事的市民以及外地游客真正体会到了“店小二”的服务精神。这一个个“由小见大”“水滴石穿”的改变,标志着西安正向着国际化大都市方向昂扬迈进。

这一系列的变化离不开每一位社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在“追赶超越”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我深刻地体会到加速奔跑所带来的充实感、满足感和收获感。每一个部门都在你追我赶,不甘落后。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小力量”,积累汇聚成了整座城市的“大美”,让“新西安人”和外地游客感受到古都的新面貌和巨大吸引力。

记者:西安应从哪些方面持续增强文化旅游领域的吸引力?

文静:西安的历史积淀深厚,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浓厚的市井生活和古老的文化巧妙融合,使得西安成为一座“生活着的古老城市”。如何把“隐性”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显性”的文化产业价值,将西安打造成文化的“首善之都”,亟待我们深入挖掘。文化产业发展了也能够给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我认为应该努力打造精品艺术作品,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城市精神,需要通过挖掘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塑造,讲好西安故事,向全国、向全世界展示新西安的新形象,以此增强西安的文化自信和吸引力。(记者朱雪娇)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量”上追赶“质”上超越

受访嘉宾:袁晓玲委员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

记者:您是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在您看来,西安在招商引资方面目前具有哪些优势?

袁晓玲: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明确了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地位,这是国家给予西安发展的难得机遇和强大支撑。从全市层面上看,过去一年来,西安在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提升上亮点很多,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提升,同时城市环境、政府办事效率和思想意识上也有很大转变,人才新政的不断推出,吸引了很多企业和高端人才纷纷落户,也推动了西安经济在过去一年的增长和飞跃。

记者:在全面推动西安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西引力”方面,您觉得我们还有哪些“短板”?有什么建议?

袁晓玲:目前的西安正处于追赶超越的关键阶段,不仅要从“量”上追赶,还要从“质”上超越。西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还要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城市的本质是聚集,只有将生产要素聚集到一处,才可能取得发展空间,科研技术需要进行转化,高端人才需要获得接纳,第三产业和服务业需要对象,这些要素的聚集要依赖工业的强劲发展,因此,我十分关心西安工业集群的建设,建议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环境,一方面招大引强,另一方面扶持中小型企业,吸引实业型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引领和推动大西安构建千亿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记者:今年“两会”您带来了什么提案?主要关注哪方面的话题?

袁晓玲:今年我的提案主要关注城市居住环境,尤其是高校老校区生活环境的提升方面。近一年来,西安出台了一系列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高校聚集是西安和其他城市相比的一大优势,这些人才很多都要通过高校或科研机构引进。但目前西安部分高校,尤其是老校区和居住区的环境仍然有待提升。在我看来,高校居住环境的改善,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增强“西引力”的关键要素之一。作为文明古都,我们应当给高端人才提供不亚于南方城市,甚至是国外城市的居住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心,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为大西安建设添砖加瓦。(记者蒋黛)

期望搭上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

受访嘉宾:刘明亮委员

陕西永和豆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记者:西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民营企业家有怎样的体会?

刘明亮:首先我感受到的是政府部门行政效能的大幅度提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风清气正、愿意俯下身来为群众服务的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人员到窗口办事,不再是环顾四周而不知从何入手,很快就有专门的人员来给你讲解,需要提供什么资料一目了然,不再反复跑路,绝大多数的业务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其次,西安的经济增速排名不断提升,让广大投资者备受鼓舞,倍感自信,投资意愿很大。第三,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激活了市场活力,激发了政策红利,“亲商重商”理念日益深入,对广大民营企业家来说受益匪浅,这都是我们能够切身体会到的。

记者:身为来自浙江的企业家,西安营商环境的逐步改善是否改变了您的投资理念?

刘明亮:虽然我是浙江人,但我的事业扎根在西安这片土壤,企业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这片沃土的滋养。以前对西安的企业发展环境的确有一种固守的看法,觉得西北城市理念不够开放、政府服务效率不够高等,但是,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的高度重视以及西安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力度扶持,迎来的都是利好政策,这些都使得我们民营企业能够加快发展,西安投资前景非常广阔,今年我们计划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搭上经济快速前进的“顺风车”。我们有信心,在西安将企业发展得更好,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带动全社会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来,形成爱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尽快推动西安进入“万亿俱乐部”。(记者朱雪娇)

(本版图片由首席记者李明记者冯炜摄)

新闻推荐

发挥主体作用代表工作彰显新活力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2017年代表工作综述

政协委员认真听取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本版图片由首席记者李明记者冯炜摄)政协委员参加小组讨论。自助借还书柜首次亮相“两会”。■记者拓玲代表工作是...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