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热血青春挥洒在西部沃土 ——访西安交大宋余久教授
宋余久教授(交大供图)
■记者任娜
交通大学西迁,像一棵大树在西安落地生根、发芽、成长并反哺这块土地。而随着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们就是这棵大树不可分割的枝叶,他们带来了老交大的风格和治学精神。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宋余久,便是当年西迁老教授之一。他虽已85岁高龄,仍耳聪目明、步伐稳健,讲起话来思绪飞扬、侃侃而谈,被学生视为“80后”的偶像。
认真负责既是对自己工作的尊重,也是对学校及国家财产的珍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宋余久教授于1955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后,受高教部的派遣来到交通大学任教,到上海第二年,交通大学师生开始西迁。为此,很多教师放弃上海优越的条件,拖家带口来到西安。宋余久教授回忆,“当时我是支持西迁的,我们教研组20多名教师,大部分都同意西迁。”说完这句话,他跟着补充道:“作为国家的第一批研究生,我很感激国家的栽培,学成之后理应报效国家,不负国家培养。”
西迁过程中,宋余久教授承担了金相实验室第一批仪器设备的搬迁任务。第一批搬迁的设备主要包括金相显微镜和热处理炉等,其中显微镜是精密仪器,大都是从德国、前苏联进口的。为做好这项工作,他细心地对仪器设备进行了打包装箱,确保其安全无损地运送到西安。显微硬度计极易受震动而变得不精确,在整个搬迁过程中宋余久一直把它放在自己的身边严加保护。“认真负责既是对自己工作的尊重,也是对学校及国家财产的珍视。”宋余久教授说。
一心一意做好工作,一切困难就都不是问题
西迁之后,当时条件比较困难,但是大家到学校来了还是首先想着怎么把实验室建好,把课上好。宋余久回忆,当时大家一心一意地只想把工作做好,就觉得其他一些困难就不在话下了,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把工作做好,把学生培养出来,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
“今天西安交大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规模、这样一个条件,是当时想象不到的。”宋余久教授说。刚来到西安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是这未能动摇广大师生的意志。“我们那时候,除了上课之外,都要参加劳动。现在兴庆湖就是当年我们参与建设的。”宋余久教授表示。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安交大的教学、科研等一切工作步入正轨,科研氛围变得浓厚,宋余久老师也积极投身于科研事业中,先后承担“低淬透性钢研究”等七个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和经济效益。这其中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但宋余久教授说,“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只有勤于进取,不断贡献,才能不负于国家的培养,也给自己一个对专业极致热爱的答卷。”
“他们将青春奉献给西部建设事业,才成就了西安交大的今日辉煌,如今我们身为交大学子应该感到幸福,更多的是感恩像宋老师一样辛苦付出的交大老师,正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享受到今日优越的学习和科研环境。”一位学生说。
“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以及大局观、民族观,正是我们视宋老师为‘偶像\’的原因。他教会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人。这正是老一辈交大人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天我们交大人应该传承和发扬的‘西迁精神\’。”采访中,宋余久教授的学生们表示。
新闻推荐
温暖人心 井口大开 4名女学生盖上井盖 她们是西安市大兴中学九年级一班的学生,其中一女生说,觉得很危险,与其站着不如动手
邓女士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到4名穿着校服的女生合力将井盖盖好华商报讯(记者李小博)“可能是担心有人摔下去,4个女学生合力把井盖抬过来盖好。都是小孩子,太懂事了。”看到感人的这一幕,西安市民邓女士...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