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曲江池的中药铺 □李生海

西安晚报 2018-01-21 04:42 大字

曲江池集上曾经有一个中药铺,这个药铺虽然远在郊区,但这里中药种类比较齐全,许多在别处配不全的药物,在这里都能配齐。

曲江池中药铺从开张到最后搬离,先后换过多处地方。最早它位于雁引路由北向东南的拐弯处东侧,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由西曲江池三组人杨志耀开设的私人店铺;公私合营以后,杨志耀被安排到了别处工作,老药铺被改为了照相馆,药铺搬到了路西朝北约100米处,此房屋原是西曲五组人龚寿海开的一个杂货铺。1976年前后,药铺盖了新房,又搬到了雁引路东侧向南100米处。新店铺面朝南,是三间青砖大瓦房。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曲江池供销社的扩建,药铺又搬到了路西约300米处,曲江池供销社门市部与税务所之间。九十年代,由于曲江池没有了集市,中药铺也迁到了西影路上至今。

我记忆最深的是公私合营后的曲江池中药铺。它左店右库,离穿村而过的雁引路仅两三米。北边是一间门面,南边长方形的围墙三面都盖有厦子房,围墙显得很高,中间是一个不大的院子。很长一段时间药铺有张大(指张师傅)和陈大两名职工(后来又来了一位翟大),他们的年龄都有五十多岁。他们一个人照看铺面上,一个人管理库房,整理、加工药材。药铺门面是一大间青瓦庵间房,芦席的顶棚,由于用的时间久了,已经变成了古铜色。店门是传统的铺板木门,每天要一扇扇卸下来,靠在北边屋檐下,晚上再一一镶在木槽里。柜台紧靠北墙,宽约60厘米,长约两米多,靠南侧是一块活动木板,放下时搭在南墙上钉的一个木条上,供店员出入。柜台上面靠北墙和里面的中药柜安放着一个三角形玻璃柜子,角柜被隔成四层,分别摆放着一些瓶装的液体药品和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柜台上除了称药的戥子,还有四五个尺把长、枣红色的长方形木棒。店铺的南边墙上开着一个小门,可以进到下院子里去。其余的地方靠墙几乎全是药柜了,枣红色的木质药柜上是整整齐齐的一个个药匣子,每个药匣子上都贴着三种或四种中药名。由于地方太小,几乎所有的空间都被利用上了。药铺有一条枣红色的长板凳,约有两米多长,30厘米宽,木质厚实,结实稳当。我当年经常趴在木凳上,用手来回抚摸光滑的凳面,感到十分舒服。药铺开门时,长凳靠北边一半放在门里,一半放在门外。药铺也是村里一些老人闲聊天的好去处,他们来了就坐在长板凳上,既打发了时间,又使营业员不觉得寂寞。后来,药铺又在屋檐前接了一米多宽的油毡棚,以遮挡强烈的阳光。

药铺最令人赞叹的是抓药人辨认汉字的本事。中医开的药方常人往往很难辨认,而抓药的人能认识,无论写得龙飞凤舞还是潦草不堪,到他们眼里都不在话下。他一手拿小木棒压住药方,一手拿着小秤杆儿一一仔细辨认药名,另外的小木棒则压住几张包药的麻纸。每抓一味药,都要转身拉开一个小抽屉,把药放在戥子上一称,然后均分倒在几张包药纸上。有需要捣碎的药,还要放进一个黄铜杵臼里敲打几下,再一一分开。由于长期使用,杵臼里里外外被磨得黄亮亮的非常好看。抓完药之后,店员还要仔细对照检查几遍,确认无差错后,把药包一个个包好,把药方四折叠好放在药包上,最后用细纸绳捆扎起来。纸绳缠在一个很大的骨轮上,吊在顶棚上的一个盒子中间,绳头儿从小孔中穿下来,以便抓药人随时使用。如有需要提前或推后加入的药,还要包成小包,当面向买药人交代清楚。没有顾客时,他们就坐下来碾药。碾药槽是铸铁的,两头尖中间宽,底部呈半圆形槽状,还配有一个大铁滚子,中间镶一根木柄,人坐在凳子上,双脚分别踩在两侧的木柄上,来回用力,将药材碾轧成碎末。

1966年,我们远在北关的西安外国语学校一位老师还托我在药店抓过药,东方机械厂我的一位同学也在这儿买过中药。该药铺还有一个好处是,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人买药,都能保证随叫随开门,让来人满意而归。中药铺除了出售中草药和一些常用西药外,还收购中药材。村民自采的槐米、车前子、茵陈等药材,可以随时拿到药铺出售,每隔一段时间药铺就会往城里拉走一大车药材。

新闻推荐

大学教授给家政培训师上课

本报讯(记者陶颖)为吸纳更多妇女和大学生在家庭服务行业创新创业,1月20日上午,西安家庭服务业协会和西安车库咖啡孵化运营公司联合开展培训活动,为妇女和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和空间。家庭服务行业...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