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仅是增加收入 还要精神脱贫、面貌脱贫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组长 石英
“两区帮一县”“一企帮一村”“一校帮一村”,组织义诊、健康扶贫、特色产业扶贫......西安各相关单位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用心用情、攻坚克难、助力脱贫,怎样看待这些探索?近日,华商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石英,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陕西省社科院陕西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康,陕西省经济学会会长、西安邮电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张鸿教授四位专家学者。
西安相关单位的扶贫工作动员得力,参与主体众多,参与者统筹协调、全力以赴,下了工夫。从西安2017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来看,力度较大、效果明显,顶层设计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把各类扶贫举措落到实处,针对性很强。跟其他地方相比,西安贫困面积和人口相对较小,西安也高度重视扶贫并集中整合全市帮扶力量,动员了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社会力量,各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广泛汇聚合力参与脱贫攻坚,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用心用情用力帮扶,抓实抓细抓出了成效。无论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还是产业扶贫,都帮扶到了根本和具体的点子上。
更关键的是,在总结既有经验基础上,西安的扶贫工作创新和创造比较多,在走村入户基础上,根据贫困区域和贫困户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进,探索出了一条新式“扶贫路线图”。实际工作中,利用科教发达的优势,将大数据管理等方式运用到扶贫工作中。
在尊重村民意见和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脱贫不仅仅是增加收入,还要精神脱贫,面貌脱贫,要有一个干净整洁卫生的村容村貌,鼓励贫困群体精神层面也积极向上、奋勇争先。
在目前成绩的基础上,发挥西安周边郊县的产业优势,把扶贫工作落到具体产业上。扶贫更要“扶智”和“扶志”,注重宣传引导和教育动员,鼓励拥有发展条件的贫困群体发展产业,通过技术和技能帮扶,切实帮助贫困主体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技能,改变家庭面貌。
建议继续落实惠民政策,确保弱势群体“不掉队”。坚持目前的扶贫势头继续巩固提高。西安要发挥优势条件率先脱贫,走在前列、争创一流。关注后续发展,注重巩固提高,更加注重持续健康和长远发展。坚持“全链条式”扶贫思路,以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政策扶贫为重点,加强金融和资金方面扶持、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创建特色产业园区和相关示范基地,对贫困户进行长期产业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调动贫困户自主发展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效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提高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继续围绕发展农村现代特色产业需要、改善群众生产条件需求,积极争取相关建设投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交通出行、垃圾处理、电网改造、网络宽带铺设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助推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以及后续开办网店、企业、发展园区等提供基础保障。
完善“造血”功能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脱贫之路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 张宝通
根据工作情况可以看出,西安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干部群众团结实干和艰苦奋斗,取得了不少成绩。总体扶贫力度较大、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很多脱贫攻坚方面的举措和工作走在了前列,甚至为其他城市树立了示范。
西安各行业部门围绕群众脱贫需求聚焦优势资源、统筹推进,各项帮扶措施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西安相关单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引导更多困难群体积极上进、增收致富。
作为省会城市,西安拥有人才、科技、资金等较多优势,工作开展相对容易。近年来西安凝聚力量实施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出政府与社会力量对口帮扶的资源和机制优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深入推进帮扶工作。可以看出,西安各相关单位从队伍建设、帮扶举措到具体细节,各方面都比较重视脱贫攻坚工作,队伍得力、责任到位、成绩显著。
经过前期发展和探索,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西安情况也类似,而脱贫攻坚工作正是解决这些问题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省会城市,西安有责任也有条件走在前列,建议着力支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下一步,建议扶贫工作重点放在“造血”方面,帮助更多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进而融入大西安,帮助贫困村镇、贫困户以高标准融入大西安,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率先消除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矛盾,率先解决这些问题。
对尚未脱贫的群体来说,提高技能、获得收入仍是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扶贫实效的取得和成果的巩固,也离不开自身的参与。通过政府部门引导帮扶,学习提高、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建议干部队伍在继续深入基层、把脉问诊、开出良方的基础上,谋划长远、积极巩固,通过引导帮助贫困群众“造血”,最终完善“造血”功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勤劳致富,利用自身特长,通过努力改变家庭面貌,走上致富之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脱贫之路。
从西安情况来看,目标不妨更高一些,在脱贫的基础上尽快富起来,进而带动全省其他贫困区域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和示范。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凝心聚力、奋力攻坚,努力在全省树立标杆,为大西安追赶超越作出更大的贡献。
探索更多***经验 巩固基础帮扶务工群体
陕西省社科院陕西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王建康
西安各相关单位凝聚力量、干部队伍驻村帮扶,“两区帮一县”等扶贫措施得力、亮点突出、成效明显,开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局面。具体看,组织义诊活动,进行电网改造、农网改造项目,满足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用电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
总结可以看出,西安的扶贫工作可以概括为“马好好拉车”,推进更加顺畅。在陕南、陕北等部分山区和困难地方,不少贫困户居住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生活和发展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特别是交通因素的制约。相比之下,西安的贫困区域相对较少,贫困人口比重相对较低,居住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好,郊县农业、农业观光园区、民俗旅游、瓜果采摘等产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西安拥有高校集中、科教发达、开发区众多、知名企业较多、人才队伍集聚等比较优势,贫困人口一旦搬迁可安置地方相对较多,信息和市场渠道更加畅通,更加熟悉市场并掌握一定技术和技能,从主客观条件来看有能力率先脱贫。各单位把社会责任落到了实处,扶贫工作见到了成效。
“一人富不如大家富,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省会城市,西安在脱贫方面先行先试、先走一步,进度较快、标准较高、工作领先,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巩固既有成果,继续提高针对性,探索一些可学习的方法和模式,为全省其他区域的***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思路。
在目前的基础上,建议巩固基础,通过各项扶贫措施改善生活面貌之后,还要增加凝聚力、提升融合度,实现乡村和城市融合,农业和工业、服务业融合,村民和市民融合。通过“三个融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困难群体增收致富,实现家庭富裕、生活美好、产业兴旺,贫困区域持续健康发展。
新时代,乡村发展要有新气象;新时代,乡村发展要有新作为。建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要求,努力帮助西安周边部分欠发达区域实现绿色发展和高效发展。西安和周边的蓝田等地拥有众多传统文化,建议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将传统基因植入现代生活和实践,更加接近现代化大市场。
在具体工作中,建议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实现产业发展一体化,带动西安周边贫困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更加注重城市与乡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衔接和协调,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统筹城乡社会建设,特别是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解决部分区域和人口的贫困问题之后,在有条件、有能力的情况下,建议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在西安务工的周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帮扶,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好居住、子女上学、就医等各方面困难,帮助他们融入大城市。
发展新电商 加快远郊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陕西省经济学会会长、西安邮电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张鸿
总体看,西安相关单位扶贫的成绩突出、亮点突出,开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局面。建议继续统筹兼顾,点线面结合,以品牌提升为引领,以电商为渠道,引进人才和技术,输出旅游体验和特色特产。
当前,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观察东部发达区域县域经济、村镇经济发展可以看到,电商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议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西安远郊县域经济的空间。西安远郊县域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稳固的农业基础、成熟的工业加工技术、丰富的旅游资源等,十分有利于发展县域电子商务。建议相关主体培育市场竞争力,打造自身品牌,努力打造“一县一品”,电子商务通过网络传播的力量可进行快速宣传,运用电商这种“新方式”打造品牌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挖掘市场需求。加快西安远郊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提高贫困村、贫困户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探索“新电商”作为西安远郊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电商即电商三产融合,对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重大意义。西安远郊县域位处关中腹地,各方面资源相对丰富,信息、网络通畅,发展电商有较好基础。建议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县域产业链,创新县域经济商业模式,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让“新电商”成为西安远郊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探索“新模式”助推西安远郊县域经济农业供给侧改革。新模式即利用电子商务模式发展西安远郊县域经济。建议紧跟时代步伐,对农业供给侧改革进行全面改革,助推西安远郊县域经济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发现“新市场”促进西安远郊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市场即由电子商务所形成的电子商务经济市场。目前西安相关贫困区域有不少农特产品,建议运用电商渠道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促进农产品的充分流动和要素的有效配置,帮助特色产品外销。随着广大县域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消费水平有望不断扩大。
运用“新方式”打造西安远郊县域品牌竞争力,利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发展西安远郊县域经济,帮助家庭提高收入、帮助景区景点提高吸引力,逐步探索形成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助力脱贫攻坚提升效果、更上一层楼。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黄涛 采写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吕宏伟)1月17日,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中心及全球技术支持中心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签约仪式举行,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出席并会见大疆公司总裁罗镇华一行。1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