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 给固体火箭造“心脏”
“我们要敢于向世界最前沿冲击,使航天科技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侯晓本报通讯员荣元昭记者张梅
他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博士,是我国固体推进技术的新一代领军人。他负责研制了国家多个重点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攻克多项关键技术,为我国国防装备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侯晓。
立志报国投身航天
1990年,风华正茂的侯晓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作为我国第一位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博士,侯晓有很多工作机会可以选择。然而,他毅然舍弃了繁华的都市,来到位于西安近郊的航天四院,投身航天事业。
航天四院41所是侯晓走入社会的第一站。从重点实验室的组建到民品市场的艰难摸索,从喷管设计研究到质量管理,侯晓都干得扎实而又出色。
这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在科研中敢于向世界先进水平奋起直追。作为某课题的负责人,侯晓始终将目光瞄准技术前沿求实创新,研究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大幅度降低了我国大型喷管的自重,为提高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也迅速成长为我国固体火箭技术领域的青年学科带头人。
矢志创新攻克难关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侯晓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1997年,侯晓被任命为航天四院41所副所长。他制定了三年攻关计划,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同时,他还组织开展了多个型号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论证和预先研究工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持续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9年,侯晓担任某新型发动机总设计师。该发动机是当时国内首个尺寸最大、性能最高的高能发动机,采用了许多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为了保证我国自主研制的高能固体推进剂能够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侯晓沉着应对,带领研制队伍集智攻关,解决由于推进剂变化带来的系列难题。他从设计源头抓起,奔波在科研生产第一线和大型地面试验现场,解决研制、生产、试验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创造了新型发动机设计一次正确、首发试验成功、发发成功的奇迹。
侯晓喜欢“新方向”和“新技术”。他说,没有“新”就没有科学的生命力。发射环境变化对新型发动机产品的密封、载荷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且国内无技术经验可借鉴。侯晓带领设计师系统制定了新的设计方案。为解决密封问题,他们在模拟壳体上反复试验,终于突破了这项技术难题。
2007年,某重点新型号发动机进入工程研制阶段。在论证摆动喷管热防护方案时,研发团队提出了2个方案:一是采用过去型号已有的方案,这样没有技术风险;二是采用新方案,从而解决长期存在的隐患。但是,新方案还未进行过任何热试验,存在技术风险。大家的争论非常激烈。在认真听取意见、分析新旧方案的优缺点后,侯晓大胆拍板采用新方案。通过两年的努力,新方案成功了,困扰固体火箭发动机几十年的长期隐患得以彻底解决。
拓展固体技术领域
探索外太空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1992年,国家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作为重要环节,载人航天逃逸技术受到国外重重封锁。
从1992年开始,航天四院承担起了逃逸固体发动机的研制重任。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侯晓再攀技术高峰。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中,他带领团队,对逃逸固体发动机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工作。在对发动机关键部件的材料改进中,侯晓大胆使用了新材料,性能完全满足要求。从神舟一号飞船到神舟十号飞船,载人航天逃逸救生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面对未来激烈的太空竞争以及国民经济和空间技术的需要,发展我国快速进入空间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及深空探测大型固体助推火箭迫在眉睫。侯晓和航天四院的科研人员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我国固体火箭的发展水平,拓展固体动力技术的应用领域。“下一步,我们还要做更好的发动机,比肩美、俄等航天强国。”侯晓对未来技术发展信心十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谢斌)年关将近,有人组团旅游,也有人组团购物,可有些人却“漂洋过海”组团来西安偷手机。近日,两名从海南来西安盗窃手机的男子,被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批捕。检察官介绍,犯罪嫌疑人蔡某某、陈某...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