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喝” 究竟是酒局利器还是噱头 火了几天后已下线 官方答复还在测试中
手机上的﹃代喝﹄平台页面
最近,代驾服务商“e代驾”又推出一个新功能——“e代喝”,目前已覆盖了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一二线共计36个城市。
“代喝”,这个真的靠谱吗?这项新业务怎么使用?酒后出事算谁的?在很多市民对此产生好奇和疑虑的同时,三秦都市报记者进行了调查体验。可就在连续两天的体验还未结束时,事情又有了新变化——1月9日晚,“e代驾”中“代喝”业务已悄悄下架。这项业务下架后还会再上线吗,目前仍是未知……
体验
成为“代喝牛人”注册宽松
“e代喝”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业务?这项所谓“代喝”服务怎么使用?1月8日,记者首次尝试接触这个新鲜事物。
记者首先进入“e代驾”APP后,在页面显眼处找到了“代喝”系统。进入该系统,一句宣传语格外显眼:e代喝,一款征服酒局的利器”,在此页面下方是链接分享,通过在微信分享链接后,点击链接就可寻找“代喝”人。
进入链接后经过用户认证登录,输入手机号填写验证码即可完成登录。记者看到,该项服务的页面设计简单,只有“找人代喝”和“我也能喝”两项功能。“找人代喝”页面中并没有显示官方宣称的“多个城市”,也无法选择,只能通过开启GPS定位后,推荐附近用户。记者通过定位系统,看到显示附近有数十位提供“代喝”服务的人,点击头像可看见这些“代喝”人员的介绍,其中有“酒量健儿”“奥运冠军级酒场选手”等。每位“代喝”人员也分别有酒量介绍,其中有很多人自称啤酒一捆、红酒3箱起和白酒两斤。
在“e代喝”业务中,“找人代喝”选项旁还有一个“我也能喝”的链接,记者也体验了一把成为“代喝牛人”。点击进入“我也能喝”链接后,有红酒、白酒和啤酒3个酒量选项,可设置自己的酒量。
记者分别选择了白酒一斤、红酒两瓶和啤酒一捆,在提交资料后,就轻而易举地成了“代喝牛人”,并可随意更新,页面上并未显示“审核”标志。
如此简单就成了“代喝牛人”,而且酒量可以随意选择和更新,难免让人产生很多疑问。不仅如此,记者连续两天也未能找到“代喝”服务,难道这一业务只是摆设?对此记者与“e代驾”平台客服取得了联系,客服人员告知,“这个服务确实已经上线了,但这项服务,全靠‘代喝牛人\’愿不愿意回复你,需要用户自己联系。”
对于注册“代喝牛人”无须审核的情况,客服人员告知,“酒量的确无需经过平台审核,客服也不能看到各自用户的信息,交易双方需私下核实,用户要自己核实确认承担风险。”
记者发现,关于风险提示等均没有在显著位置体现,必须要仔细阅读《e代喝信息展示服务平台用户使用规则》后才能获知相关信息。
调查
多数人没听过 认为只是个噱头
“e代喝”服务这项新事物大家熟知吗?对此又有哪些看法?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今年37岁的苗先生在一家文化单位上班,因工作需要和客户长期保持友好联系,他时常会请客户吃饭,虽然不一定次次要喝酒,但对于“代喝”业务,他并不看好。
“我虽然没有听过这项‘代喝\’业务,但和客户在一起或是亲友相聚,突然有人找了个陌生的‘代喝\’撑场子,彼此还能愉快交流、开心玩耍吗?”苗先生说,无论是朋友聚会或是工作应酬,“代喝”冲淡主题不说,还会特别尴尬。苗先生认为,中国的酒席文化,强调的是亲力亲为,而不是找个替身助力。
今年34岁的马先生告诉记者,“代喝”的事情,前几天他在一个微信群中看到过,也大概了解了一些,觉得这里面暗藏太多不确定的风险。首先,如果“代喝”服务产生,“代喝”人员达不到自己承诺的喝酒量怎么办?找谁谈“售后”去?其次,即便“代喝”人员酒量很大,但喝完酒后,出现意外怎么办?责任谁来承担?
在记者调查期间,30位喝酒的市民中,其中26位都没听过“e代喝”这项新业务,在记者介绍完相关“代喝”服务后,被采访的市民态度基本一致,表示这只是企业吸引眼球的噱头而已,认为这个掀起舆论风云的“e代喝”,很明显就是“e代驾”的一次品牌传播和营销活动。
进展
质疑不断 “代喝”服务悄悄下架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代喝”服务上线以来不足半月时间,“e代喝”服务已收获了不少眼球,也引发很多争议。也许是受到之前屡屡发生的“醉酒后发生人身伤害,共饮者要赔偿”的案件影响,之前很多质疑声都集中在“代喝”者服务的法律风险上:如果因饮酒过量,对代饮者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由谁承担责任?雇佣者乃至同桌者,很可能因为没有尽到劝阻责任而要承担法律风险。
除过网友褒贬不一的评论外,也有来自媒体的批评,这项服务存在很多缺陷,难以持久发展下去。人民网发表评论《“e代喝”为何叫人生疑》,从道德的合规性、情感的合理性和风险的合法性上质疑“代喝”业务;《检察日报》则评论称,无论出于什么需求,“代喝”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的劝酒风气,它的推出还伴随着诸多挥之不去的法律风险。
1月9日17时许,当记者再次尝试打开“e代喝”时,发现微信链接和微信公众号的链接同时失效,显示为空白页。1月10日,记者发现“e代驾”中“代喝”业务已悄悄下架。
难道是舆论重重施压,e代喝”业务匆匆下线?1月10日下午,记者以用户身份致电“e代驾”客服,客服人员称,目前“代喝”业务还在研发测试当中,上线时间待定。关于“e代喝”的其他信息,对方称不知道。
文/图本报记者谢斌
实习生张冬娜
新闻推荐
看着损毁的大棚和地里的菜,王银站欲哭无泪本报记者李宗华摄元旦刚过,西安迎来一场多年未遇的大雪。这场雪,彻底打乱了王银站的生活。投资400余万元建造的蔬菜大棚被大雪压塌,几十万斤正处于收割期的...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