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创新推进“名校+”工程 让更多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后宰门小学是有近百年历史的名校,到后小上学,是我们很多同学的梦想。现在,我们不用换学校也能享受后小老师的授课,用上后小的校本教材,参与后小所有的活动了!”后宰门小学明欣分校三年级学生王凯瑞开心地说。
2016年3月以来,原明欣小学的家长和孩子们欣喜地感受到了实施“名校+”带来的崭新变化。2017年10月,“新城区明欣小学”正式更名为“后宰门小学明欣分校”,公办办学性质保持不变,这样的办学模式一下子办到了家长们的心坎上。
近年来,西安市新城区创新推进“名校+”工程,通过名校带动战略,共建共享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把好学校办在孩子家门口,把孩子家门口的学校办成好学校,不仅有效缓解了“择校热”,还全面推进区域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肯定。
“名校+”补齐教育短板
破题“上好学难”
新城区积极探索跨体制、跨机制办学,积极推进“名校+”工程,借助优质学校的品牌优势,采取“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公办+公办”、“民办+公办”等办学模式,由名校以托管、领办、联办等方式带动弱校发展,在更大范围内缩小弱校与名校之间的办学差距,使得区域内教育资源从“高峰”走向“高原”。
今年,在杭州做布料生意的何先生一家回到西安,进驻了长乐中路商业中心,将生意搬回老家做,让他最放心的就是孩子上学的明欣小学来了一位新“校长”——后宰门小学校长白彩玲。
“一长多校”是“名校+”工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即由一所名校校长同时担任一所或多所薄弱学校校长,把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优质的师资团队直接成建制地移植到薄弱学校,用名校强大的气场,全力推动薄弱学校在最短的时间内脱胎换骨、华丽变身为优质学校。
何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在家门口的明欣分校上学,享受后宰门小学的‘名校\’待遇,这给我回乡再创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长多校”推动均衡发展激活教育资源
通过“一长多校”的深入实施,优质课堂从名校扩及到新城区更多的学校。特别是老师有了更好的学习平台、更多的成长机会、更大的施展空间,教学教研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一长”下势带,“多校”见成效。西光实验小学校长王登峰每周至少两天在韩森寨分校,有时候整整一周都待在韩森寨分校办公。西光实验小学一体化推动韩森寨分校的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教学管理、文化提升等,开展多层面、多层次的共建共享。韩森寨分校的老师高兴地说,“现在学校的学习氛围更浓了,孩子们对学习更有兴趣了,这样一来,家长不仅放心还越来越配合学校工作,也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我们老师也更加有干劲了。”
位于西安市东郊的昆仑小学托管薄弱小学张家庄小学后,昆仑小学优秀教师每月送课30余节到张家庄小学,张家庄小学的教师到昆仑小学上展示课14节,两校教师认真备课、听课、评课,一起开展教学研讨,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家长对我们的教学越来越满意,也更愿意理解、配合学校,家校合力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进步。”
与后宰门小学明欣分校一样,新城区已在13组学校强力实施“一长多校”、强校托管弱校、幼小衔接、职幼衔接。“名校+”不再局限于强校帮扶弱校的单一模式,而是形成了多维推动、共建共享的良好生态。实践证明,“名校+”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行之有效的方式,更多的孩子不再为择校而大费周折,更多的孩子和家庭能够共享好学校带来的幸福感。
下一步,新城区将持续深化推进“名校+”工程,朝着人民群众对共享优质教育的美好期盼,不断改变和完善教育人的行动,加速现有薄弱学校的优质化进程,办越来越多的好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通讯员任婷婷
新闻推荐
一场8年来强度最大的暴雪,唤醒了西安人小时候的记忆,这样厚的积雪确实是多年来少见的。隔了一天,这样的惊喜就变成了市民对出行难、道路滑、除雪不及时的吐槽和抱怨。随后,西安市政府发出倡议书,号召...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