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迁精神要融入当代激励新时代的传人 ——访西安交大退休教师卢烈英教授

西安日报 2018-01-07 05:01 大字

■记者姜泓

“在‘小我\’和‘大我\’之间博弈、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权衡的时候,胸怀大局,大公无私,我觉得这就是西迁精神的内涵。当时的风气很感人,谁没有这样的精神就会被人看不起。”

1月1日,新年第一天上午10点多,交大家属区2村卢烈英教授的家中,茶几上放着老教授事先准备的资料,密密麻麻的钢笔字,圆润而有力。这位85岁、满头银发、精神奕奕的老教授又一次和记者谈起西迁历史。

卢烈英教授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1950年考入复旦大学,就读于新闻系。1952年8月被选入中国人民大学主修马列主义,因国家建设人才需求,一年后完成学业提前毕业,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

“由于当时国家形势、西部发展等需要,1955年3月,当时的高教部提出了交通大学西迁方案。5月24日,彭康校长主持的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关于迁校问题决议》。”说起迁校历史,卢老记忆清晰:“当彭康校长提出该决议后,大家纷纷支持。支援西北,谁若不去,感觉很丢人,抬不起头”。

卢烈英教授说,父亲去世得早,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当年两个姐姐已嫁人,他和母亲同住,在工作之余还需要照料母亲。母亲年龄已大,考虑到生活条件、语言差异等等,不同意西迁。“除了母亲不愿意之外,我刚找的对象也不同意,认为西迁过来之后,自己的下一代就成了西北人,回上海比较麻烦。”

面对种种顾虑和思想斗争,卢烈英还是坚决支持学校决定。“西迁时我将与母亲同住的房子交还给了国家,把母亲送到了姐姐家,由她们代为照顾,同时和上海的女朋友也分了手。”

卢烈英清楚地记得1956年8月10日,那天他和上千名交大教职工、学生、家属一同踏上西去的列车。

“时值初秋,沙坡村的庄稼已收割完,尽是荒凉。当时西安时值雨季,道路泥泞,泥水溅衣。学校还在基建,没有一条正规的道路,大家形象地称‘下雨水泥路,晴天扬灰路\’。新建的校舍,条件都很简陋,食堂也是临时搭建的小棚。”卢烈英说,初到西安,各种困难确实很多。当时西迁来的教师和学生们大都是上海本地人,水土不服,对大西北的气候环境非常不适应,也吃不惯面食,一些日用品如牙膏、灯泡等有时还要从上海寄来。当时许多教师在上海时家里已通上了煤气管道,而在西安则要花很多时间自己做煤块、打煤球。

“面对艰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面对人才短缺、经济落后和生源基础薄弱等办学困难,西迁教职工没有退缩,大家精神振奋,加倍努力,一门心思要在这里做出成绩,要让西安交大这棵西迁大树在黄土高原上生根壮大。”卢烈英说,后来的事实证明,西迁的交大人经受住了这些严峻的考验。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我们向全国人民特别是西北地区的人民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为西北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用自己的行动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西迁精神的要义有三点,一是大局为重,二是勇于担当,三是艰苦创业。”卢烈英教授认为以大局为重,就是要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听党的话,祖国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哪里的发展需要我们知识分子,我们就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勇于担当就是要主动肩负起学校发展、西部发展、国家发展的重任,敢于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化作实践的动力,为西部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艰苦创业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在有限的条件中主动作为,积极创造和争取条件资源,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

卢烈英教授谈道,前不久,西安交大的老教授们在学习十九大报告中,对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突破感触颇深,对报告中提到的新时代新矛盾中的“不平衡”感触颇深,尤其是地区和城乡的不平衡,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更体现在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方面。西部地区人才短缺,人才难以留住等问题一直制约着西部地区的发展。

“西迁精神不是用来缅怀历史的,而是要融入当代的大环境继续激励新时代的传人。”卢烈英教授说,西部要实现创新发展需要更多有志青年,需要西迁精神所代表的“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情怀;需要西迁精神所弘扬的“祖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志向;需要西迁精神所倡导的“以大局为重”的觉悟。“希望更多西部高校学子明确奋斗目标,为西部地区的发展,为中国的腾飞尽一份力!”

新闻推荐

西安现24小时自助售菜机 刷脸或扫码即可轻松买菜

市民在自助售菜机上选蔬菜本报记者陈飞波实习生谷春博摄前不久,一台自助售菜机现身西安科技六路附近的一个小区门口,24小时营业,刷脸或扫码即可买菜的功能,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三秦都市报记者在小区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