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优秀奖得主

西安晚报 2017-12-28 00:00 大字

《珠日河的风》作者钟秀华

感谢禧福祥西凤酒·丝绸之路杯青年散文大赛,将奖颁发给一位来自南方的写作者。听到获奖的消息,我颇感意外,同时又深感荣幸。打少年时起,我就从未停止过对世界的探索。每到一处,我常常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匹跋涉于丝绸之路上的骆驼,静默地行走着、书写着。我始终相信,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通畅。

《麦子在地里等着我》作者王宏哲

得知获奖,有些喜出望外。写作二十余年,在我生活的西安城获奖是首次。多年前,我第一次向晚报投稿,至今还记得收到样报时的激动和欣喜。多年来,我对晚报副刊一直满怀敬意而又心生向往。获奖对于任何人来说,既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鼓励,而这鼓励,无疑让我心生温暖而又满怀希冀。

《清姜河》作者白耀文

十多年前,我在宝鸡求学。校园四围山环水绕的风景,让一个来自陕北的孩子眼界大开,沉醉其中。这就有了散文《清姜河》。文学是打开心灵的密钥。对一名基层写作者而言,发表、获奖都是美丽的意外。这无疑是幸福的时刻。让我们紧贴时代的心跳,郑重地写下每一个温暖的词语。感谢青年散文大赛组委会的老师们,祝福《西安晚报》。

《韩城的南北》作者黎峰

写散文,更像是在与自己聊天,从不用设防,也不用担心对方的无趣。连续几年参加西安晚报的青年散文征文,这次能够获奖,不由想起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话:“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它各自用上帝给它的声音。”感谢西安晚报,让大家听到了一只小狗并不动听的声音。

《手编时光》作者张金刚

我的散文《手编时光》有幸获奖,甚是激动。我是河北保定阜平文联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对生我养我的太行山区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对乡土散文创作有着特别浓烈的热情。创作散文《手编时光》,我的体会是,唯有用文字触摸乡土,才能找回初心,固守初心。获奖,是前路的终点,更是来路的起点。我的散文创作,将永不停步,永远在路上……

《五斤玉米面》作者赵文静

《五斤玉米面》中的主人公,是我几年前去邮局取稿费时见到的。写这个稿子时,我想着那个人,想着她在邮局寄玉米面的细节,一笔一画写下的家乡的地址,饱含深情。这篇文章有幸获奖,是一种幸运,更是这个时代对这份感情的认知,对人间真情的厚爱。我想能够打动人的,不一定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相反,正是这些底层的真情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和城墙一起微醺》作者袁国燕

在西安的钟楼上班,在城墙根下生活,常常是晒着新时代的阳光,走在历史的隧道里,这让我无时不感到人在时光里的渺小,敬畏脚下这方土地的厚重。当沧桑的城墙遇上时代的酒香,我想,不需酣畅的尽欢,只需浅酌的微醺。感念脚下的厚土,感激今天的时代,感谢自己的幸运。

《少年背包客》作者马婷

偶然间获悉晚报举办“禧福祥西凤酒·丝绸之路杯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遂有幸参与其中,沿古人足迹,探寻丝路文明,体会古道韵味,感触颇深,遂有了几篇文字。这次有幸获奖,源泉来自于这次大赛,来自于这西行路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怀一颗感恩之心,愿《西安晚报》越办越好,愿禧福祥西凤酒延续凤起凤飞凤翱翔之姿。

《以爱之名》作者刘云

感谢西安晚报和陕西禧福祥集团为全国的青年散文作者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并在圈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否获奖,我都是受益者,都要不可免俗但又发自内心地说,感谢西安晚报,感谢禧福祥集团!今后,我将带着身后期许的目光,用一颗赤子之心,努力写出有温度、有宽度、有厚度的文章。

《放下连枷的母亲》作者冯军权

好的文学作品都是带着温度的。《放下连枷的母亲》是源于对故土的思念而作,浓浓的乡愁时刻萦绕在我的左右,每思及此,我都倍感温暖。有幸获奖,对我是莫大的惊喜和鼓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未来我将持续关注故乡的青山绿水、风土人情,让人们融入乡愁,感悟乡愁,通过寻找乡愁,找到本真的自我,让人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准备到哪里去。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曾世湘采写整理;图片由记者尚洪涛拍摄。

新闻推荐

打造营商环境的“辽宁经验”西安该学点什么?

■记者王昕实习生刘明月“凡是在辽宁省注册的企业,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让企业不用再为政务服务的好坏而烦心,不用为政务服务的快慢而操心,不用再为政务服务人员的好恶而难心。”这是辽宁...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