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奋力建成西部科技高地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系列报道之二
西安交大北门。
校园内漂亮的梧桐大道。
技术先进的实验室。
蒋庄德院士在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带领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
郭誉森教授在教室上课。
本报记者 王国星
1955年10月,迁址西安的交通大学破土动工,开启了一个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的风云甲子。
在一片麦田上建设一流大学,交大用61年时光书写了一段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传奇。
这是一座精神宝库,它从黄浦江畔迁至西北内陆,始终中流击水、昂扬拼搏,61年的时光将它铸就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精神丰碑。
交大西迁带来了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在西部的聚集,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文明风尚,凸显了优秀大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先导性作用,为国家特别是西部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已深深植入百年交大的血脉。西安交大扎根陕西、顽强拼搏,带动了整个西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陕西高等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1峥嵘岁月让蓝图变为现实
61年前,兴庆湖畔还是一大片齐腰高的麦田,这就是西迁后的交大人面对的现实。也正是在这里,全体师生员工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苦劳动,规划中10万多平方米基建工程的蓝图开始一点点实现。
1956年,迁校的日子一天一天地接近,西安新校舍工地上也更加紧张。搅拌机、碎石机……轰隆隆不停地响。中心大楼有30600平方米,是一、二年级教学及行政办公大楼,它必须首先完工;西南面的实习工厂,甲乙两个厂房正在加紧施工,必须8月中旬完工;还有5000多平方米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员工宿舍。回忆起当年西迁后的学校建设,老教授们纷纷表示:“当年,建筑工地夜以继日地赶进度,只用短短一年时间就在平地上建起了大部分校舍,可以说创造了建筑工程上的奇迹。”
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举行了富有历史意义的开学典礼。
肩负无比光荣的使命,脚下的路却极为艰辛。面对学校初创的艰难时期,当年的交大师生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奋斗和奉献。
1956年,“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已经年过花甲,他义无反顾携病妻来到西安。同年,他硬是在一片空地上建起了西安交大的第一个电机实验室。
1957年夏天,谢友柏找到一本国外工艺研究院的小册子,按照上面的图示,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室。“当时国家论证怎样建设长江三峡水电站,这么大的机组,最大的挑战是推力轴承,这正好是我们的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创办工程力学专业的朱城,曾是麻省理工学院高材生。迁到西安新校后,他把时间、精力都用在新专业的兴办和发展上,平时家里也支着黑板。授课之余,没日没夜编写讲义教材,长期超负荷工作,病魔将他击倒,去世时年仅39岁,成为迁校后以身殉职的第一人。师生们至今深感痛惜。
87岁的宋余久教授回忆说:“那时候,西安的条件确实非常艰苦。为了解决师生们的生活问题,我们就地搞起了苹果园和养殖场,养鸡、养猪,还做起了豆腐。”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迁校西安后,所有的科研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艰苦环境中建设实验室,寻找科研机遇,艰苦创业,全力创新,把一个个研究小组发展成研究室,最终变为研究所。
西迁以后,交大人坚持教育为本,以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深深扎根在三秦大地上,培育优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传承先进文化,通过自身发展壮大,建设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彻底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
2教学相长汇千钧之力育人才
建校初期,为了能尽快按时开课,各教研室的所有老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机械轴承专家丘大谋告诉记者:“我们的力学课是面向全校一、二年级授课的,任务繁重,教师数量也很少,但学校各科目的教学工作却丝毫没有耽误。这归功于大家都有一种忘我精神。当时师生间的交流非常密切,感情也非常好,有利于教学相长,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
人才引进和培养对于学校的发展可谓是纲举目张,西迁后的几十年,西安交大始终如一地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于是,彭康、张鸿、陈大燮、赵富鑫、周惠久、黄席椿、严峻……科技人才一轮轮地成长和涌现,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镌刻在西安交大的史册上,也镌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巨大成就也闪耀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光荣榜上。
自1959年以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大学生23.6万余名,他们中投身西部建设的达10万人之众,目前在陕工作的达5万人之多,成为西部建设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近年来,西安交大每年在陕招生人数占学校招生总数近30%,同时每年为西部及全国高校学生提供就业服务30余万人次。而西迁以来培养的23位院士校友中,有11位在陕工作;“千人计划”学者人数,占全省高校的52%;14位陕西省首届社科名家中,有两位是西安交大的专家学者。学校还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4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名、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创新团队19个。这支队伍是陕西省人才优势资源的集中体现,在全省高校中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西迁后的岁月,让许多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如今的耄耋老人。他们中还有一些人的生命就终止在这里,风骨就永远地留在了这片黄土地上。这种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这种对国家和人民表现出的深情大爱,正是西迁知识分子共同的文化心理密码。
如今,浸润在晨钟暮鼓中的西安交大,是陕西省的人才库、智力库,为陕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了经验。
3攻坚克难科学研究创一流
西迁后的岁月里,这群扎根西部的科研工作者们百尺竿头、奋勇争先,用了几十年时间让西安交大跻身西部一流高校之列。
当时学校的一名中年教师唐照千,是全国人大代表、《应用力学学报》主持人,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专家。记者了解到,当年他的夫人长期在上海生活,组织上照顾他,让他回上海工作,但他仍坚持一直在西安工作。
“我来到西安,看到条件很艰苦,但越是艰苦就越需要我们加油地干起来。”唐照千表示,他1981年去美国深造,回国时,香港亲友都劝他留在国外工作,但他义无反顾,不仅没有滞留国外,还回到了西安,夜以继日地工作。
“回首交大西迁,作为一个亲历者,我从不认为自己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不过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现在想来,也许就是那么多平凡人的坚守,才成就了一段壮举。我想这就是交大人的精神。如果全校师生都能够团结起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使命、做好本职工作,交大一定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唐照千教授的话很平实,但很有力量。
西迁以后的半个世纪里,在西迁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西安交通大学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唐照千只是其中的一个。从中国第一台发电机、无线电台、内燃机、中文打字机到国产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枚运载火箭、神舟飞船,无不凝聚着交大学子的青春和智慧,践行着交大人科技强国的梦想,在每个时代奏响最强音。
在探索和创建中国现代大学的历史进程中,西安交大始终是先行者。
迁校第一个十年间,西安交大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超短波调频广播系统、数字积分机、33万伏磁吹避雷器、33万伏变压器电瓷式套管及西北地区第一台交流计算台。周惠久院士领衔的“金属宏观强度研究项目”之“多次冲击载荷下钢的断裂抗力研究”成为部属高校科研成果展览会上的“五朵金花”之一。
1958年,他举家西迁,从此扎根西北。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他带领团队夙夜攻关,提出了小能量多次冲击抗力理论;他坚持对低碳马氏体的研究20余年,攻克了“低碳马氏体应用基础及开发技术”难题,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周惠久院士曾主持筹建了我国第一个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和第一个铸造专业,组建我国第一个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
我国固体力学家唐照千教授,迁校第二年就研发出国内第一台频谱分析仪;20世纪70年代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涡流式测振仪,解决了国际上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并应用于平顶山电站大型发电机组振动测试。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姚熹来到西安后,带领团队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在边筹建边生产的西安高压电瓷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33万伏高压变压器电瓷套管。
还有我国著名的电力拖动专家严晙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创始人蒋大宗教授,我国机械故障诊断领域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屈梁生院士,热能动力工程学家陈学俊院士,著名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摩擦学专家谢友柏院士,中国管理工程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汪应洛院士……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交大人多年的潜心研究,才在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的大西北,创造了一大批应用于生产实际的重大研究成果。
2000年,原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合并,使西安交通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辉)昨日,市政府就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向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作了报告。报告显示,市政府系统共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433件中,除3件闭会类代...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