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安出台人才安居办法 未来5年筹建22万套安居房 满足5类人才住房需求

西安日报 2017-12-07 06:20 大字

核心提示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后5年,西安计划建设和筹集人才安居房不少于22万套,针对不同层级的5类人才,采取购房补贴、租赁补贴、人才公寓、单位自建人才安居房和人才租赁房等方式,为人才安居乐业提供全方位保障,满足人才多样化的住房保障需求。

政策解读

“筑巢引凤”吸引人才到西安安居乐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今年5月8日,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从5个方面23项内容明确了政策措施,提出了“5531”人才引进计划,计划在5年内引进和培养百万人才。在此背景下,提前谋划百万人才的安居工作——“筑巢引凤”,显得尤为重要。此次出台的《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主要目的是:建立和完善与国际化大都市、“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多层次人才安居保障体系,满足百万人才多样化的住房需求,充分展现西安市招贤纳士、博览群才的胸襟和诚意,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建设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高地。

5000套高端人才公寓拎包入住

西安将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人才安居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供给、自主选择、配套完善、优质服务”的人才安居基本原则,构建和完善人才住房制度。针对不同层级的5类人才,采取购房补贴、租赁补贴、人才公寓、单位自建人才安居房和人才租赁房等方式,为人才安居乐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今后5年,全市计划建设和筹集人才安居房不少于22万套。其中,政府采取新建、购买和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高端人才公寓5000套,主要适用于新引进的中高端人才,包括A类人才公寓50套、B类人才公寓300套、C类人才公寓1000套和D类人才公寓3650套。主要布局在高科技产业、国际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人才聚集区”,全部按照高端住宅进行规划建设,配备整套家具、家电和必要的办公用品,达到拎包入住的条件。同时,人才公寓内还将配套建设学术交流研讨中心、商务服务中心、健身体育中心等配套设施,努力打造一流的人才公寓,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安居服务。

主动适应人才住房需求分层级给予补贴

西安还将适应人才住房需求,分层级给予相应补贴。购房补贴适用对象为A、B、C类人才,补贴标准为购房款的50%,补贴上限按人才层级分别为100万元、70万元、40万元,5年内按年度核发;租赁补贴适用对象为A、B、C、D类人才,补贴标准按人才层级分别为每月6500元、5000元、3500元、1000元,按季度核发,最高补贴5年。实施人才安居货币化补贴政策,既考虑解决人才安家购房的经济压力,又有灵活多样的补贴方式供人才选择,更加便利人才的工作生活。选择租赁补贴的人才,在购买商品住房时,还可以转化为购房补贴;享受货币化补贴的人才,在补贴期间进阶为更高层级人才的,其补贴标准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

住宅用地20%用于公租房人才租赁房建设

今后5年,西安市还将进一步加大包括新毕业大学生在内的人才安居保障力度,住宅用地的20%将用于公租房和人才租赁房建设;商品住房项目中,将按照5%比例实物配建公租房和人才租赁房;5年内新建人才租赁房不少于10万套,配建人才租赁房不少于7万套。同时,针对西安市大专院校、科研院众多,人才聚集的实际情况,将采取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自建人才安居房4.5万套。

未来几年,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建设的加快推进,西安市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奖励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措施,努力构建管理规范、服务高效、保障有力、效应明显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为人才发挥才能、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版稿件记者朱雪娇/文东方IC/图

新闻推荐

西安市出台安居办法吸引人才放大招 最高住房补贴100万元

本报讯(记者肖杨实习生慕春雨)12月6日,西安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西安市将针对5类不同层级的人才,采取购房补贴、租赁补贴、入住人才公寓等...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