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城市手绘地图 图上“活”出的创意 绘制有温度的城市故事

安庆晚报 2017-12-06 11:54 大字

近年来,无论是在院校为新生入学准备的校园攻略里,还是在各地旅游景点内出售的旅行指南上,都不乏手绘地图的身影。

与侧重科学测绘成果、讲求精准度和实用性的专业地图不同的是,手绘地图将重点放在了艺术层面,力图通过更具人文内涵与亲和力的空间表现手法,在立体视角中呈现出特定地点独有的文化魅力和个性色彩。

对于不少游客而言,手执一份描绘着当地风物的特色地图,循着图上的标识在陌生的景物中探寻富有文化气息的名胜建筑、市井街巷乃至食肆小店,已成为他们感受当地生活的重要途径。

近日,一篇名为《设计师手绘“大秦图”传递“最陕西”味道》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也让艺术设计师卫东青和他的手绘地图被更多人知晓。

如卫东青一样专注于手绘地图和地图文创产品的人越来越多。在创意的激活下,地图的功能,已经不止于导航指路。

《忒色西安》是卫东青的第一张手绘地图作品,也是西安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手绘地图。它耗时两年完成,正面以钟楼为中心,将西安城墙、二环、三环内的地标性建筑错落有序地排列在众多街道之中;背面则绘图介绍了西安的旅游景观,以及当地的特色地名、小吃、方言等民俗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识。

在《忒色西安》之后,卫东青又陆续创作了《大秦图》《回访上》《咥在西安》《溥彼韩城》《党家村》等手绘地图。

作家贾平凹在看过手绘游览图《溥彼韩城》后曾这样评价:“把一座城,一段历史用画笔留在一张牛皮纸上,你读它看它,就会想起儿时村中的老人给你讲起的故事。”

这句点评,也道出了手绘地图中所蕴藏着的人与城之间的情感关系。

卫东青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在绘制这些作品时,他会有意识地将个人的生活足迹和情感记忆以自己的方式反映在地图中:“细看这些地图,会发现每一座建筑旁边可能都带有一些小故事与小人物,每一张手绘地图里都会有故事。”

韩城是卫东青的故乡,在《溥彼韩城》这部表现故土风物的作品中,他也将自己童年记忆中的场景展现了出来:“小时候我喜欢滚铁环,可能在地图里面就会画出滚铁环的人;也许我曾经看过爆玉米花的场景,那我也会画上一个老人在爆玉米花的画面。”

通过在画中增添上几个小小的身影,卫东青的手绘地图也就随之保留住了城市的几许往事、几抹前尘。

而在福州手绘地图创作者池志海的笔下,手绘地图又从另一个角度“触摸”到了城市历史的温度。他创作的《漫走鼓岭》《螺洲仿古》《平山福地画林浦》《洪塘怀安》《严复故里南台阳岐》等手绘作品,将闽都文化的历史风韵一一复现。

在池志海创作的手绘地图中,《仓山老洋房探寻之旅》是他最为满意、也是耗费心力最多的作品。

仓山老洋房,指的是坐落在福州市仓山区的一片近代西式建筑,随着时代更迭、人事变迁,这些颇富异国情调的历史建筑,也慢慢凋零,不少老洋房已经消失,与之相关的故事也随之消散。

出于对老建筑的一份情结,也为让更多人能了解这片有故事的老房子,池志海决定利用手绘地图这种相对活泼的形式来复现老仓山洋房昔日的风采。“使用手绘地图会有一种寻宝的感觉,体验感也会好一些。”池志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为真实还原老建筑的风貌,池志海在数次实地走访拍摄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老照片,在反复的研究对比中确认了部分已经消失的老洋房的形态、位置,并在手绘地图上一一绘制出来。

在新版《仓山老洋房探寻之旅》中,池志海根据几年来老建筑的现状和自己考证史料的最新结果,对原有地图作了相应的补充和添加,并在地图背面调整了三条探寻路线,为前去探访的背包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选择。

目前,池志海还在收集与仓山老洋房有关的老物件、历史档案和老照片,“以后可能会做一本比较完整的书籍,把这些内容都囊括进去。”

打造专属地图名片

值得关注的是,展现地理信息文化的地图产品不仅被民间力量自发催生,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和各地政府的助力响应。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制作和出版多层次、个性化、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地图产品。要求积极发展地理信息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以地图为媒介的动漫、游戏、科普、教育等新型文化产品,培育大众地理信息消费市场。

2015年,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编制出版的《浙江文化地图》问世。作为以手绘卡通形式呈现的全国首张全省域文化地图,《浙江文化地图》共分为10个类别,囊括了全省最具知名度的文化地标、5A级风景名胜、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人等155项元素。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各地政府以地图为载体来弘扬当地独特的文化元素,是“一种较为时尚化、创意型的推广方式,它促进了沟通效果,加强了文化信息的传播力度和社会参与度,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种方式。”

除了涵盖多种文化门类的地图,针对某一细分主题的特色地图,也在各地陆续出现,如由山西省地图院在2015年编制的“三个文化”系列地图——《山西省廉政文化地图》《山西省红色文化地图》《山西省法治文化地图》,将山西省三大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以直观的形象在地图上标示出来,打造出山西文化的新名片。

另外,由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开发的《漫游崂山》纸智图,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将纸质地图的全局感与电子地图的细节精确度相结合,创意性地展现出了崂山的旅游信息、风俗文化和诗词典故,提高了人与地图的互动性。

《漫游崂山》纸智图系列作品获得了2016年中国测绘学会优秀地图裴秀奖金奖,也为青岛崂山的旅游市场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

制图行业的文创探索

除了特色地图,以地图元素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化创意产品也在不断涌现。

对于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这样一家专业的制图单位来说,将地图与文化双向融合、制造特色地图文创产品,是行业在面临时代挑战时自我革新的主动选择。

2006年,传统纸质地图在电子地图的冲击下遭遇发展瓶颈,考虑到纸质地图存在的不耐水、不耐折、不方便携带等问题,研究院首先从地图的载体、装裱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地图文化创意中心主任李伟对《瞭望东方周刊》介绍,他们首先在地图制作材质方面进行了探索,开发布艺地图、丝艺地图、磁吸地图等,此外,还将传统文化引入地图文创产品的研发之中,剪纸地图便是较为典型的一次尝试。

李伟向本刊表示:“剪纸地图的制作看似简单,但既要顾忌剪纸艺术的纸张特点,又要保证地图上点、线、面的准确无误,在艺术观赏和实际功用之间找到平衡,制作起来并不容易。”

2013年,在第26届国际制图大会上,表现青岛四方区糖球会的《四方区剪纸地图》获得了“专家评审委员会其它地图类一等奖”,这也是中国历年参加国际制图大会获奖等级最高的一次。

2013年7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建设地图文化与创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由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和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共同建设。

在研究中心的平台助力下,青岛勘察测绘研究院加大了对地图文创的研发力度,陆续推出了将地图符号进行艺术化处理的“图语解”系列、联结古代舆图与传统山水画元素的“山水遇”系列、针对不同城市肌理而设计的“城格”系列等地图文创产品,并创立了品牌“图之品”。

“地图文创产品的这些新发展,也是十八大以来提倡‘文化+’、推动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在地图行业的一种实践。”向勇对本刊记者表示,“图语解”、“山水遇”等地图文创产品,已不再单纯强调实用功能,而是将产品的文化价值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新闻推荐

日本原版音乐剧《樱桃小丸子》即将登陆西安

小时候的你,是不是幻想过自己是童话中的公主,会变身,还拥有神奇的魔法?12月16日,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厦大剧院,《樱桃小丸子-灰姑娘的音乐剧》中,你熟知的小丸子将变身灰姑娘,带你去参加她和小伙伴欢乐盛...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