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路上的“奔跑者”——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一局高级工程师梁西军

陕西工人报 2017-12-01 09:44 大字

梁西军(中)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研讨

11月25日,天气转晴。

记者来到西安地铁四号线火车站站南竖井工地采访。地面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每7分钟一列火车的运行密度使这个西北地区最繁忙的火车站更加名副其实。而在地下10余米深处,也是一派紧张有序的繁忙劳作景象,建设者们为确保下穿西安火车站隧道按期贯通而进行最后冲刺。

唯有创新才能“化险为夷”

西安地铁四号线11标工程是西安地铁开建以来最难的工程,更是四号线的“卡脖子”工程,区间盾构要下穿大明宫遗址保护区和西安城墙,暗挖隧道要下穿西安火车站。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断面大,不但有较厚的饱和软黄土,而且覆土厚度仅10.5米,比暗挖隧道的断面还要小。地面铁路设施复杂,隧道左线下穿15股道8组道岔;右线下穿14股道4组道岔,更有蜘蛛网一样的线缆、星罗棋布的信号杆和立柱等,每隔7分钟就有一趟列车经过。

投标时,好几家施工单位都知难而退,中铁一局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将这个项目确定为多年来全局唯一一个“特级风险项目”,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技术攻关小组等。经过反复衡量,他们启用了中铁一局城轨公司唯一一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时年35岁的梁西军担任项目负责人。

戴上安全帽,梁西军一边引导记者下笼梯到施工现场,一边说:“这个工程,既有工程自身客观存在的安全风险、技术难度,更要克服心理畏惧。我每天最多的工作,就是为员工减压,调整员工的心态、思想和思维方式。”

隧道施工现场干净整洁,让人觉得不像是工地,更像是一座有着反光穹顶的展厅。梁西军说,穹顶反光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沉降,在顶部150度范围内搭设直径159毫米长大管棚的端头。搭设管棚是为了防止坍塌、控制沉降,满足单日沉降不超过5毫米、累计沉降控制在15毫米的超高技术要求。

“关于长大管棚等施工方案的研讨,光开专家论证会、研讨会,有记录的就有近60次。可见技术创新有多难。”项目书记汤建军告诉记者。“为了解决下穿火车站站施工的诸多难题,全国知名的地铁建设方面的专家,几乎都来过我们项目部。”汤建军补充说。(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黄金眼”牵引动力西安造 古城企业为西成高铁造“心脏”

本报讯(记者樊华)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西成高铁即将开通,该条线路上的主力车型CRH3A型动车组近期成为热议的对象,因其车头驾驶室两侧车窗的金色轮廓设计,被网友戏称为“黄金眼”。而记者了解到,“黄...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