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千锤百炼磨一剑 ——龙泉剑“非遗”保护带来的思考

西安晚报 2017-11-11 04:41 大字

昨天上午,西安美术馆内人头攒动,观众们涌进展馆,争睹国家级“非遗”项目龙泉宝剑。这一场龙泉沈广隆剑铺132周年暨沈新培大师师徒作品巡回展,让西安观众有机会与龙泉剑对话,了解流传千年的顶级宝剑铸造工艺。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挖掘的宝贵经验,也成为西安业内人士关注和思考的焦点。

龙泉剑传承仍濒危

打开《龙泉县志》,当地唯一一家嫡传的中华老字号宝剑生产企业便是沈广隆剑铺。其他两家老字号“千字号”、“万字号”中间断代了整整80年,老辈的手艺人早就改了行,现在的铺头已隔了好几手,只有“沈广隆”脉络清晰代代相传。“对我们家来说,做剑不仅仅是生活维系,更是传承与发扬。”谈起家族传承的这段历史,龙泉剑第五代掌门人沈州深感荣耀与责任。

龙泉剑能传承至今,全靠沈氏家族口传心授,以工匠精神不断地坚守。其实,任何一个“非遗”项目的传承过程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龙泉剑也不例外。

清朝全盛时期过后,刀剑市场曾一蹶不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管制刀剑,刀剑的价值开始下滑,直到近年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使得刀剑的收藏认可度慢慢得以恢复,龙泉剑才渐渐有了市场。

谈到传承技艺时,沈新培觉得危机感重重,特别是真正的手工艺人——锻工正日渐减少。锻制技艺是宝剑的传承技艺,锻和炼,是这技艺中的精髓,炼,炼制、炼材为主,锻,则是锻制,负责造型。当两种不同材料融入在一起时,就是炼的过程。“如果没有真正好的锻工技艺,那就做不了一把好剑。千锤百炼是一个形容词,若要打一把剑,只用一千锤却是完完全全不够的。”虽然传承者整体人数上去了,但锻工这个技艺真正最重要的传承者却在锐减。好在龙泉的职业学校已开了锻制技艺的班,让人看到了希望,“只有当这个行业有人来做了,就能传承下去。”

创新赢得更广阔生存空间

承载着祖辈们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荣耀与坎坷,沈州倍感压力与动力并存:“现在市场上需求最多的是武术器械,尤其是北方,重视身体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如今工艺品类的剑数量也不少,仅次于武术用剑。还有就是影视道具,比如我们之前给《杨门女将》打造兵器。”

死守传统还是改良创新,17岁起随父学艺,铸剑生涯超过20年的沈州并不甘心于机械的重复,他认为:“每个历史阶段的审美观都会变化,外观设计上当然得不断创新。”沈州不断吸收当代国内外的工艺技术,并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不断研铸新刀剑:剑身精细别致的“龙泉至尊剑”,获1996年中国民间艺术展览会金奖;剑身轻盈的“日月乾坤”刀与剑,是九运会、十运会武术锦标赛等比赛的官方指定器械;青铜武术剑、君子剑、蝴蝶剑、玄武剑、汉武剑、战国剑、乾坤枪头等陆续获得国家专利……

“学习现代工艺科学和丰富文化底蕴,是现今铸剑人的新功课。“沈州的不断创新,印证了将现代科学与古老工艺结合起来,不仅可行而且更为进步。记者职茵

新闻推荐

金属3D打印“补膝盖” 76岁老人重新站起来了

医生借助金属3D打印“补膝盖”术,让76岁的田大爷重新站了起来。本报讯“我膝关节历经两次手术严重损坏,面临截肢。没想到医生利用高科技帮我保肢、保命,现在我能站起来走路了!”来自咸阳76岁...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