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造特色小镇的西安名片 “产、城、人、文”四位一体五年培育创建百个左右

西安日报 2017-11-11 04:40 大字

沣东新城诗经里特色诗经文化小镇。世博园罗曼特色小镇充满异国情调。周至水街特色小镇美景。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一判断对理解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更深入的科学依据。特色小镇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集聚高端要素、促进创新创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战略举措;特色小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战略举措;特色小镇是促进“四化同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动民营经济、区县域板块突破发展,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三生融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一个战略举措。

2017年,是西安市特色小镇建设的起步之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一批“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特色小镇,形成支撑西安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的新增长极。如今,西安市特色小镇凭借创新优势不断破壳而出,逐渐成为“产城融合”新亮点和转型升级“新支点”。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分批培育和创建10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建筑风格独特、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创新、多种功能集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

转变运营模式、发挥区位优势、聚集特色产业……一个个特色小镇在大西安破壳而出,点亮着西安经济发展的未来,也昭示着这样一种趋势:特色小镇将在西安枝繁叶茂,成长为支撑西安经济发展的参天大树。

在西安,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和风景区的“区”,更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西安的特色小镇主要指相对独立于市区,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聚集高端资源和创新要素,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竞争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特征的“非镇非区”创新创业平台。

2017年,是西安市特色小镇建设的起步之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一批“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特色小镇,形成支撑西安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的新增长极。随后,西安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目前,西安市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今年8月,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指导意见》,确定了西安特色小镇培育和创建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人为本、市场主导、集约高效五个原则。同时,特色小镇实行创建制,按照“宽进严定、分类分批”的原则统筹推进,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分批培育和创建10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建筑风格独特、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创新、多种功能集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形成“引领示范一批、创建认定一批、培育预备一批”的机制,力争建成10个左右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示范小镇;有2—3个特色小镇的产业能级达到1000亿级;6—8个特色小镇的产业能级达到500亿级;10个以上特色小镇的产业能级达到100亿级。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快推进西安市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尽快在全市形成一批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品牌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不断改善创业创新环境,推动产业聚集发展,丰富区域发展内涵,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根据《西安市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西安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其中明确规定,列入特色小镇创建类和培育类名单的,按市级重点项目管理,享受市级重点项目的政策和保障服务。其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整体打包列入年度市级重点项目,所含子项目可享受市级重点项目优惠政策。同时,特色小镇被新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或认定的,分别给予小镇主体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等等。

从产业规划到项目管理,从政策优惠到金融扶持……这些政策的制定无疑将让西安未来的特色小镇建设“如虎添翼”。

经过多次分层次、分类别培训、指导和外出考察,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今年4月西安市启动申创第一批特色小镇,共报送77个项目,35个进入首批创建名单,涉及所有区县、开发区。其中,已初步运营12个;在建18个;前期阶段5个。这35个特色小镇,3-5年创建期预期总投资1856.1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47.2亿元,1-9月,累计完成投资183.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4%。

如今,西安市特色小镇凭借创新优势不断破壳而出,逐渐成为“产城融合”新亮点和转型升级“新支点”。而大西安也在致力于争取利用五年时间培育和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建筑风格独特、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创新、多种功能集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正成为西安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特色小镇布局正当时

今年7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共有276个小镇入选,加上2016年10月首批入选的127个小镇,目前共有403个由官方认定的国家级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这场发轫于浙江继而走向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燎原之势,正在成为竞相追逐的新风口。

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相关通知,要求在2020年前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小城镇占城市(镇)总数的94%,到2020年培育1000个特色小城镇,可以引领全国近四万个小城镇健康发展。有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全国特色小镇总投资规模有望占到全国GDP10%的比重。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特色小镇?

如果将特色小镇放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高维度来看,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践的主战场之一,特色小镇承担着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任,被寄予厚望。

中国迅猛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为带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上一轮城镇化建设由于缺乏明晰的战略引领和产业规划,导致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明显。在这种背景下,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而聚焦特色产业,兼具公共和商业属性的特色小镇将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和突破口。

有媒体预计,1000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开发,可以带动数千个省、市、县级特色小镇的开发,并逐渐形成30万亿元规模以上城乡一体化建设,拉动开发投资、实体产业、消费经济三大方面的增长。

从商业潜力的层面而言,作为一个长期建设方向,特色小镇所释放出红利,将有效拉动投资、产业、消费等方面的持续增长。对企业和社会资本来说,充满着巨大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中的特色小镇概念板块有二十多家上市公司,另外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参与特色小镇的计划,涉及房地产、建材、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个行业。

政策引路,资本跃跃欲试,企业蜂拥入局……国家层面的推动和政策红利,加上巨大的市场规模所释放的消费空间,吸引了大量企业、资本争相布局。作为新一波经济增长引擎,特色小镇的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特色小镇如何建?

■要坚持因地制宜不做东施效颦

特色小镇关键在“特”。如何找准自身的定位,避免“千镇一面”、唱“空城计”,成为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特色小镇来说,特色是生命,是活力,是竞争力。如果找不到特色,宁可不建,否则就成了东施效颦,失去了特色的意义。”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翁建荣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要突出特色,以特兴城。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充分发挥地方产业的特色和长处,促进特色小镇做精、做专、做强。”

比如特色小镇的发轫地浙江,在规划建设特色小镇之初,首先深入分析了浙江近年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基础和精神基础,充分发挥特色产业聚集这一重要路径和宝贵经验,赋予新的发展内涵、新的建设路径、新的组织形式,让产业优势焕发出崭新的生命。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浙江省提出了一镇一业,特而强的特色小镇建设理念。比如围绕历史经典产业,规划建设了茶叶小镇、丝绸小镇、黄酒小镇、中药小镇、青瓷小镇、木雕小镇、根雕小镇、石雕小镇、文房小镇和香菇小镇。除此之外,围绕浙江高端装备制造、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信息经济7大万亿产业,又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主攻手游的e游小镇,主攻跨境电商的跨贸小镇,主攻旅游的游艇小镇等。

■要坚持市场驱动不是孤芳自赏

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市场机制是浙江省特色小镇成功的关键。

特色小镇的成败不在于政府是否给帽子、给政策,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有动力,市场是否有热情。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建设,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PPP等融资路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浙江,所有的特色小镇必须聚焦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功能。四大功能紧贴产业定位,进行融合发展。只有紧紧抓住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市场主体敏锐的触觉、巨大的资源、专业的素养,把市场作为主角和主力,才能让特色小镇的发展持久给力。

市场需要什么,在建设和规划特色小镇之初,就要有精准的定位。比如杭州西湖云栖小镇,是依托阿里巴巴云公司和转塘科技经济园区两大平台打造的一个以云生态为主导的产业小镇。截至2017年10月,云栖小镇已累计引进包括阿里云、富士康科技、英特尔等在内的各类企业650余家,年涉云产值超过100亿元、税收超过9亿元。“2017杭州·云栖大会”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盛会,吸引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近6万人现场参会,来自13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万人在线观看了大会直播。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达摩院”推进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研究,并在未来三年对技术研发投入1000亿元。

正是坚持市场驱动,杭州西湖云栖小镇走出了以实现市场价值为目标的特色化建设之路,一举成功。

■要坚持彰显特色不可浅尝辄止

“无特色,不小镇”。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

深入挖掘产业特色成为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的秘诀。比如巧克力甜蜜小镇,围绕产业培育和旅游度假两大功能,以当地自然乡村田园风光为背景,保留原始水系和原始风貌,通过挖掘巧克力文化内涵,把巧克力小镇建设成为国内著名的巧克力风情体验基地、婚庆蜜月度假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再比如绍兴黄酒小镇,以挖掘、传承黄酒文化为定位,涵盖黄酒文化国际交流中心、黄酒产业创意园区等项目。游客来到黄酒小镇,可以亲自为儿女酿一坛状元红或者女儿红,封藏于此,心系古镇;可以坐上乌篷船,品着黄酒,听着社戏,享受千年古镇的慢生活;也可以尝试黄酒棒冰、黄酒面包、黄酒面膜这些时尚新鲜的消费领域。

特色小镇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只有专而深地深化产业链,向市场展示产业特色才能做到收获“垄断利润”。江苏省领导曾表示,“产业园+风景区+文化馆、博物馆”的大拼盘并不是浙江要的特色小镇。浙江要的是有山有水有人文,让人愿意留下来创业和生活的特色小镇。只有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才能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因此,在产业细分上,特色小镇要根据功能定位、产业特色、区位特点,实施“一镇一策”、分类指导,突出龙头项目带动,集聚高端要素,培育一批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细分产业和龙头企业,在某个细分领域牢牢占据市场份额。

■要坚持“两山”理论不能片面发展

“生态美”是所有特色小镇的必要条件、共性要求。特色小镇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坚守生态良好底线,在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基础上,建设有地域特色和人文底蕴的美丽小镇。

走进古堰画乡小镇,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红酒绿,千年古樟散发着淡淡幽香、潺潺瓯江漂浮着点点白帆,古香古色的小镇像一幅最天然的绘画长卷,在古老的通济堰旁缓缓铺展。作为浙江省首批通过的37个特色小镇之一,古堰画乡小镇用自己独有的艺术气息和优美的青山绿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汇集于此。

古堰画乡小镇之美,是独特的自然风光之美、错落的空间结构之美、多元的功能融合之美、多彩的历史人文之美的有机统一。2015年,古堰画乡小镇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首批创客示范基地,目前,整个小镇有接近200名创客落户,各种业态开始显现。随着民宿、餐饮等旅游功能的集聚,古堰画乡将打造成特色小镇里第一家5A景区。

■要坚持集约高效不宜贪大图全

“小而美”是特色小镇与城市区别的最主要特质。德国约70%的城镇人口生活在2000~10000人的小城镇里,特色小镇如果丢掉了“小而美”,就失去了发展最宝贵的资源。

“小而美”也正是浙江特色小镇的特点之一,在打造时突出“精致”,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和颇具味道的小镇。这些小镇的面积大都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所有特色小镇均按照3A级景区标准建设,旅游小镇标准更高,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

这为西安市特色小镇发展也带来有益的启示:规划面积上,小镇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土地利用上,要实施动态管理和用地指标调整,统筹安排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保障合理用地空间,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着力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防止借机“圈地造城”。投资强度上,要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效益产出,每个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

■要提升文化品位要有新内涵

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有文化标识,能够给人留下难忘的文化印象。法国普罗旺斯是世界旅游胜地,它是由一系列知名的文化小镇形成的文化产业集群。它的成功之处是文化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忘忧闲适为主题,以意境、文化巨人的魅力为基础,结合高科技手段,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比如每年戛纳电影节就是衍生的文化产业业务。浙江丽水龙泉青瓷小镇发挥“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的文化优势,将“青瓷元素”融入产业,使特色小镇人文气息浓郁、产业特色鲜明。西安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让历史文化现代化,这是我们建设特色小镇的最大优势。

本版稿件

文/首席记者张端

图/首席记者李明

记者雷伟东王旭东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高校“八大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西安青年双创中心成立

西安青年双创服务中心揭牌本报记者马昭摄本报讯(记者赵丽莉陶颖)11月10日下午,共青团西安市委发布驻地高校大学生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成立西安青年双创中心,为西安创业青年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