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送达机制创新成为提质增效的推进器

西安日报 2017-11-09 05:21 大字

“不能把破解‘案多人少\’矛盾的出路简单寄托于‘增编增人\’、‘加班加点\’,要在推进纠纷多元化解、案件繁简分流上采取有力措施”。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繁简分流示范法院,他们取得了不少创新。本期《法院院长讲办案故事》栏目,是雁塔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青讲述的故事节选。

案多人少,是基层法院的现状,长期超负荷工作不仅影响了法官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案件质效。如何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审判效率,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省高院院长阎庆文曾特别强调,“不能把破解‘案多人少\’矛盾的出路简单寄托于‘增编增人\’、‘加班加点\’,要在推进纠纷多元化解、案件繁简分流上采取有力措施”。

具体到雁塔法院,辖区内金融机构众多,助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近几年逾期还款导致的金融借款案件也在急剧增加,2016年以来我院受理此类案件近2000件。案件的共同特点是事实清楚,但借款人难以联系,法院面临“送达难”,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仍会因当事人下落不明,只能采取公告方式送达,审理周期大都在五、六个月,对审判效率和金融安全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

以我参与办理的某汽车品牌车贷系列案件为例,某汽车金融公司是该汽车品牌和西安银行共同成立的金融公司,是省、市重点企业,负责全国范围的该品牌车贷业务。2016年9月起,我院陆续受理了该公司起诉的150多起车贷案件,这150多名被告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绝大多数人难以联系。按照以往的送达程序,当年根本无法审结,很多法官都产生了畏难情绪。而作为院长,应该有所担当、迎难而上,与法官们一起想办法,攻克送达难题。

案件审理中,最高院颁布的《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让我们找到了突破方向。该《意见》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约定送达地址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地址作为送达诉讼文书的确认地址。”这条指导意见是我国民事送达地址确认制度的延伸,核心内容就是对起诉前当事人自行约定的送达地址予以认可,诉讼材料邮寄到该地址即视为送达,即便被退回,也视为已经合法送达,无需再进行公告。同时,我和审判团队在审阅案卷时,发现《贷款合同》均约定了被告及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和详细住址。

新的情况使我们振奋,但我和审判团队也心存疑虑:这只是最高院的一个指导意见,既不是法律、司法解释,也无案例可循,难道我们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长期以来养成的职业习惯让我深知,法院办案不能盲目创新,要经得起论证和历史的检验。为此,我们组织了审委会专题研讨,向上级法院请示,到政法院校向专家学者请教。最终,各方面一致认为,将车贷合同中约定的送达地址作为法院诉讼材料的送达确认地址——这条新路,可行!

为了确保送达程序规范严谨,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流程,采取电话录音、短信截图、法院专递书面记载等多种方式,向当事人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诉讼材料,完成上述程序后,被告仍不到庭,才进行缺席审理。

此外,对证据的审查要求做到“四个必须”:①被告合同签字必查;②所欠金额的本金利息必须仔细核算;③抵押车辆产权证书与合同约定必须认真对比;④原告在起诉前寻找被告的情况必须书面说明。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我们还进行了集约化审理,集中送达诉讼文书、审核证据、排期开庭、制作判决书、宣判。就这样,我和审判团队仅仅用了50天,就快速审结了这150多起案件。

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繁简分流示范法院,这起集团诉讼案件的成功审理是我院机制创新的又一重大突破。既解决了案件送达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发挥了指导示范作用,在全院民商事审判庭推广以来,我院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多结案2815件,上升41.1%,法官人均结案数高达156件,推动了审判工作向好发展;同时及时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了市场秩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记者金明刚通讯员徐军整理

法院院长讲办案故事

让司法的力量感动你我

新闻推荐

西安市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全面展开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端)11月8日,西安市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动员会暨市委宣讲团集体备课会,全面展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吴键出席并讲话。会议指出,要按照...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