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打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激发科研人员活力 —— 专访西北大学科技处处长申烨华
“今年9月28日颁布实施的《西北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主要从强化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管理、完善分配价值体系为目标、激发教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等方面入手,聚焦科技成果‘三权\’问题、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核心问题,为我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积极助力我校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催生了一批具有较好应用和市场前景的转化项目。”11月3日,西北大学科技处处长申烨华高兴地告诉记者。
此前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西北大学存在着和大多数综合类大学一样的困难:首先是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有待完善。高校成果转化机制尚未建成,专利、著作权等科技成果缺乏有效的培养和流转机制,导致大量专利闲置甚至最终作废、失效,造成极大的浪费。其次,未能形成全创新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高校教师往往习惯于单兵作战,缺少团队支撑集中攻关,研究大多只针对技术创新的某个环节,未能形成针对某个产业的全产业链的系统性研究。
完善工作机制激发教师成果转移转化热情
申烨华向记者介绍,新出台的《西北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在制度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首先设立成果转化组织机构,设置了西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作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高决策机构;设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成立高技术转移创新研究院,和科学技术处合署办公,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组织、协调和服务机构。
其次,下放了成果转化定价权。学校持有的科技成果,成果负责人可自主实施转化;两年内未转化的科技成果,高技术转移创新研究院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采取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实施转化。成果转化方式包括: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让科技成果、许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等。
进一步提高教师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科技成果转化现金收益,学校按转化价格的5%计成本补偿,并扣除转让过程中第三方服务费后,转化净收益的90%奖励给成果完成团队,4%奖励给成果所在单位,6%纳入学校微种子基金;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收益,所得股权的85%奖励给成果完成团队;15%归学校持有,其中5%为学校成本补偿,10%纳入学校微种子基金;成果完成团队的奖励使用及分配由成果负责人自主决定。团队其他人员奖励按团队内部约定执行;无约定的,成果负责人获得奖励比例不低于总奖励的50%,团队成员奖励总额不低于20%;横向科研合作视为科技成果转化,经费管理按照合同约定执行;无约定的,结余经费视为转化收益,其90%可奖励给项目完成人员,10%用于支持项目团队后续科研活动,并规范领导成果转化收益,明确领导成果转化责任,进一步落实和细化了中省文件中关于高校领导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的规定。
“‘十二五\’以来我校共有8项专利技术实施转化。在《办法》出台之后,教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极大提高,涌现了一批重大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项目。例如:我校王惠教授团队研制的不同类型高振实密度银粉,成本减少,性能与日本进口银粉相当甚至更优,解决了太阳能光伏电池前电极银浆料实现自主国产的重要难题,目前有两个专利已经达成转让意向,正在洽谈以科技入股的形式与延长石油(集团)和西北大学共同兴办企业,尽快实现转化。李铮教授的‘检测唾液的早期乳腺癌诊断试剂盒\’科技成果与投资方中科创星投资孵化平台就成果转化进行了多次沟通,目前准备对成果扩大样本量实施进一步的可靠性验证。永宽教授就‘油水分离膜\’技术合作转化和后续研发与山东习尚喜集团公司进行多次沟通,目前双方正在探讨合作的具体细节。崔斌教授的‘自发热中药防霾口罩\’成果即将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成立公司,注册资金约200万元,产品预计年底前上市销售。崔亚丽教授研究团队发明的‘金磁微粒免疫层析法\’和‘PCR-金磁微粒层析法’得到了国家食品药监局的认可,在西安市高新区建立了符合国家诊断试剂生产洁净度要求的车间,获得了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许可,并通过了ISO9001,ISO13485质量体系认证……总之,在《办法》颁布以来,我校教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优势科技成果流通速度明显加快,校企合作日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逐步打开新局面。”谈到《办法》颁发后的效果,申烨华告诉记者。
围绕支柱产业建设新型校企研发平台
“以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多是以教师自发、零散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实施,技术力量单一,缺乏解决行业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现在我们围绕自身的优势学科与特色领域,与省市支柱、主导产业紧密结合,与龙头企业联建研究院,使教师在不离开校园的条件下进入企业环境兼职,较好地推动了高校自由探索,实现了科研与企业目标导向研究有效对接,完善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工程化环境,打通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申烨华向记者介绍。
记者了解到,西北大学围绕陕西省支柱产业,建立校企联合新型研发平台。今年6月7日,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组建方案通过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进行的论证评审,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首个“四主体一联合”新型校企研发平台的载体正式建立,先研院设在西北大学,延长石油集团和西北大学共同投入启动资金3000万元支持平台的建设,根据延长集团提出的技术需求,统筹双方及省内外的技术优势,加强联合攻关。双方先期确立了1个成果转化项目和8个研发项目作为首批合作项目,实现了企业需求与高校研发优势的无缝对接。双方还积极探索设立种子基金和成果孵化载体,初步形成“新型校企研发平台+专业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种子基金+成果推广平台”五位一体的转化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通道。
“同时,我们聚焦西安市主导产业需求,统筹我校生物医药优势科技资源,建设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硬科技平台。平台依托西北大学生物技术领域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平台、专业人才团队、西大-沣西生物医药研究院、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的力量,探索打通从成果筛选、孵化到转化的全链条一体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把平台建设成人才、科研平台、技术成果、企业的聚集地、发源地与扩散区,打造硬科技‘八路军\’生物技术的领军力量。”申烨华介绍。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杨斌鹄采写)
新闻推荐
李先生家住凤城十二路与明光路附近的旭景崇胜园,11月4日晚9时许,他家突然停电,直到5日下午2时仍未来电。他这才知道,此次未央区、经开区因突发电力故障,导致大范围停电。11月5日下午3时,华商报记者致电...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