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群众看病越来越方便实惠 ——访西安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刘顺智

西安晚报 2017-10-18 12:42 大字

西安市卫计委主任刘顺智在西安急救中心调研工作

“开展日间手术508例/月;组建医联体37个,向基层下派专家6.15万人次,接诊患者120.42万人次;建成“家庭医生工作室”35个,累计家庭医生签约296万人;取消药品加成,执行同城同价……”提及西安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西安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刘顺智一口气说出了一串串数字和措施。这些数据和措施背后,折射的是西安市卫计委加快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大力度破解民生难题的努力与成效。

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家住南郊杨先生的母亲被查出乳腺癌,2016年做了手术,术后需要每月领取内分泌治疗药物。“今年4月,西安城市公立医院实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后,仅母亲每个月买药的费用就节省了不少钱。”

刘顺智表示:“医疗卫生与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我们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夯实公共服务,强化基层保障,规范社会办医,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等等。”

优化就诊流程、完善医疗资源布局、打造紧密型医联体、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西安市卫计委制订出台《西安市破解“看病难”工作实施方案》,主要从10个方面入手,不断推动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双下沉”,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挂号难、检查难、“一床难求”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预约就诊、基层首诊,逐步满足群众看病就医就需求,使医患关系不断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分级诊疗│促医疗资源下沉

“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促进医疗资源下沉。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常见病患者留在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刘顺智表示,西安市扎实推进综合医改,组建多种形式医联体,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

全面加强医联体建设。组建医联体37个(医联体16个、专科联盟13个、医共体7个、医疗协作网1个),涵盖辖区内的80所二级医疗机构和140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西安地区人口870余万人。在城六区全面推行“医联体+全科医师团队”模式,组建由综合型三级医院牵头的区域医联体16个。

做强专科医联体。与市内、省内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专科医联体(医疗集团)13个,让优势专科覆盖全市、辐射全省及周边。夯实医共体,在7个远郊区县全面推行了县镇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西安市自开展医联体组建以来,累计向基层下派专家6.15万人次,接诊患者120.42万人次,组织基层培训9.21万人次,开展远程会诊1734次,累计完成转诊14.62万人次(上转11.09万人次,下转3.53万人次)。

加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二四联”模式持续深化,全市共组建签约服务团队636个,建成“家庭医生工作室”35个,累计家庭医生签约296万人,签约率达33.91%;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108万人,签约率达51.1%。

让百姓│享受医改红利

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让百姓享受医改红利。西安市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药品耗材供应保障体系改革,完成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市79家二级以上(含二级)城市公立医院和48家一级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步取消药品(不含中草药)加成,施行零差率销售。

强力推进“两票制”。全市二级以上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两票制”,药品和耗材“两票制”实行率分别达到95.43%和95.13%。全市375家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部进行网上集中采购,网采率达到95%以上。为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价格,成立了西安市药品耗材采购联合体,开展带量议价,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批直接挂网药品736个品规的议价工作。

“开展日间手术、开通诊间结算服务、开通预约诊疗、改造厕所……看病程序简化了,就医环境优化了,患者就医体验改善了。”刘顺智表示,市卫计委成立领导小组,印发专项行动方案,扎实开展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服务十项举措。

截至8月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日间手术508例/月,开通诊间结算服务121家,提供移动支付服务298家,实施临床路径82家,临床路径管理达3406例;开展环境治理3090次,维护维修地面、墙面23.49万平方米,维修电梯104部,改造厕所638间,增加烟蒂收集容器1.43万个,开通预约诊疗238家,分时预约76家。

铸牢│群众看病“兜底网”

刘顺智介绍,为了建立高效运行的医保制度,市卫计委牵头,联合市人社局等四部门印发出台了《西安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方案(暂行)》,从3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保障待遇水平,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20元,参合人数394.75万人,参合率99.68%。

全面开展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联合扶贫办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医疗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工作的通知》,全市52家市级新农合协议医疗机构、12个统筹区县的所有县级医疗机构均已开通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实现统筹区县全覆盖、参合人群全覆盖。

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开展住院总额预付制试点的医疗机构数已达65所,按病种付费的数量达到100余种。全面加强异地就医跨省联网结算。49家市级协议医疗机构成为跨省异地结报试点单位。25家区县级医疗机构成为跨省异地结报试点单位。

“通过不断完善全民医保制度,让普通群众看病有了‘兜底网\’,不再有‘有病不去看、看不起\’的现象。”刘顺智说道。

西安市近年来通过加快支付方式改革,率先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初步建立起疾病应急救助和低收入家庭医疗救助政策体系,医疗保障防大病、兜底线能力显著增强。下一步,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缩小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间的差距。继续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加大医疗救助力度,规范完善已确定的150家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

针对核查出的患病农村贫困人口和因病致贫户,通过采取贫困人口年度参合个人缴费由财政承担、实行先住院后付费、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下调大病保险赔付起付线、实施大病专项分类救治等措施,力争用3年时间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综合医改工作步伐,针对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刘顺智表示,西安市将切实做好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联合体建设、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方面的工作,办好医保信息联网、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健康扶贫等惠民实事,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群众的健康福祉和获得感。

记者苏建华张黎娜

新闻推荐

大兴新区提前超额完成 年度架空通信线缆改造任务

本报讯全市“四改两拆”三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大兴新区管委会积极响应落实市、区两级政府关于架空通信线缆改造工作的要求,组织编制了《西安大兴新区架空通信线缆改造实施方案》,成立了大兴新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