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头条评论 夜间购药难 难在药店有“能力”没“热情” 杨鹏 郭魂强

华商报 2017-10-16 01:46 大字

患了病,不少人都有着“大病去医院,小病靠药房”的经验。当得了“头疼脑热”的小病,很多人更愿意去家门口的药店里买点药缓解症状。可谁也无法预判出这“头疼脑热”什么时候来,特别是在夜间,家里又没有常备药时,购药就成了麻烦事。

针对市民夜间购药难这一现象,2013年,西安市182家药店承诺深夜营业,确保24小时售药,同年8月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公布了这些药店名单。

然而,四年过去了,华商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夜间购药难问题并没得到缓解,走访这份名单中的20家药店,凌晨仍可购药的仅有两家。

在记者随机走访的20家药店中间,仅有两家夜间正常营业,10%的极低数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夜间购药难问题的现实缩影。可以说,面对我们过去几年为之而努力的结果,让人难言满意。

确实,作为一种治病救人、维护健康的特殊商品,无论白天,还是夜间,药品都最应该在老百姓需要的时候“手到拈来”。可事实上,夜间购药难一直都存在着。谁来打破夜间购药这一困局?最终,这个责任落到了药店肩上——确保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的能力,成了药店经营的一条硬标准。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纵观近年媒体报道,在很多地方,夜间营业的药店其实寥寥无几。药店纵然有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的“能力”,但就是没有这方面的“热情”和“信心”。因夜间营业风险大没钱赚,对于绝大多数药店来说,这赔本的买卖,一点儿都不划算。

有“能力”没“热情”,这该怎么办?毕竟,老百姓的夜间购药需求不能不解决。一方面,可以考虑引入同样有“能力”的其他管道,比如这两年推出的24小时智能售药机;另一方面,就是想方设法把药店的“热情”激发出来。

事实上,让药店的“热情”得以释放,并不算太难。因为从老百姓夜间购药的大数据来看,“夜间购药的市民绝大部分是急症,要买处方药”,“如果夜间售药解决处方问题,夜间药店销售额能成倍增加”。理论上说,在互联网时代,前来购药的市民通过网络问诊医师取得处方进而买药,技术上不难做到,重要的是,药店此时并不需要增加药剂师,而且基于互联网平台再推出“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的话,如果有利可图,药店何乐而不为?

当然,这些目前还是美好的想法和框架设计,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基于过去实践和经验提炼出来的。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付诸于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直至彻底破解夜间购药难这一困局。(相关报道见A07、A08版)

新闻推荐

凭张就诊发票找到包主人

华商报讯(记者陈思存通讯员李兴文)灞桥区的王先生,10月13日清晨将装有现金、银行卡的挎包遗失,就在他准备前往银行挂失时,接到了民警电话,称其遗失的物品在临潼。原来,王先生遗落在灞桥区高楼路附近的挎...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