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歌重回旧时金曲
□本报记者 江丹
姚谦足以留名华语流行音乐史。《我愿意》《电台情歌》《原来你也在这里》《分开旅行》《公转自转》……很多“70后”“80后”都听过、唱过他写的歌。姚谦更新的身份是央视《朗读者》音乐总监、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音乐总监。如今的姚谦已经很少写歌,但他对音乐的思考从未停止。
致敬匠人为《我在故宫修文物》配乐
姚谦一边煮面,一边在视频网站上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看得入迷,忘了面,糊了,再煮一锅,又糊了。姚谦决定将就着把第二次煮糊的面吃掉,以便专心地看完这个在朋友圈里被讨论已久的纪录片。
在从头到尾完整地看完两遍之后,姚谦接到了纪录片导演萧寒的邀请,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制作配乐。这对姚谦而言是个惊喜,他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就很激动,有很多感想要表达。
姚谦对“匠人”并不陌生,他收藏的艺术品有时候也需要修复,所以常与修复师接触。他们总能让姚谦的那些心头好回归一个最安全、最稳定的状态,所以姚谦对他们持有一份亲切而且尊敬的心情。
“我就是满怀这样的心情观赏了《我在故宫修文物》,透过导演的眼睛,从平凡人的角度去近观这一群常年在故宫院子里安安静静地面对自己工作与人生的人。”姚谦在他的新书《如果这可以是首歌》中回忆。在他看来,无论是在故宫里工作了30年的老师傅,还是刚进入故宫的年轻人,他们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却选择过一种安静的人生。
如何以音乐去诠释那个宁静世界?姚谦想,这是一部纪录片电影,那么他的音乐不能影响创作者在表达过程中的诚实,他的音乐要描述的是匠人内心的专注和温润。姚谦使用了钢琴来做铺陈,并邀请盲人钢琴家黄裕翔参与了创作和演奏。姚谦看影片,黄裕翔听影片,几乎每段音乐都是就着画面完成。
“当修复师纪东骑着单车穿过太和殿广场前的北京中轴线,大银幕如诗歌般满溢着这片土地与匠人的自由丰沛的生命感,在一个长镜头朴素无华的描述中,主题音乐就此展开,”姚谦回忆,“配乐工作完成后许久,这段画面仍伴着音乐重复在我脑子里回放,这是我近年来较满意的纯音乐作品。”
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后段,老师傅们看着自己来回打(修复好的文物被一一放在展厅,眼光中千言万语,回过神来再说自己对文物修复工作的情感时,隐隐流露终将离开故宫的不舍。姚谦每每看到这里,都会红了眼眶。
“院里的一草一木,天空中飞过的鸟,在门边或窗台休息打盹儿的猫。老师傅们的话犹在耳边,像一首悠悠生命长歌。我最终决定为这短短的一分钟的画面添上一段音乐。”姚谦写道。他与一位年轻的音乐人刘胡轶沟通后,对方写出了《秋》。至此,姚谦完成了这部他喜爱的电影作品的配乐工作,表达了他对故宫修复师傅们的敬意。
当代电子音乐是最与时俱进的声音艺术
之所以对《我在故宫修文物》情有独钟,大概是因为姚谦自己也尝试过拍摄纪录片《一个人的收藏》。
35岁以后,姚谦开始收藏。姚谦说,收藏是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音乐之外,以另一个方式打开他的人生。而对纪录片电影,则一直有份尊敬之心。“纪录片是一种以时间与个人眼光积累出的最真实的艺术作品。它告诉我在另一个人眼里,这个世界曾发生过什么,或者正在发生着什么。”这是姚谦对纪录片的理解。
两年前,姚谦有了支持纪录片的想法,于是有了《一个人的收藏》这部纪录片电影的拍摄。在这部纪录片的制作期间,姚谦除了担任制片,当然还要负责它的配乐。
姚谦做过许多电影、电视的主题曲和配乐工作,他知道,音乐常常是影像最好的支撑,他的工作就是为影像找到最合适的音乐。《一个人的收藏》是对眼下一个明确的时间段里,对艺术人群的抽样描写,它对北京、西安、上海、台北、香港等10个城市和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艺术家、收藏家和艺术从业人员进行拍摄采访,记录这些人眼中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姚谦说:“艺术品是实物,描写容易,困难的是人群状态、想法的交叉所衍生出的时光氛围和我的解读。”在姚谦那里,艺术就是一架时空穿梭器,可以透过眼前,对照过去,以及窥探未来,因此它的配乐需要更抽象、更空旷,以及更开放。
姚谦想到了当代电子音乐,一种被定义在夜店的“咚兹!咚兹”,但姚谦认为它是抽象描述中最有想象空间的一种,也是最与时俱进的声音艺术,最能表达“艺术与收藏”这个主题。姚谦认为一个爱艺术的人与艺术之间透过收藏对话,着迷和疯狂到接近摇滚的宣泄,也只有当代电子音乐才能驾驭。于是,他将《一个人的收藏》这部纪录片的电影配乐形式定为电子音乐,基调是简单、隐约和当代,而且要有城市气温感。
“不同城市、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的人,音乐就在这个差别中舒展开来,仿佛空气中气味与湿度的差别,让整个影片呈现出有温度又有诗意的气息。”姚谦如是评价《一个人的收藏》中的配乐。有一段时间,这些配乐一直出现在姚谦的生活里,“如有温度的空气,不打扰又有态度地存在着”。
推广金曲奖支持华人共同音乐记忆
除了聊自己的纪录片电影配乐工作,作为在乐坛深耕多年的资深人士,姚谦难免也要在新书《如果这可以是首歌》中谈论一下当下流行音乐乐坛。
每一个熟悉20世纪最后10年和21世纪最初10年的华语流行音乐的读者,一定知道台湾金曲奖。它以实体唱片为主要评审对象,无商业干涉,是华语乐坛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奖项,它与台湾电视金钟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台湾年度三大奖。我们所熟悉的很多歌手和歌曲,都有金曲奖的加持,歌手有蔡琴、周华健、叶倩文、张信哲、周杰伦、五月天、林俊杰等,歌曲则有《潇洒走一回》《吻别》《今天你要嫁给我》《青花瓷》《我很忙》等。
2000年,正是唱片业的鼎盛时期,也是金曲奖最受关注的时期,作为台湾代表性的流行音乐制作人,姚谦却宣布拒绝参加金曲奖。在他看来,金曲奖实际上对流行音乐有偏见,认为流行就代表通俗,为了不随波逐流而更加青睐小众的独立音乐,尽管台湾的流行音乐已经在整个亚洲乐坛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如今,唱片业式微,台湾流行音乐也不似以往那般流行,姚谦反而回到金曲奖,推广金曲奖。姚谦做过一项调查,199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以为金曲奖不过是某个音乐电台的奖项。
姚谦不愿意看到对华语流行乐坛有着特殊意义的金曲奖成为历史,“它应该是一个时代里华人共同的记忆,即便我对它曾有一些疑问和不认同,我也衷心地愿意支持它。”
之所以不愿意让金曲奖在华语流行乐坛沉默,除了它本身的价值,大概还有一个原因,姚谦发现,近些年来,怀旧音乐正成为一些电影成功的因素,人们并不愿意忘记过去。
2015年的现象级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使用的怀旧音乐中就有刘德华的《忘情水》、草蜢的《失恋阵线联盟》、孙耀威的《认识你真好》,而在当年的另一部电影《港囧》中,15首经典老歌更是让一代人深陷青春回忆,比如张国荣的《为你钟情》、许冠杰的《沧海一声笑》、罗文的《万里长城永不倒》、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等。遗憾的是,人们对这些老歌的怀念和关注可以推动电影票房的成功,却很难在音乐产业上有所反映。
近几年,由两个年轻人组成的“好妹妹乐队”因为怀旧风颇受欢迎,他们出过一张专辑,选了一些超出姚谦想象的歌:凤飞飞的《松林的低语》、林慧萍的《说时依旧》等。
姚谦说,好妹妹乐队创作的音乐总让他听到那个年代台湾流行音乐的浓浓气息。他没想到,那种久违的气息会重新蔓延开来。
新闻推荐
9月天气渐凉,但秦皇岛渔岛海洋温泉景区仍是一片热闹景象,室外沙滩上,游客或水中嬉戏,或脚踩细沙沐浴阳光;室内温泉汤池中,玩累了的游客泡进温润的水中休憩谈天。“这座城市以前夏季旅游集中,冬...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