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封至模先生与话剧 □封五昌

西安晚报 2017-10-01 05:42 大字

封至模,字挺楷,祖籍陕西咸宁柏坊村,生于咸宁景龙池(今属西安市碑林区)。被戏剧评论界誉为“菊部通才”“一代宗师”“戏曲艺术改革的先驱”等。他在秦腔、京剧诸方面的成就,已广为人知,然而,他对我国话剧运动的早期开拓,知之者并不多。

1920年,先生从省立第一师范(即西安师范)毕业,适逢当时的北京政府教育部在陕西招考“国语传习所(以下简称传习所)”学员,学期为两个月,先生报考并以第二名成绩被录取。传习所主要学习新制定的国音(旧时指国家审定的汉语标准音)注音字母和国语(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我国是汉语普通话的旧称),培养人才,旨在全国各地推广。专业的语言学习,加上北京的文化、语言氛围,为先生日后从事话剧活动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在传习所学习期满后,先生正欲整装回陕,这时教育部恰好在北京创办美术专门学校(以下简称美专),先生对美术一贯爱好,于是前往报考并被录取,遂报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待美专毕业再回陕西教授国语及美术课程。

先生在北京学习期间,正值陕西连年天灾,旅京的陕西名流张凤翙、崔叠生、寇锡山等人,在京组织了陕西赈灾会,准备在北京中央公园举办赈灾义演。其中负责筹办义演的陕西在京大学生王捷三、李芝亭、马公弢、武少文等创建了一个话剧社,邀请著名戏剧家陈大悲为艺术指导;当他们得知封先生在西安曾排演过“新剧”,就力邀先生加入。于是,封先生欣然前往,遂成为话剧社的骨干、陈大悲的好助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时话剧界尚无女演员,每次演出就由先生扮演女角。他先后主演过话剧《一念差》《美人剑》《一元钱》《全家恨》《思仇记》《不如归》《是人吗》《母亲》《英雄与美人》,以及与陈大悲等创作并演出《爱国贼》《幽兰女士》等10多部话剧,受到北京观众的赞赏和戏剧界好评。同时,也为陕西灾民筹到了不少善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间,先生曾与著名戏剧家李健吾同台演出,由先生扮演幽兰女士,李健吾扮演丫鬟。

除了频繁的演出,先生还与话剧先驱陈大悲、熊佛西等人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北京实验剧社”。1921年5月,先生与沈雁冰、欧阳予倩、陈大悲等13人,组织了“民众戏剧社”(话剧),编辑出版了《戏剧月刊》,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1922年11月,先生又与蒲伯英、陈大悲、汪仲贤等人创办了“人艺戏剧专科学校”,同时还为社会各种公益事业筹款义演。在上世纪20年代,受新文化运动和新艺术思潮的熏陶,我国话剧(时称“文明戏”“新剧”)处于初创阶段,方兴未艾。而封先生及同道组织、参加的这一系列活动,对我国话剧的诞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称为“我国话剧运动早期开拓者之一”,先生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1923年,先生从北京美专毕业,经过五四新思潮的洗礼,他怀揣着刻苦学习积累的丰富文化艺术知识,回到了陕西。而先生为家乡办的头一件实事,就是为景龙学校义演筹款。为了便于居住在景龙池巷附近的儿童就近入学,早在1917年,西安东关的一些文教界人士,如马公弢、封至模、张相城等人,便商议在该巷北端的老母楼庙院筹办学校,校名定为“景龙学校”(此间,封至模已开始为学生排演新剧)。后来,由于班级增多,老母楼的房舍已经不够用,当时的长安县政府将景龙池南口约10亩多的一块空地拨出,用来修建校址。而先生由京返陕,恰好赶上筹款建校之事。于是,封至模先生出面邀请当时西安各剧社的名演员连续义演4天,加上热心教育人士的捐助,共筹得经费4000余元,修了6间教室,购置了课桌凳,并增添了部分教学设备。

1924年,为适应东关地区小学毕业生的升学需要,有关人士呈请长安县政府拨给柿园坊一货栈旧址,略加修整,开办了景龙中学。封至模与同道马公弢就在景龙中学组织学生在课余演出话剧,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影响。著名戏剧评论家、《西安晚报》资深文艺记者张静波先生生前曾告诉笔者:“我开始接触戏剧就是在景龙中学上学时,封至模先生等人当时教我们排演话剧。”其后,中等以上学校,如西安高中、中山中学、省立一中、省立一师、女师等,均有了话剧演出。其中以中山中学(即后来的省立二中)成就最大,其指导者系戏剧专家刘尚达[(1901—1985),陕西三原人。1930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封至模先生好友]。封至模先生在其1934年撰写的专论《陕西四年来之戏剧》中指出:“考陕西话剧历史,发始东关景龙学校,次为阎甘园家庭,再次封至模、马公弢等,再次为各学校、各团体,本四年内以刘尚达努力为多,亦以刘尚达收获为丰。”

据1927年曾肄业于省立一师的陈洁生先生回忆:“京剧家封至模,记不起当时是否任课,但我们搞话剧时,封在化妆、演技等方面,对我们做过指导。”(见《碑林文史资料》第一辑,第91页)

1936年,古城西安处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西安话剧活动也是异常活跃(因为这种文艺形式非常适合宣传抗日救亡),由刘尚达、张寒晖(即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周伯勋、封至模、王淡如等人发起,杨虎城将军资助600元,于当年10月成立了西安市第一个专业话剧团体——“西安市实验剧团”(以下简称实验剧团),周伯勋任团长。不久,实验剧团便与西安各校的话剧社团在省立师范(书院门)大礼堂举办联合公演,演出的话剧以反映抗日救亡和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罪恶为主要内容,如《一颗炸弹》《撤退赵家庄》《死亡线上》等。“西安事变”后,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加强,话剧演出逐渐低落下来,实验剧团便派人到西安各校辅导排练节目,演出进步话剧,宣传抗日救亡。全面抗战爆发后,实验剧团公演了《春风秋雨》《未登记的同志》《前夜》《中华民族的子孙》等优秀话剧剧目。遗憾的是,1939年,实验剧团被迫解散,该剧团在西安话剧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封至模先生在长达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未离开过话剧艺术。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与西安话剧院著名演员朱道娴女士,一同在省上担任演讲比赛的评委。在与我的交谈中,朱女士曾多次提到封先生。她说:“封老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艺术家。他不但擅长秦腔、京剧,对话剧也非常内行,很有造诣。记得我院当年排演古装话剧《蔡文姬》《甲午海战》等等,就经常邀请封老去担任艺术指导。我们大家对封老都很敬佩,对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记忆犹新!”

新闻推荐

高铁车厢大联欢

高铁车厢联欢会现场昨日10时25分,西安开往福州的G862次高铁列车缓缓开出西安北站,在5号车厢里,气球高悬、丝带飘扬,车厢充满了喜庆气氛,原来,这是乘务员为旅客准备的一场喜迎国庆联欢会。一曲嘹亮的独...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