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人们夸他“环保使者” 他却自称“废品伯乐”

三秦都市报 2017-09-27 04:27 大字

孙德彬正在“变废为宝”

一个报废的“解放”牌卡车车门上,固定着一截弯曲的钢筋和一块三角形石头,用毛笔蘸着墨汁在车门上随意涂抹了几下,便构成了一幅鱼儿在无水的环境里挣扎的画面。自诩为“废品伯乐”的孙德彬为其取名《生灵的呐喊》,呼唤人们保护环境。

昨日,在玉祥门古玩市场,一名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子正在门口用凿子雕刻一块朽木。店内摆放着一个用朽木加工成的博古架,墙上挂满了用木板、石头、废铁、农具等废旧物品加工成的家具和艺术作品。其中,一块形如象鼻的石头被四块粗糙的木板包裹着,木板的裂缝处用麻绳“缝补”连接,看上去巧妙自然。作者为它赋予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守象》,寓意为多年之后“木已沧桑,石已圆钝”,但木守着象,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要想看到它们的本真,只有远离污染,呵护人类共有的地球。

正对着店门的墙上,挂着两幅以铁皮为主体的“画”,其中一幅取名《生灵的呐喊》,另一幅名叫《自由飞翔》。后者以蓝颜色铁皮作为碧海蓝天的大背景,铁皮表面凸出部分呈现出成群飞翔的海鸟造型。孙德彬告诉记者,这两幅环保主题的作品所用的铁皮,是一辆报废了的“解放”牌卡车的车门,经过“改造”以后,赋予了其“生命”。不仅能够登上大雅之堂,还带着时代的印记,永远把它保存下去。而其作品中木质的材料,都是从农村收购或者捡拾回来的废品。

今年52岁的孙德彬是黑龙江人,从小喜欢书画。1993年开始在一家机械铸造厂工作,经常利用车间里的下脚料和废旧物品加工生活用具,慢慢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兴趣。8年前“跳槽”到大连一家民营机械铸造厂当技师,月薪1.3万元。“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好,空闲时间也比较多,就玩起了以废旧物品为原料的艺术创作,作品不仅得到了肯定,人们还称我为‘环保使者\’,我自诩‘废品伯乐\’。随着作品数量的增加,我觉得自己干的是一件正经事情,几乎件件作品都是在呼吁人们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孙德彬说。

2015年,孙德彬辞掉工作,来到西安,彻底放开手脚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了。他说,“西安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艺术品有市场,高校众多,大学生环保志愿活动搞得很有名气,能找到契合点,我打算把环保结合艺术这条路长期走下去。”

文/图本报记者郭天刚赵丽莉

新闻推荐

校园科技节:奇思妙想的舞台

卡通造型香皂、DIY口红、3D打印的多功能板擦……这些出自西安市经开一中学生之手的物品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9月22日,西安市经开一中一派热闹的景象,由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局等部门主办,西安市经开一中承...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