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风云四号能清晰呈现台风结构,遥测青海湖温度误差不超1度

澎湃新闻 2017-09-25 16:53 大字

9月25日,澎湃新闻从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用户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实现了更新换代,对于保证我国静止气象观测业务的连续、可靠和稳定运行,提高我国航天事业和气象事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风云四号地面应用系统总师张志清说,风云四号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的最高分辨率可达500米,呈现的台风内部结构细节更加清晰,“台风的定位,主要靠观察台风的结构,结构看得越细,越有利于台风的定位。”

风云四号卫星系统总师董瑶海指出,风云四号是定量遥感卫星。例如,风云四号对青海湖温度的测量误差不会超过1度,如果湖水温度有很小的变化,卫星也能准确感知出来。

7个月的在轨道测试表明卫星符合工程研制总要求

风云四号A星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第一代(风云二号)向第二代跨越的首发星,于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2月26日起,由中国气象局组织,卫星研制单位、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参加,对“风云四号”A星和有效载荷进行了近7个月的在轨测试。

国防科工局发布消息称,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圆满完成卫星平台、有效载荷、地面应用系统等测试任务。测试结果表明,卫星各项功能、性能符合工程研制总要求。

“风云四号A星在轨测试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卫星主要功能和性能测试完成后,技术团队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展地面应用系统测试,为正式业务运行做好准备。”风云四号地面应用系统总师张志清向澎湃新闻表示。

此前,在7月18日,中国气象局召开风云四号A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评审委员会认为,风云四号A星的各项功能、性能指标符合研制总要求。

澎湃新闻从评审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风云四号A星对灾害性天气进行了高精度、连续滚动监测,在掌握台风的强度以及风雨分布、台风定向及未来降水情况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未来还将利于冬季北方降雪、雨转雪天气的判断。

已实现对沙尘、台风、暴雨的高精度连续监测

风云四号A星在轨测试期间,我国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轮番登场。

张志清说,今年5月,中国北方地区遭遇了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由于强大的温带气旋把沙尘带到了云层上方,在沙尘经过的部分地面监测站没能监测到。风云四号对此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捕捉”到了这一天气过程,拍摄下了沙尘伴随天气纹理结构的细节。

“风云四号卫星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通道多,图像非常清晰,使环境监测能力得到提升。”张志清说。

不仅如此,云四号卫星具有的高机动性,还可以对高影响天气进行连续滚动监测。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映龙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今年6月台风“苗柏”登陆广东前,风云四号卫星进行了持续、高精度的观测,“这对掌握台风的强度以及风雨的分布等情况起了重要作用。”

“台风的定位,主要靠观察台风的结构,结构看得越细,越有利于台风的定位。”张志清说,风云四号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的最高分辨率可达500米,呈现的台风内部结构细节更加清晰。

此外,许映龙还介绍说,风云四号卫星也对今年华北地区暴雨情况进行了高精度观测,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暴雨形成、发展的完整过程,并能十分清楚、容易地判断未来(特别是在未来近几个小时)的天气情况。

这取决于风云四号14个通道的扫描成像辐射计,包括了专门观测冰云、水云的通道,能够非常清晰地观察冰云和水云的转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建民解释说,“风云二号卫星只有5个通道,5种颜色看地球,现在风云四号卫星有了14个通道,用14个颜色看地球,可以把地球上的物理性质看得更加清楚。”

还将利于冬季北方降雪、雨转雪天气的判断

除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外,“风云四号”A星还搭载了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天气仪器包。闪电成像仪和大气垂直探测仪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跟踪非常有用,此外,利用大气垂直探测仪分析大气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冬季北方降雪、雨转雪天气的判断。

“这四个仪器都是国内全新研制,实现了我们设计之初设想的目标。”中国科学院上海技物所副所长、研究员丁雷说。

然而,天气预报工作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会一蹴而就。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建民在谈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时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使得我们卫星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并为今后天气预报精度的提高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据悉,风云四号A星,不仅用于天气预报,还可以用在防灾减灾方面,包括火灾的监测、对洪涝灾害的监测;此外还能用于对风能、太阳能的调查、服务于农业、水利、林业、航空、交通和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风云四号卫星系统总师董瑶海指出,风云四号是定量遥感卫星。例如,风云四号对青海湖温度的测量误差不会超过1度,如果湖水温度有很小的变化,卫星也能准确感知出来。

新闻推荐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医师 在国内最大学术会议“发声”

本报讯(杨丹孟王萍刘丹)9月14日至16日,西南医大附院消化内科主任邓明明教授带领十余名医护人员及研究生赴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参加第十七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暨2017中国消化病学大会(CGC2017&CCD...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