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一眼井 □朱育民
鄠邑区农民画家李克民创作的《高原打井》
在鄠邑区玉蝉镇水磨头村,有一口上世纪七十年代用人工打的老式深井,井深55米。当年打这眼井的过程,可谓惊心动魄。如今40多年过去了,不但水磨头村人历历在目,像我这样的邻村人也难以忘怀。不久前,我专程到水磨头村,找到当年打井时的老书记闫俊发,他详细地给我回顾了当年打井的历程。
水磨头村位于涝峪口向北两公里处,属“十里天桥”的上游。那时,沿山一带村民田间灌溉和日常生活全靠涝河干渠仅有的一点河水。若逢干旱,为争水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做饭淘米用水更是凭肩挑桶担,且由于水质缺碘,导致村民甲状腺肿大者随处可见。
迫于上述情形,1973年春,水磨头村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突破传统观念,大胆作出在村内打一眼深井的决定。这可是老祖宗从来不敢想的事啊!他们决定拼力一搏。然而,地下砂石层有多厚,水位究竟有多深,都是一个未知数。经过反复调研和酝酿,他们选定村中心一片三亩大的空地动土开工。先是挑选了几根十多米高的杨树做横梁,又伐了三棵大树,绑成三角支架,顶部装上滑轮,同时购置了一台卷扬机和两部柴油机,一部为卷扬机提供动力,另一部防止高压线中途断电。打井队由各生产队统一抽调精壮劳力组成,这样,一个每组14人的三班倒打井队就开始昼夜不停地轮换作业了。
随着井越来越深,上下喊话已不能听见,加上几乎垂直的井壁遍布凌空欲坠的大小石头,危险也越来越大。这时村上群策群力,一是党员干部带头下井;二是每隔十多米在空中悬搭一层木架,中间留口,四周铺板,这样,既可预防井壁掉下的石头,又可承载连接起来的水泵。各层再安排一人,负责上下水泵协调一致;三是从井口到井底拉一条钢筋,凡上下各种行动,均以规定信号敲击钢筋代替传话。
那时队上贫穷,所用水泵全靠书记闫俊发凭私人关系从邻村借用,常常是一台泵拉来才几天又要给人家送回去。为此,闫俊发跑遍周围五个公社的许多生产队,群众还为他编了个顺口溜:“书记闫成(闫俊发小名),寻泵不停,借泵送泵,两腿杠硬”。整整一年半,一筐一筐吊上来的砂石像一座小山,堆满南北一条街道。
正当井底四周聚水丰盈的时候,一场意外灾难从空降临。1974年6月26日,天空乌云翻滚,炸雷声声,井队领导审时度势,当即作出暂停挖井的决定,并规定先由最底层依次上人,每次只准吊上来两人。危急关头,发生了不幸的事故,一位年仅29岁的青年正被吊至井中腰时,筐绳突然断裂,人坠井底,当即死亡。此时已是雷电交加,铺天暴雨倾注而下,一刹时,井面周围堆积的砂石被流水一起冲下井口,瞬间井口边沿断断续续垮塌。上面的人急速换好筐绳,待井内的人刚刚上完,“哗”的一声巨响,井口横木和支板一齐塌了下去,接着是第二层、第三层……连同各支架上的十二台水泵全部埋入砂石之中。那当儿,全村的男女顾不得倾盆大雨一齐涌向井边,惊呼、焦虑、撕心裂肺。那几天,全村大多数人家几乎停止了炊烟。
灾难面前,村党支部一班人横下一条心,决心百折不挠奋战到底:重新淘井。井虽然垮塌,但基础已经打好。于是,一根根木头、一筐筐泥土、一台台水泵又清理了出来。然后清基、下档、箍井,重新淘井又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整整三年啊!一眼用血汗换来的深井总算告以成功。这眼井,为沿山一带打井开了先河,它不仅解决了水磨头全村村民的吃水问题,村北的大片土地也得到了浇灌。也正是这眼井,启发了农民画家李克民的创作灵感,他创作了一幅著名的农民画《高原打井》。此画在国内外展出后,还上了国家邮电部发行的特种邮票。
直到现在,这眼55米的深井还在被水磨头村使用着。
新闻推荐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愈发向往农村的春耕秋收。如今秋分已至,全国上下陆续进入了农忙时节。农业乃国之根本,第一套人民币中有不少图案设计取材于农业生产,当中三枚恰与丰收有关,它们在藏界广...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