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巷29号老宅院 □任建友任建民
29号院示意图二门门楼上的砖雕,中间为“耕读传家”四个字。二门门墩,上边曾有石狮雕像。
开通巷是位于西安城东南和平门与文昌门之间南北方向的一条巷子,我家就是这条巷子的老户,门牌是29号(现为55号)。我们29号院任家在开通巷有一定的知名度,曾被《西安地理》的数篇文章提及。我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小时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这里的点点滴滴,已经深深地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
爷爷购置的老宅
我家29号院老宅是爷爷任阁臣在1918年购置的。
爷爷是西安市碑林区第1至4届政协委员。他1910年参加辛亥革命,在西安围城保卫战中屡立战功,之后他离开军界。爷爷解甲归田后,两度变卖房产兴建秦腔剧团“正俗社”,还捐资给临潼老家办学校。解放后他无偿捐房、捐地给国家办食堂、学校和工厂等。爷爷在街道里的威信很高,从老人到七八岁的小孩,见到他都很亲切地称呼他“任团长”(爷爷从军时曾任团长)、“任伯”,他总是微笑着点头致意。爷爷平日里兜里经常装着糖果,看到小孩就给他们发糖。
29号院地处开通巷的南头路东,隔两个院子就到南城墙根了。它是一个比较深的、可以说是四进的院落。
大门口有两个雕刻细腻、造型各异的青石狮门墩,两扇黑色大门很厚重,门槛也很高。进门两边是用木质门板隔出的两间门房,爷爷很早就给自己准备好的柏木棺材就停放在北边的门房里。前院两旁是具有陕西关中特点“半边盖”的一面坡厦房,院中小天井的佛龛里供着土地神。走上青石台阶是过厅,大方青砖铺地,两边厅房里住着两家人。
二门青砖门楼上有精雕细刻的蝙蝠等图案,中间刻着“耕读传家”几个字,两个青石狮门墩各列两旁。进门迎面的大照壁是一个可开关的两扇大门,院两边厦房中间的天井里搭满了葡萄藤。旁边的偏院里住着两家房客,院中有一棵大绒线花树,花特别漂亮。
上房很高大,屋脊两边是动物造型的砖雕。堂屋前的廊檐很宽阔,一扇扇精雕细作的格子门窗都是传统样式,窗格花样各异,上部是窗格,下部有各种刻工精美的雕花,每到过年时奶奶都要带着我们糊上新的窗户纸。堂屋门口上方悬挂着一个大而坚实的楠木牌匾,上书端庄雄伟、遒劲有力的像是颜体的“恩普龍駒”四个金色大字,这是爷爷原所在部队官兵赠送的。堂屋正中摆放着长条桌、八仙桌和太师椅,过年时一切祭祀用具、祖宗牌位、香炉等就摆放出来了。爷爷奶奶住在堂屋北边的上房里,墙上挂有爷爷身穿国民革命军军装、佩带指挥刀、脚蹬战靴、骑着白色战马的大照片。
通过堂屋里边的一个后门就到了后院,院里有库房、厨房、柴房、厕所、砖窑房等,还有一口水井,井台上井房的佛龛里供着龙王爷,厨房里供着灶王爷。后院南边是一个花园,种有各种花卉和树木,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三棵石榴树,每到秋天树上就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甜石榴。我们院的厕所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不需要清洁工人挑着粪桶到院里来掏粪,而是直接流到后坑菜园子的化粪池里用来浇地,厕所是有房顶的,水泥地面,有电灯,平时很干净。
后院有一扇平时锁着的门,打开这扇门顺墙而下是一个深深的砖砌台阶,台阶旁边的崖畔上长着一丛丛迎春花,沿着台阶下去是一个十多亩地的菜园子,我们习惯称之为“后坑”,里边种着一排排的苹果、梨、桃、沙果等果树,树下则是各样应季蔬菜,菜园子北边一墙之隔的是23号院张八家的后花园。
儿时的田园生活
爷爷在后院里养了许多兔子和一只奶羊。我们弟弟妹妹们多由爷爷奶奶带大,所以爷爷专门买了奶羊来挤羊奶给我们喝,我们平时放学后就到后坑菜园子里割草喂羊和兔子。
春天院子里的树木都开花了,花园里各种鲜花姹紫嫣红。秋天院子里石榴、葡萄硕果累累。冬天腊梅花的淡淡香味充满院落,房屋里烧着热炕、火盆架上的铜火盆里架着木炭。
夏天是我们最好玩的季节,我们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在后坑菜园子里的沙果树下复习功课,看一会儿书,我们就爬上树摘沙果、梨等水果吃,或者在菜园子里捉迷藏、逮蛐蛐玩。晚上我们铺张凉席睡在院子里,院子里的萤火虫星星点点,我们捕捉到好多萤火虫后装在小瓶里当做小灯笼。吃着水井里冰镇的西瓜,看着天上的北斗七星,寻找着银河两边的牛郎织女星,听奶奶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古老爱情传说故事,慢慢进入到甜美的梦乡。
在西安城这样喧嚣繁华的闹市中,在南城墙根能有这样一处清静的院落,宛若陶渊明所描述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样的世外桃源,我们感到生活在这里是多么的惬意和幸福啊!
记忆中的那些人
在29号前院过厅北边屋里住着一位原大华纱厂经理的夫人,我们都叫她熊妈妈。她人很好,和蔼可亲、善良乐观,我们小孩都爱到她家里玩,去她家吃她熬的小豆粥和烙的锅盔。她虽说是老北京的满族人,但很爱唱秦腔,听她唱得最多的是《火焰驹》里“表花”一段:“满园花儿齐开放,绿树阴浓细草长……”熊妈妈靠着自己一个人微博的工资养活着三个孩子。
偏院里还住过一位在正俗社拉二胡的贵生叔,他经常教我们唱秦腔;后院住着卖菜的肖伯伯和肖妈妈老两口,他们的干女儿在尚友社乐队,我们跟着她常到尚友社去蹭戏看秦腔;前院还有一位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企业家,他创办的“亚鑫大排档”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他曾当选为碑林区人大代表。
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爷爷无偿地将前半院房子捐给街道办食堂,将后坑菜园子的一部分捐给街道建了两个小高炉作炼钢厂用。1962年前后把后坑菜园子全部捐给国家,连同23号院张八家的后花园一起建了“东方电机厂”。同时期为了街道的民办中学扩大校舍,爷爷又把后院的花园无偿捐献建了教室用。
爷爷1970年病故。2000年时因家中人口增多房屋不够住,父母把爷爷仅留给自家住的几间上房和后院的房子拆掉翻建为简易楼房,供家人居住。2013年前半院房屋年久失修,因早已属公房,有关管理部门对此进行了翻修改造,全部建成了简易楼房。至此,原来29号院的老建筑就全部消失了。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闻推荐
聋哑学员在足球场上展示自我首席记者王健摄本报讯(记者关颖)24日,是第60个国际聋人节,23日来自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雁塔区、未央区残联和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六支队伍以足球交流赛的方...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