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安开展“车让人”两个多月 共查处不礼让违法10万余例

西安晚报 2017-07-24 05:01 大字

文明交通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份担当。西安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车让人主题活动以来,文明礼让之风感染了越来越多的市民。但是,车让人、人守规,人车和谐相处的文明交通风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还是有不少驾驶人我行我素,在斑马线前与行人抢道。

西安“车让人”行动开展2个多月来,整个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准绳,对不礼让行为处罚,截至目前,西安市公安交警支队共依法处罚车不让人的驾驶人103000余例,平均每天查处1000余例。

今年5月初,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要求努力实现城市交通从“人怕车”到“车让人”的转变,并以此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城市交通文明新风尚。随后,公交、出租车等各行业迅速跟进、积极响应,广大市民特别是私家车驾驶人也主动参与到“车让人”活动中。

与此同时,在全市多部门、各行业、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下,“车让人”文明交通行动开始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并且被不断传递。西安市出租车管理处组织20个督导组深入各出租汽车企业,督导和宣传“车让人”行动,全行业近3万名驾驶员被分批安排接受培训教育,并签订承诺书。与此同时,出租车管理处执法人员在市区多个地段设点检查出租车文明驾驶情况,对发现斑马线前不主动礼让行人的车辆,第一时间要求所属企业对其实施整改,情节严重的,由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予以停运。

西安市公交总公司也制定了“5321”礼让标准。要求公交车驾驶员离路口50米要减速,离斑马线30米要减速观察行人,离斑马线20米车速要降到每小时15公里,并且驾驶员的脚要放到制动踏板上,斑马线前10米处,必须要停车让行。

西安交警也将车不让人违法整治纳入了常态化管理,在全市选取10个重点点位,通过四项管理措施,创建“车让人”文明示范路段,既要管理“车让人”,也要倡导“人守规”。在西华门十字,交警部门设置交通执法站,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行为进行劝导纠正和处罚。同时,交警部门发挥科技技术手段,利用已建成的抓拍设备和移动抓拍球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录入,逐步完善“车让人”示范路段等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高清视频监控抓拍设备,进一步提高非现场处罚力度。在西斜七路十字、电视塔盘道等路口,交警部门还设置了电子大屏,用来实时曝光车不让人违法行为。

6月9日,西安市召开全市文明交通“车让人”主题实践活动交流会,倡导要把“车让人”与“人守规”结合起来,使“车让人”活动已形成的良好成效向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各项工作延伸,推动“文明交通”活动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车让人”活动开展2个多月来,在斑马线前减速礼让已成为越来越多司机的共识,效果有目共睹,但是车不让人的情况也没有完全杜绝。还是有市民“吐槽”:在有交警或布控球的路口,司机礼让的概率较大,可无人监管路口,不少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依然与行人抢道。另一方面,行人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等违法现象也大量存在。

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刘军曾在采访中表示,驾驶人一定会是行人,而行人不一定都是驾驶人。只有换位思考,机动车对占用比行人更多的道路交通资源而心怀感恩,尊重生命、以人为本,就不难理解“车让人”所倡导的文明礼让意识。作为交通参与者,彼此之间应当对路权给予尊重,树立正确的“路权观”,这是交通参与者个人素质的体现。

刘军说,相较于机动车,行人是交通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在汽车文明的发展中,如何对待道路弱势群体,决定了汽车文明的发展程度。“车让人”是法律所规定的,是底线,什么是文明,就是法律规定之外,在不是斑马线的地方也让行,这是真正的文明。行人看到道路拥堵,在斑马线前能过而让车先走,这是真正的文明。只有先做到车让人,然后才是人让车,车让车,文明才能常态化。

本组稿件由记者袁玥实习生张博研采写

新闻推荐

暑假怎么过 兴趣班里 不在兴趣班 就在去兴趣班的路上 华商报记者 强军 文/图

近日,华商报记者采访西安数十位家长,发现90%的家长都在暑假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培训班。报班花费普遍在两三千元,部分家庭开销近万元。记者了解到,家长给孩子报特长班,有的是考虑到孩子发展的需要;...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