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陕西省曲江监狱一级警长薛宁静
薛宁静生前工作照
人物档案:
薛宁静,男,陕西省蓝田县人,1966年9月出生,1984年10月入伍,先后在新疆军区、西藏阿里军分区服役,1990年8月入党,大专学历。2001年转业至陕西省曲江监狱,生前任曲江监狱内二科医师、精神病科副主任、戒毒科主任科员、一级警长等职务。2022年1月12日上午9时06分,薛宁静在美沙酮门诊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工作岗位,因抢救无效,于当日上午11时22分不幸去世。
“我得去,美沙酮门诊不能停!”
这是陕西省曲江监狱一级警长薛宁静生前出门上班时,给爱人郭冰说的最后一句话。
2022年1月12日9时06分,他在美沙酮门诊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工作岗位,因抢救无效,11时22分不幸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56岁。
在牺牲前两天,他还在连续值班,治疗病人196人。他能给病人治病,却来不及抢救自己,哪怕是速效救心丸就在他警服左上口袋里。
“薛宁静牺牲了!”
突然而至的悲讯,难以置信的噩耗,令曲江监狱的同事、戒毒人员以及他的战友朋友震惊不已,无不为他的离去感到悲痛。
面对媒体采访,郭冰几度哽咽。“薛宁静有一个愿望,司法小区的新房装修好了,等孩子高考结束后,就搬进去住。”
“东鸟归来安新家,万物复苏春光好。”这是薛宁静学习笔记里的一副对联。然而,他却像他的名字那样安宁平静地带着执着、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监狱事业、离开了他挚爱的亲人……
“何堪父女亲缘短,未解流年客路长。”薛宁静的女儿学习始终名列前茅,如今正在积极备战高考。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听话懂事的女儿给妈妈郭冰说,她要好好参加高考,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将录取通知书复印一份‘捎’给天堂的父亲,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连日来,三秦都市报记者走进薛宁静的同事、战友、亲人、朋友和其生前工作生活学习过的地方,聆听和追忆薛宁静生前点滴。
追忆:他是我们大家敬重的好前辈好大哥
2021年岁末年终,西安被迫按下暂停键,监狱疫情防控也采取了最严格的封控执勤模式。
曲江监狱戒毒科美沙酮门诊作为戒毒人员的诊疗单位,服务特殊人群一天也不能停诊,薛宁静逆行而上,主动请缨,积极投入一线工作,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陕西省曲江监狱戒毒科二级警长李敏南还记得薛宁静生前最后一次上班时的情景。牺牲前两天,薛宁静还在连续值班,治疗病人196人。
“2022年1月12日9时许,我听到有病人在敲薛大夫门问诊,当时我还以为是薛大夫去洗手间了,可是过了一会还是没有动静。”李敏南说,她就去推开薛大夫的诊室门,结果薛大夫已躺在地上。于是,她一边呼喊同事打120,一边和病人给薛大夫进行心肺复苏。
说到这里,李敏南失声痛哭起来。“薛大夫还是没有苏醒过来,就倒在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上!他警服左上口袋里还有一小瓶没有来得及吃的速效救心丸。”
“薛医生家住纺织城,距离单位十多公里,他拖着因静脉曲张而肿胀的双腿,艰难步行5公里才坐上地铁。”陕西省曲江监狱戒毒科科长高晖说,薛老师还患有其他疾病,致使右腿不太利索,看着人心痛。“每次从薛老师身后看到他艰难地走路,心里很不是滋味。”
郭冰流着泪说:“他时常心脏不太舒服,我还劝他别再坚持上班了,疫情又严重,休息休息吧!他说‘我得去,美沙酮门诊不能停’。”
“我们共事很多年,薛老师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工作踏实细致,与人为善,总是把荣誉让给年轻人。是我们大家敬重的好前辈、好大哥!”高晖哽咽道。如今,薛老师牺牲1个多月了,很多病人来美沙酮门诊就诊时说:“薛大夫这么好的人,太可惜了。”
讲述:他真正做到了让自己内心很安静地生活
1984年,18岁的薛宁静从陕西蓝田参军入伍,在边疆和高原地区服役17年,2001年转业到地方。转业不久的他被选派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精神病科。
“薛宁静生前一直在曲江监狱内二科、精神病科、戒毒科和美沙酮门诊工作,是曲江监狱唯一一位具有精神病鉴定资格的大夫。”陕西省曲江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陈旭东说,薛宁静同志身兼警察和医生双重身份,做到了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敢于拼搏、乐于奉献。“薛宁静同志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他情系监狱和医院发展,为监管安全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事不拖,话不多,人不躁。”这是陕西省曲江监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全利对薛宁静的认知。他以前带队到各个基层监狱巡诊,注意到薛宁静工作认真、非常敬业,特别是有的监区工作量大,他顾不上休息吃饭,也要先把工作做完,“那时,就有同志给我说,薛主任常年拖着病躯在努力地工作。”
“平凡中的不平凡!”陕西省曲江监狱医务科科长赵炜说,近五六年来,薛宁静同志每年按照单位安排巡诊四五所监狱,一走就是七八天,每到一处就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同事都知道薛宁静有病,但是他从来不说得的什么病。只要是单位有事情,只要给他打一个电话就行,剩下事情你就不管了。”
“薛主任非常守时,从来没有迟到过,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楷模。”在曲江监狱内三科二级警长刘宇和内三科同事和亮眼里,薛宁静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
薛宁静与病人聊天谈话一谈就是半天,以至于成为一些病人心理上的依赖,时有病人大喊大叫“我要找薛主任谝一谝”“叫薛主任来,我只听他的”。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刘宇说:“薛宁静真正做到了让自己内心很安静地生活。”
回忆:能坚守在阿里这个地方就是贡献
王宝和薛宁静是一个学校专业毕业的师兄弟,而且还是战友,更有难以割舍的兄弟情:“因为我是在部队第一个接薛宁静班的。他看我当时心情非常低落,还在恶劣的环境下多陪了我1年。”
“疫情防控期间,我听到薛宁静牺牲的消息后心里非常难过。当我把这一消息转发到微信群后,战友们更是吃惊。”说到这里,铁骨铮铮的王宝已泣不成声。“2021年8月,我们俩还简单地通了电话,彼此问候。”
回忆起与薛宁静在阿里服役的点滴,王宝由衷地敬佩薛宁静,“能坚守在阿里,本身就是贡献。”
在王宝的记忆中,薛宁静非常善于做思想工作。“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这是当地现实的自然环境,有个别新兵思想动摇,薛宁静就积极做新兵的思想工作。
正值最美青春年华,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薛宁静胸怀坚定的理想信念,顶风冒雪卫国戍边,不畏艰险救死扶伤,声名远播军营内外。
薛宁静的妻子郭冰说,1993年,她们俩结婚,八千里路途遥遥聚少离多,薛宁静经常让她邮寄水果糖、水晶饼等西安特产送给藏族孩子们。
回忆起遥远的美好往事,郭冰强忍着泪水,苦笑着说,她那时候三天两头跑纺织城邮局寄东西,“邮局工作人员全都认识我,见面就说阿里的军嫂又来给藏民孩子们寄糖啦!”
十多载风雪中的坚守,艰苦的环境磨炼着军人意志,爬冰卧雪高寒缺氧对身心也是严酷的考验,薛宁静心肺功能遭受损伤,临终胸部仍残留积液。
“结婚8年,直到他转业回西安以后,身体逐步恢复,我们才于2003年喜得爱女。”郭冰说,女儿得来的非常不容易,薛宁静特别爱她。
郭冰回忆说,这几年常有人问老薛“大好青春坚守高原那么多年后悔不后悔”?老薛总是笑着说,“边疆总要有人坚守,各民族同胞总要有人守护,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无怨无悔!”
思念:新房装修好了男主人却离开了我们
在司法小区新家里,薛宁静生前已经搬了一部分物品放在这里。如果没有这意外,今年夏天,薛宁静就会带着妻子和高考完的女儿搬进这个新家,其乐融融。
在西安市灞桥区国棉五厂五环民主坊小区薛宁静的家里,记者在他卧室看到,床头一侧的书柜里,最上边整齐地摆放着一摞摞的与心理学有关的书籍,每一本书里都有笔勾画的重点。书柜第二层,摆放着薛宁静的各种学习笔记和读书心得。
一边听着郭冰的讲述,一边翻看薛宁静以前的读书笔记和病例总结图谱。那一本本厚厚的字迹工整、整理有序的笔记本,一幅幅手绘的栩栩如生的图画,字里行间记录了薛宁静多年的坚守。
记者翻开一本深绿色的笔记本,扉页上有薛宁静手写的:《精神病学笔记》《宁静心理咨询室》。另一页写着“有两样东西能治病,第一:药物,第二:语言”。内文整齐地记录着“为何有的精神病人容易复发”“‘精神癌’是怎么回事”……
“薛宁静没有其他爱好,就是喜欢读书学习。”郭冰说,薛宁静转业不久,就被选派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精神病科,经过艰苦的学习、考试,成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为数不多的专业精神障碍疾病临床医生。
采访时,记者不经意间注意到,薛宁静的女儿卧室门上贴着用化学元素写的春联;室内一侧墙上贴着红帖,不仔细看不容易发现上面的数字,几组数字相加等于715,后边还有三个感叹号。
“这应该是女儿期望的考试成绩。她学习非常好,现在正在积极地备战高考。”郭冰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听话懂事的女儿对她说:“妈妈,我要好好参加高考,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将录取通知书复印一份‘捎’给天堂的父亲,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本报记者赵明
新闻推荐
操场上,孩子们奔跑如飞;书法教室内,孩子们聚精会神;舞蹈室里,孩子们伴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这是近日记者走进蓝田...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