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出蓝田美名传

陕西农村报 2021-09-17 06:02 大字

地理标志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陕西农村报 合办

本报记者 黄敏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一千多年前,诗人李商隐用诗句将蓝田犹如生烟似的良玉描写得诗情画意,也为蓝田玉写下了“历史的注脚”。

9月11日,秋高气爽,记者来到西安市蓝田县的乡村田园,一幅五谷丰登、瓜果满园的秋日图景令人陶醉。在蓝田县蓝关镇南关村“玉见阿林”蓝田玉加工厂,一块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蓝田玉原石经过机械加工、人工雕琢打磨等工序,变成一个个色泽通透、富有创意的玉器饰品。

“相对来说,颜色绿一点、透一点就是比较好的蓝田玉了。我手上的这只墨绿色手镯,几乎没有杂质,是蓝田玉中的极品。”作为土生土长的蓝田人,玉见阿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段阿林对蓝田玉有着别样的情感,同时,在蓝田玉加工、鉴定等方面也颇有见解,他说,“优秀的传统技艺不能丢,要把它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提高加工水平。选购时,要看玉的色泽、杂质,还要看手感是否温润、做工是否精细。”

蓝田自古便是秦楚大道,秦岭穿境而过,自然风景旖旎如画。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赋予了蓝田玉绝佳的品质和千年美誉。

好山好水出好玉。作为我国四大名玉之一,蓝田玉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开发利用的玉种之一。据记载,秦代后,历朝皇室和显贵都视蓝田玉为珍宝,文人墨客也对蓝田玉推崇备至,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赞誉篇章。

蓝田玉俗称“菜玉”,质地坚硬、色彩斑斓、光泽温润、纹理精密,呈现一玉多色的特点。其用途也极为广泛,可作为饰品、摆件。同时,由于它的形成位于蓝田县泉水眼周边,常年接受温泉水冲洗,富含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美容、保健等功效,因此也称为“保健玉”。

用蓝田玉制成的玉器翠色晶莹、神韵横生,使自然美中增添了无限情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为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蓝田玉种,2004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对蓝田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打造蓝田玉文化产业品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近年来,蓝田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依托现代先进技术,对蓝田玉进行适当开采、精细加工,形成多元发展的新格局,使蓝田玉文化深入人心。目前,蓝田县大大小小的玉器经营店遍地开花,其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欧美,成为地方发展的支柱产业,带动万余人就业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新模式、打造新空间、创造新平台,利用地理标志这块金字招牌塑强蓝田玉产业品牌,培育延伸产业链,让传统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持续活力,推动蓝田玉产业蓬勃发展。”段阿林说。

新闻推荐

倾听远古的足音

杨官寨遗址石峁遗址出土的口簧杨官寨遗址出土的彩陶陕西,周秦文明之中枢,汉唐盛世之核心,八千载文脉存续,百万年古迹可觅...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