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源金秋美如画 ■王吉友
说到灞河,人们自然会想到灞桥柳,诗仙李白的“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更是增添了几分离别时的伤愁。灞河又名滋水,作家陈忠实《白鹿原》中所描绘的滋水县,可能也来源于此的灵感吧。灞河名字的来源,应该与霸气有关,据史料记载,秦秋时秦穆公不断向外扩张,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了三点水,成为灞水。
灞河全长109公里,发源于秦岭北坡蓝田县灞源镇麻家坡以北。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多以西安周围的灞水和垂柳寄托情思,对灞河源头的赞美却寥寥无几。你到过灞河的源头吗?看到过山间那清澈的奔流吗?金秋季节,逆水而上,你会领略不一样的风情。
一大早,我们一家三代从渭南出发,经蓝田县玉山镇开始进入秦岭,首先映入我眼眶的是山脚下“西商”高速特大桥,延绵几公里,宏伟而壮观,宛如嵌在天边的一道彩虹。在大桥周围的田埂路边,一棵棵挂满红彤彤柿子的柿子树,没有树叶的陪衬更加显眼,令人垂涎欲滴,不由得是我想起小时候爬上柿子树觅担柿的情景。我停下车来站在一棵柿子树下,仰望着压弯树枝火红的柿子,欲往上爬,可是,老胳膊老腿已经不听使唤,怎么也攀不上去。看来岁月不饶人啊,只能“望柿兴叹”。
沿“九灞”公路进山,湛蓝的天空衬托出秦岭别样的风情。特别是金秋季节满山遍野的红叶,把高山峻岭装点得诗情画意,油然想起陈毅元帅的诗句:“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九间房到灞源的公路和“西商”高速重叠而行,时而上下交叉,时而平行相伴。天公用巨大怪石堆积起来的秦岭山脉,峰峦高耸,神态各异。灞河如同一条“玉带”穿行在山脉之中。天地之间,长河流淌,清澈的灞河水,撞击卵石发出清脆的“哗哗”声,勾画出一副音容和谐的美丽场景,令人流连忘返,目酣神醉。
我们在葫芦山停下,信步走近河边,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灞河岸洁白的芦苇花在空中摇曳,仿佛在为我们招手。“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应该是我记忆中关于芦苇花最美的画面了,在此呈现,令人心醉。妻子随手折了一枝递给外孙女,她兴奋得爱不释手,天真的脸颊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在芦苇花的旁边,一股清泉从小葫芦山上淌下,叮咚的泉水把坚硬的石头经过千百年的冲刷,在此形成天然的三级小瀑布,悠闲而自在,令我忘却城里繁忙而紧张的快节奏,更是我联想到柔能克刚的哲理。村民告诉我们,再前行两公里,从曹家山流下的一股水形成的瀑布,比这个壮观,我们急不可待前行,一饱眼福。
这个瀑布从石山的夹缝里直奔而下,水不算大,但落差有几十米。五岁的外孙女小豆芽也许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虽然她没有见过庐山瀑布,但这个小瀑布也足以令她感受到气势磅礴。外孙女虽然只有五岁,记性特好,唐诗能记五六十首,背得滚瓜烂熟。虽然她写不了几个字,但我惊讶地发现,平时的耳濡目染竟能识近两千字。小豆芽特爱看书,对什么都好奇,《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四大名著儿童版她都看了好几遍,而且不厌其烦地重复翻阅。小豆芽第一次进山,她比谁的兴趣都浓,一路上在本子上画了几十个形状各异奇怪的符号,我看了就像天书,便问她写的什么,她说记录着一路的景色,我有点好奇地让她念念给我听,她认真地看着那些只有她才认识的符号,把她一路看到的风景一一道来,我在赞叹的同时也感到惊讶,不由得联想到仓颉造字。
灞源镇有三美,山美、水美、豆腐美。到了灞源镇政府所在地,小镇的小广场周围全是卖豆腐干的商贩,来这里的游客几乎都在兴致浓浓地挑选。这里的豆腐干凉拌下酒绝佳,既筋又香,即便拿上一块不切不调吃起来也香味醇厚,三五口吃完仍意犹未尽。豆腐干是当地人待客必有的一道菜,也是馈赠外来亲友的佳品。
位于灞源镇北边的青坪村是我们此行的终点。走进青坪村,这里有灞源革命纪念馆,是解放战争时期李先念、汪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他们坚定的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秦岭被称为中华龙脉,但在青坪村孤零零“躺着”一棵颇负盛名的人文景观——龙头松,此树已有2000多年历史,树身直径1.8米,高约10米。据当地村民讲,龙头松是一棵颇具灵性的树,来此祈福祈愿者络绎不绝,香火盛极一时。只可惜前多年一场大火让它失去了生机,再也发不出新芽。望着“躺着”的龙头松,难免有些惆怅和遗憾。
在农家乐门前的地里,外孙女小豆芽和当地一个有点羞涩而胆怯的同龄小女孩,一会儿工夫就耍熟了,外孙女拿出小点心送她吃,她俩还开心地上演了一次真正的《拔萝卜》,惹得十多个游客开怀大笑。
灞源金秋美如画,是你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新闻推荐
赵朋伟和孩子们在一起□记者李彦伶文/图一幢整洁的教学楼在冬日暖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寂静,与教室内传出的朗朗的读书...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