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院里巧增收 让村庄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华商报 2020-06-02 01:56 大字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农村的房前屋后都有自己的庭院或自家的自留地。有的在庭院里养畜,有的在庭院里栽树养花,有的自留地里还可以种菜。把庭院利用好了,发展庭院经济,也是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径。

遵循各户意愿

探索“猪羊鸡树”挂帅模式

一只只奶山羊在羊舍内悠闲地吃着草料,旁边整齐堆放着一袋袋饲草,主人进进出出打理羊舍、整理饲草、护理小羊,忙个不停。这是西安市阎良区北屯街道秦家村68岁的张学林在家中的日常。

由于自身心脏不好,老伴双目失明,儿子因糖尿病无法外出务工,张学林家过去一直是村里的困难户。2017年,阎良区北屯街道党工委发动辖区各党支部筹集资金,先后为他家送来奶山羊22只,帮扶干部又积极联系辖区爱心企业出资帮他家建起了100多平方米的羊舍。经过一年的自繁自养,如今张学林家已成功脱贫。

在北屯街道通过“庭院经济”模式帮扶脱贫的不止张学林。2017年初,该街道办就发起了“企业老板先行、党员干部跟进、社会各界合力扶贫攻坚”行动,制定了《北屯街道党委统筹、支部主抓、合力攻坚,模块式“庭院经济”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各非公企业领导纷纷签订认领书,以发展模块式“庭院经济”为抓手,“猪羊鸡树”挂帅,遵循各户意愿,修建扶贫“猪舍羊圈鸡棚”、栽种扶贫果树等。目前,通过“庭院经济”模式帮扶,辖区内已脱贫的贫困户中,有13户在养、种植方面形成了持续稳定的良性发展态势。

绿色生态循环养殖

家庭收入可实现细水长流

一走进临潼区仁宗街道芋坡村刘选娃的院落,就听到鹅叫声、鸡叫声、狗叫声,院落的宁静瞬间被打破。

48岁的刘选娃因智力轻度残疾而贫困。2017年7月,帮扶工作队给刘选娃送来奶山羊,在他和妻子精心照料饲养下,公羊在先后卖掉变现的同时,母羊接连繁殖,羊群规模不断增大。刘选娃告诉记者,前些日子他们卖了几只公羊,平均每只羊1000元,加上鸡、鹅持续产蛋,都为家里带来了细水长流式的稳定收入。

“养殖要科学,饲料里必须保证足量的豆粕蛋白质和玉米及微量矿物质。羊粪又能给家里4亩阿氏大杏树施肥,别看规模小,咱也注重绿色循环发展。”今年60岁的蓝田县华胥镇阿氏村村民张维生一家,2017年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家里建起了三间平房。怎么长期稳定脱贫?张维生找到了答案——养殖奶山羊。2017年危房改造后,在包村干部和碑林区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申请了小额信贷,从富平购进优质奶山羊种羊20只。经过不断的摸索养殖,现在已经发展为存栏奶山羊百余只的家庭小型养殖场。

探索多元化庭院经济模式

注重调动农户积极性

建好庭院美“面子”,管好庭院亮“里子”。庭院经济作为具有“短、平、快”效益的经济模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庭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专家建议,要加大政府帮扶力度,努力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多举措鼓励农户经营好自家庭院的“一亩三分地”。针对目前庭院养殖模式为主的情况,注重发展多元化庭院经济模式,因地制宜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生态循环模式,实现庭院物质能源循环利用。比如以沼气为核心,围绕种植、畜牧、水产业等进行循环生产。或利用庭院空地进行花卉和苗木生态苗圃种植,美化环境的同时又产生了效益。有条件,还可以发展休闲产业模式,在庭院及其周边发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社会实践等服务。华商报记者 张静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青年志愿者关爱乡村空巢老人

本报讯(记者拓玲)近日,在团蓝田县委的组织下,蓝田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的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志愿者,分别走进厚镇东咀村、三...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