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凹沟 □孙兴盛

西安晚报 2020-05-17 04:27 大字

远处便是橡凹沟沟里简陋的旧民居无人居住的房屋已被植物覆盖

“橡凹沟”是蓝田县玉山镇峒峪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曾几何时,村子所在的深沟里满是高大的橡树,此地故而得名。明清时期,橡凹沟里曾大兴窑场,导致此地橡树几近灭绝。近几十年来,橡凹沟的生态逐渐恢复,如今这里已成为一片景色绝佳的旅游胜地。

曾是一片橡树林

橡凹沟位于峒峪村东、靠山根下,是一片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的皱褶地带,可分为大橡凹和小橡凹两部分,里面沟壑纵横,且一步一景,景色绝佳。千万年的岁月沧桑、风雨剥蚀,使得橡凹沟形成了奇特的地貌,密林、修竹、山泉、野花点缀在清秀的河谷间,宛如世外桃源。

“橡凹沟”的叫法由来已久,据当地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此处早在汉代就已得名。传说西汉初年,朝廷为修建未央宫派人到处伐木,然而合乎标准的大型木料极为难求。一日,丞相萧何溯灞河而上,到石门谷(今之倒勾峪)口,见不远处大树森森,郁郁葱葱,于是向峒峪东边的山坡寻去。走近一看,沟里几搂粗的橡树一棵挨一棵,密密麻麻,布满了四五条山梁。找到了合适的木料,萧何随即安营扎寨,然后命人砍伐这些橡树,并将木料推进峒峪河,顺流漂进灞河。

据当地村民口口相传,明朝时橡凹沟里的确长满了橡树,它们一棵挨着一棵,大的几个人都搂抱不拢,小的也有脸盆那么粗。到了明嘉靖年间,峒峪村来了位名叫孙永新的下苦人,此人起初住在很远的“霸龙庙”,经常担着木炭翻山越岭到玉山集市出售,由于他卖的木炭质量很好,所以小有名气。那时峒峪村住着庞、谷两大户族,他们热情地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孙永新。谈话间,峒峪村民向孙永新讨教烧制木炭的技巧,孙永新说自己的木炭很特别,是用橡木烧制的,但这种树不太好找。庞、谷两姓人一听觉得巧了,于是把孙永新领到村东的山坡上,孙永新定睛一瞧,十分惊诧,没想到此处竟全是橡树,用它们烧木炭,一百年都烧不完!在征求峒峪村民同意后,孙永新便把家搬到峒峪村,之后在此地专事橡木烧炭营生。孙永新的生意很快壮大,他雇用了许多工人,砍树、运输、捶窑、烧窑、销售一条龙,将整个沟沟岔岔里都捶满了窑,到处是伐木声,以及烧窑工人呐喊的声音,一孔孔木炭窑密密麻麻塞满了大大小小的黄土坡,窑顶冒出股股青烟,飘飘袅袅,整个橡凹沟全是橡木燃烧后的独特味道。

孙永新创立的窑场从明嘉靖年间一直烧到清中期,直到沟里的橡树被烧空为止。时至民国初年,橡凹沟里几乎已没有橡树,偶尔能见到仅二三尺高的矮小橡树,连割柴烧的樵夫也看不中眼,嫌它太小。

孙家烧木炭的事过去太久,大家原本以为只是个传说。到了2007年,峒峪村村民朱常生在橡凹沟靠近山坡的突兀处开垦荒地,结果一镢头挖下去,连人带工具都陷了进去。等他回过神来,发现已掉进一个深坑,周围全是木炭。朱常生想起老辈人口中关于烧木炭的传说,欣喜不已。他用镢挖、用手刨,眼前木炭的数量越来越多,简直不可计数。他从深坑里爬出来后,将刨出的木炭一根根拿起堆在坑外,细细观察,发现这些古代的炭杠子足有5尺多,比当今常见的木炭长了两倍不止。朱常生来来回回担了三担木炭,总重约300斤,一路上招来村人围观。村上的老者看了看这些木炭的粗细,按照“千柴百炭”的说法,粗略计算,当初烧炭的橡木直径至少有80厘米。

千年“白鹤树”

孙家窑场破败后,橡凹沟里留下了大量荒地,宽阔适于农耕。清代至民国时,山外三梁两沟的坑坑洼洼、皱皱褶褶里不断有人迁来居住,有人移居到上沟一个叫作“碾子”的地方,还有人举家迁往下沟阳坡;河东李家则看中了阴坡,于是分出一户搬来;此外还有徐家、翟家,他们千里迢迢从商州、洛南移民橡凹沟。

后来所谓的“橡凹沟村”,实为峒峪村第七村民小组,该组夹在三条梁、两道沟之间,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半公里,从高处望去,星星点点、大大小小的房屋有15摊子,共50多户、200多口人。

橡凹沟最南端为阴坡,这里住着河东李家,他们自搬来此地已历经七代,发展成为五六户20多口人。阴坡的标志是一棵巨大的皂角树,树高30多米,树冠覆盖40多平方米,树干则需五人合抱。此树枝叶繁密,生长茂盛,据村上老人说,这棵树的年龄已在千岁以上了。此树还有一段故事:传说唐朝初年,李世民命尉迟敬德监修殿宇,所需之木料全部采伐于橡凹沟。一日,尉迟敬德骑马来到橡凹沟阴坡,见橡树森森,遮天蔽日,于是下马坐石歇息,顺手将马鞭插在地上。谁知眨眼工夫,鞭杆上竟长出枝干,接着又生出叶蕾,随后枝叶逐渐撑开……一顿饭工夫,马鞭竟长成一棵碗口粗的皂角树。尉迟敬德知此地乃神奇之地,于是对着树干连连三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年有成群的白鹤冬去春来,飞翔在蓝田县东川上空,之后栖息于这棵皂角树上。当时许多人都在橡凹沟目睹了这一奇景:远远望去,似满树银花,如雪落松塔,一片银色的世界;走近却见数不清的白鹤在树杈间上下翻飞,或翩翩起舞,或嘎咕啾鸣,或卿卿我我。清晨,三五成群的白鹤从树杈间飞出,一字排开,鸣叫着翔过山沟、越过山野、掠过村庄,四散开去;傍晚,它们又接二连三、一群群从四面八方徐徐飞回,栖于树股之间。

出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蓝田县人民政府在这棵皂角树下立碑警诫,上面写道:“白鹤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违者将追究刑事责任”。事实上,这里的村人根本不会捕杀白鹤,因为白鹤是吉祥之鸟,它的到来预示着庄稼连年丰收。久而久之,白鹤栖息的这棵大树便被当地人称作“白鹤树”,成为橡凹沟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

八爷沟的一泓喷泉

过了阴坡,再翻一条沟,就到了橡凹沟下沟阳坡,这里住着孙、翟两姓人家。阳坡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八爷沟”,其原因不甚明了。这条沟像一把硕大的椅子,面南靠北;也像一个油篓子,东、西、北三面是红土岭,只有朝南的一面留下一个豁口,正好望见那棵“白鹤树”。清朝中期,原住贯子村的孙家,也许是为了种地方便,举家搬来住在这口子外面,至今经历九代,繁衍十多户,皆住在八爷沟中轴线两侧,房不连脊,各自独立,大小5个摊子。

沿着中轴线北上,进入“油篓子”,一条小路将八爷沟一分为二,路西上下两个台阶,住着翟姓七八户,共20多口人。他们房前屋后是公社化时期修成的层层梯田,倒也是一片景色。翟家人吃水靠的是小路旁一泓三尺见方的清泉。说来也怪,那泉水不在低处,反而跑到了沟的上畔;这股泉水还是喷泉,地下水像一群梅花缠绕在一起,相拥相簇,中间一注较大,周围几注细小,就像有意设计的花型。泉水边、小路旁,一爿窝沿崖上披下一绺迎春花,像女人额前的刘海,恰好遮住风沙,使泉水保持洁净。为了保护这泓泉水,沟里人还给泉周围砌了几层石头,在汲水的泉口又垒了几块石板,这样泉外边的泥水就不会流进泉里了。

罗崖与慷慨的王氏兄弟

沿着八爷沟上行,就到了一个叫“光土梁”的大梁上,这里是橡凹沟上沟和下沟的分水岭,从山根一直延伸到峒峪村的大河边。顺着大梁向东北方向走去,则进入一个叫“罗崖”(当地人发“nɑí”音)的地方。罗崖没有姓罗的,却有两户姓王的,他们从民国时期一直住到公社化结束。之所以称为“罗崖”,是因为这块地四周高突,中间低洼,像旧时农家人罗面用的马尾罗。

罗崖曾经住的王姓人家是胞兄弟两家,每人住一院,里面土坯瓦屋,只有墙腿子是用砖包的。三间房前是一个大院,院墙上修一简易门楼。屋前屋后遍栽楸树和红椿树,株株冒天高,树干直溜溜不分一个枝桠。本来就低矮的房屋,夹裹在参天树林里,从远处是绝对看不到的,还以为这里本就没有人家。靠房屋西侧有一片竹园,竹子大的有胳膊粗,细的如蜡烛般,当地人把这种竹子叫“响竹”。响竹的根繁殖很快,三两年就把房屋周围串联在绿色掩映之中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罗崖的竹子是方圆几十里独一无二的,有急需用竹的人都会向王家两兄弟索要,并且答应给点报酬,可憨厚诚实的兄弟俩从不收一分钱。

罗崖两兄弟守着的是一片“宝地”,早些时候,每逢腊月初一,玉山地区甚至方圆四五十里之内的人都挑着担笼,扛着镢头铁锨,一溜溜、一串串蜂拥到两兄弟家门前的土坡上,在这里挖“白土”,他们一直挖到腊月二十左右,弄得到处都是白土窑。白土是地下蕴藏的一种非金属矿物,白中泛蓝,也有人叫它“蓝土”,这种土可以当作涂料来粉刷墙壁。把白土晒干碾面,和成糊状,刷在墙上会散发一股淡淡的清香。“挖白土”的人群打破了罗崖的寂静,有人渴了向王家兄弟讨水,饥了又向他们讨块黑馍吃;两兄弟非但不收取白土钱,而且有求必应,将来人视若自家人一样招待。

“碾子”和“徐家”的田园画卷

顺着罗崖西侧下沟,过一道小溪,踏上一爿黄土台,就到了上沟的“碾子”。碾子是上沟一个小地名,因庄子前边的一盘石碾而得名。

碾子里住着峒峪村三户孙家一支,他们大约于清中期移居到这儿,迄今历经八九代,繁衍三四十口人,按地势高低住5摊,房屋互不相连。碾子水草丰盛,适于农耕。庄前有一股从大橡凹滚出的淙淙流水,常年不息,孙家祖辈就曾率儿孙沿小溪两岸整修出大大小小30多块稻田,大的两三分、小的三五厘,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形成阶梯式水稻田。稻田四周修有厚厚的土埂,埂畔遍栽护地用的杨柳,是纳凉的好去处。盛夏,畦畦稻田波光潋滟,稻穗低垂,蛙声阵阵,山风吹来,凉凉地,让人舒适惬意;秋天,稻子丰收,男女老少齐上阵,挑的挑,背的背,一捆捆熟透的稻子被运到打谷场上。不过两个钟头,金黄黄的稻粒儿就铺满一场,晒满了席。

再向北走,就到了橡凹沟最北边一个小庄子,因主人姓徐,当地人一直叫此地“徐家”。徐姓人于民国初年由商县(今商州区)移居于此,当初只迁来一户,现今已发展成五六户,约30多口人。徐姓人先是住大橡凹沟口,之后不断有人挪窝,搬来搬去,像撒豆子一样,这里住一家、那里住一家,同胞兄弟四散开来,但家族老庄子至今犹存。

徐家老庄位于大橡凹沟口一块平台上,东临小河,背靠菅草梁,门前一片大场,场边栽了大量箭杆杨,一株挨一株,密密麻麻,构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线。小河对岸,有一处石洞,高六尺有余,宽五尺左右,名叫“狼娃洞”。据说,上世纪40年代洞内有一公一母两只黄狼昼伏夜出,专门袭击农家猪羊,祸害百姓。到了上世纪50年代,村上再也不见狼的影子,徐家人可以安安生生过日子了。

徐家老庄周围全是坡地,徐姓先祖来这儿沿坡边开荒,一片片撂荒地被开垦,然后在地畔栽上柿子树,直至栽满整个坡地边缘。秋天到来,满坡红叶,远远望去,不是香山胜似香山,不甘寂寞的一片片柿叶在秋风中互相碰撞,发出嘎嘎的响声,整个柿树好像一把把火炬,在山坡上闪动着的火焰。霜降过后,柿叶落尽,露出那黑黑的树干,还有那粗糙开裂的树皮,此时枝头上挂满硕果,一嘟噜一嘟噜沉甸甸地压弯了老枝枝丫,像山野间挂满了一树树红灯笼,美不胜收。

村民陆续迁出

橡凹沟虽美,但老几辈子人蜗居在这沟沟岔岔里,出行是一大难题。到庄稼地里去,走的是羊肠小道,耕种收获,靠的是背扛肩挑;走亲戚赶集市,得担着行李上坡下畔,坑坑洼洼,艰难跋涉,一步一个小心,稍大的商品很难送回家中。一些老人尚记得,上世纪80年代村上拆草棚盖瓦房,但砖瓦运不回去,只能靠大家帮忙,一担一担地向沟里边挑,苦不堪言。后来村上虽也修了盘来盘去的简易土公路,但只能行驶手扶拖拉机,一次不过拉半车货。

2004年,在村两委会支持下,橡凹沟有30多户村民率先迁移到交通更为方便的峒峪村六组东边,建起“移民新村”。近年来,上级政府大力支持,拿出三分之二资金,迁移户自筹三分之一资金,橡凹沟的住户都陆续搬出了深沟野洼,在移民新村盖起了排排漂亮的小楼,每户三间,或盖两层,或盖三层,一砖到顶,有带屋架的,有盖平顶的,家家瓷砖砌墙,内粉外粉赶时髦,室内装修也似城里人家一样。

村上在村口用青石立碑,上面由书法家王安国写了“移民新村”四个大字,并写明了移民并村的理由和过程,以示纪念。

橡凹沟村民搬出后,原有的几十户农家土屋就废弃了,如今大多已经消失。没有了人和建筑,橡凹沟的自然风光依旧,庄前屋后那一面面柏树坡,还有楸树、杨树、柿子树,以及那高大的“白鹤树”仍然静静地矗立着,不久的将来,这水土丰美的地方又会形成一片森林。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西安地理欢迎来稿

投稿邮箱:wangyatian@xawb.com

1225499234@qq.com

来稿请用电子版,注明通信地址、联系电话

新闻推荐

为陪审员制度和司法公信书写实践答卷

雁塔区法院首次适用“3+4”(3名法官+4名人民陪审员)大合议庭模式审理社会影响重大的民事案件鄂邑区人民陪审员就职宣誓仪式...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