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淳朴了、环境优美了、乡村游火了 美丽乡村“内外兼修”引客来

西安日报 2020-05-10 04:11 大字

市民游客体验农家食品制作乐趣。(记者 王旭东 摄)

■首席记者张端

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乡愁。

西安市把人文精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和核心,培育和涵养崇德向善文明乡风,促进民风淳朴起来,乡村环境优美起来,乡村旅游红火起来。

今年这个特殊的“五一”黄金周,西安乡村以景美、人美、民风美的文明风采,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

推进价值引领

让乡村旅游更有内涵

初夏季节,漫步在古城西安的各个村庄,无不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文明的乡风、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焕发出文明新气象。

五一期间,游客们走进簸箕掌村,村前是水鸟成群的女娲湖,村后是水墨如洗的终南山脉。这座安静栖居在蓝田县洩湖镇群山之间的小村落,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品出了几分“小江南”的独特韵味。

行走在村内,除了视觉上的冲击,还有来自心灵深处的触动,无论是善行义举榜、道德模范榜,还是村规民约、先贤语录和时代精神,都让精神文明在这个小小村落里得以弘扬和传承。

近年来,西安市委文明办坚持把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全市坚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标准,在75%以上的村组主干道或公共活动场地,建成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一条街,街道墙体上既有“仁义礼智信”传统美德展示,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又有村内先进事迹和好人光荣榜,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为一体的独特景观。

“没想到现在的乡村这么美,不仅自然风情好,这些充满浓郁特色的文明墙,让我深深感受到农村美、家乡美、祖国美!”市民张先生假期和家人一起游览簸箕掌村,对文明的乡风赞不绝口。

推动餐桌文明

让乡村旅游更加时尚

五一期间,来自咸阳的秀秀一家,按照网友的推荐,来到长安区王莽街道清水头村,度过一个充满乡愁诗意的小长假。

秀秀的微信朋友圈不停实时更新着出游的动态,一会儿是清水头村一眼望不到头的连片桃园,一会儿是秦岭脚下郁郁葱葱的苍翠远山,尽情展示着美丽乡村游的快乐。其中,一张“文明餐桌”的照片点赞最多。“感受到了农村饮食新风尚!农家乐都使用公筷公勺,还张贴着很多文明餐桌的宣传画,真是超级文明、健康!”

近年来,按照《西安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依托秀美山川、人文景观自然条件,西安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为减轻乡村农家乐餐饮行业损失,对标城市用餐标准,引导农民群众提升文明素养和服务水平,广泛推广分餐制和公筷公勺,让游客在品尝绿色健康食品的同时,感受文明和谐的农村饮食新风尚。

从之前推行光盘行动到现在倡导公筷公勺,“小餐桌大文明”让更多的游客体验到了贴心服务,让乡村旅游既健康又时尚。

推行环境美化

让乡村旅游更加舒心

每年的四五月份,近千亩石竹花卉争相盛开,三庙村就会成为花的海洋。

今年五一期间,不少游客走进临潼区穆寨街道三庙村徜徉花海。当车驶入进村的道路时,满眼望去,尽是层层叠叠的绿色,一片片错落有致的梯田呈现在眼前。三庙村里长廊和凉亭鳞次栉比,绿树和红花相映成趣,古朴庄园和民俗小院错落有致。在村里的民宿小住,还可品尝到三庙村特色煎饼、葱香老豆腐等当地特色美食。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的带动下,临潼区穆寨街道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发展村内旅游产业,村容村貌有了大幅提升;以道德实践教化民风,促进村民文明乡风养成,在这里不仅“面子”美,“里子”也更美了。

三庙村是全市乡村环境改善,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的缩影。市委文明办把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让游客乡村旅游全程舒心。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环保、绿色生活方式,号召广大村民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真正保持村庄常整洁、家园常干净,实现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一时美”向“持久美”提质转型。为让村民进一步在游客面前展示文明风采,全市各级文明办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在环保方面实现自我教育和管理,共创生活富裕、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幸福家园。

新闻推荐

陌上花渐开 希望次第来蓝田县史家寨初级中学家校携手备战中考

又是一年春来早,又是一年亮剑时。为扎实推进中考备考各项环节工作落实,确保中考备考工作有序进行,指导和引领学生顺利完成中...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