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4年后难以为继 投资3.5亿白鹿原民俗村拆除 蓝田县白鹿原管委会:已和西安一家企业接洽,将重新规划
在去年9月开始“提升改造、暂停营业”后,这个曾投资3.5亿、占地1200亩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最终还是结束了它仅4年的生命。景区3月7日发布公告:3月12日至31日,将对该项目拆除。
>>景区:风声鸟声常有 却难觅人声
3月8日,华商报记者来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访,曾经进园车行道已封闭。整个园区所有商户没有一家营业,有些商户可能走得匆忙,还留下包装盒等垃圾没来得及打扫。一些商户门外杂草丛生。
景区除了贴有2019年9月发布的“提升改造、暂停营业”,还有3月7日发出的拆除公告,最新公告内容显示,该景区一至五平台、回坊及周边的建筑物和构建物都将被拆除。
一位带着孩子在景区里闲逛拍照的附近居民告诉记者:“我去年上半年来过一次,那时候已经没什么人了,但是卫生还行,有些商户还开业。”
记者走访的一小时中遇到的人数不超过30个,其中多数还是等着干活的工人。1200亩的景区,能听到风声鸟声,却难觅人声。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位于蓝田县滨河西路,2016年1月1日开园。据报道,开园初期,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一天能来12万人次,但到2017年11月时,开园还不到两年游客数量已经锐减,不少商铺关门。2019年9月,开始“提升改造、暂停营业”。
据了解,当初借着影视剧“白鹿原”的热播,这个特具西安特色的文化IP备受追捧。在蓝田、长安、灞桥等地,开了多家以“白鹿原”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分别是白鹿仓景区、白鹿原生态文化观光园、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簸箕掌民俗村、白鹿古镇等。其中,2016年5月1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试营业;2016年7月16日,白鹿原影视城试营业;2017年4月23日,白鹿仓景区诞生。这三家景区不要说外地游客,就是不少西安人也“傻傻分不清楚”。
>>附近市民:东西贵又没特色,关门是迟早的事
采访中,一位附近居民的话道出了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面临拆除的原因之一,“这里没有像华山那样独特的自然景观,没有兵马俑那种历史人文,就是借那几年“白鹿原热”开的仿古一条街,其实就是卖些辣子蒜羊血、油泼面、油糕这些东西,哪里吃不到?这里还贵。”
这位居民说,景区看不出有什么“白鹿原”的特色文化,就是把小说里的人物名字硬套进去。探访中,记者看到,废弃的卫生间门口还挂着“小娥(女)”、“黑娃(男)”的标识牌。“说白了,就是想学袁家村,可袁家村都改变经营策略开到小寨赛格了。陕西这样的景区太多,这偏僻的地方,游客凭啥来嘛,关门是迟早的事。”
>>蓝田县白鹿原管委会:很痛心,必须吸取教训
据蓝田县白鹿原管委会主任张冉军介绍,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因全省类似项目过多、同质化严重,项目本身经营、运营能力欠缺,配套设施不到位和后期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经营失败,“我们也很痛心,必须要吸取教训。”
目前,蓝田县已和西安一家企业接洽,计划对这片地方重新规划。初步计划在短时间对商铺进行停业拆除,但一些老的民俗内容仍会保留,同时会增加精品民俗酒店、老年人医疗养生等新内容。曾经的商户如果不愿意干可以退还相应资金。
张冉军说,新的规划和合作县上还在研究,会谨慎决策和实施,“已经失败了一次,重新开业不能再失败了。”
>>文旅专家: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意识 关门不意外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王长寿认为,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开业4年就面临拆除“一点都不意外”。现在这样的民俗旅游景点“太多了!建设快,挣钱快,倒闭也快!”
王长寿分析了3点经营不下去的原因:同质化严重,核心就是个小吃一条街;投资方没有品牌意识,景区没有故事可讲,他们只是建好景区出租门面房然后收租金,这根本不是在做文旅产业;后续投资可能资金也出现不足,政府的后续引导也不够。
王长寿说,“从政府初期的支持、景区交通,以及开业先机来说,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这个项目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作为附近以白鹿原为主题的景区中最早建成营业的项目却第一个倒掉,可惜了。”
对准备进入文化领域的投资者,王长寿建议,做文旅产业首先别有投机思想,否则很可能开得快倒得也快;景区讲好独一无二的故事;要有成熟的模式,做好品牌经营。同时,王长寿认为政府要持续不断引导企业沿着文旅产业正确的路径去发展,否则“投资数亿这么快拆除,对政府、企业都是很大的损失。”
王长寿认为,应该统筹做好“白鹿原”这个大IP。一定要有顶层设计,要想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建设清晰的产业链,“曲江就是围绕大雁塔一步步做起来,如果白鹿原能有好的规划和发展也是很有希望的。”华商报记者 冯强/文 强军/图
新闻推荐
3月6日上午,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蓝田县北仓湾村项目现场举行。自2019年10月以来,随着蓝田、高陵...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