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精神食粮

陕西工人报 2020-02-12 07:57 大字

□孙亚玲

我有三个哥哥一个弟弟,从小村里人都说我是家里的宝贝,我也一直美滋滋地享受着这种特殊的待遇。记得我前年生病时,父亲看见我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他的眼睛当时就红了,心疼地问我为啥不给他和母亲说。我说,这有啥,就是感冒嘛,也不严重。父亲没有征求我的意见,硬是把我从床上扶起来,带去他家养病,并且还破天荒地打了一次出租车。在我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自己打过出租车,即就是晚上回家,儿女们不放心,给他叫好出租车,他也不坐,每次出门,不管路远路近,都是坐公交车往返的。

父亲虽然没有给我们兄妹五人巨额财富,但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孝敬老人,如何手足和睦,如何珍惜亲情,如何为人处事,是我一生咀嚼不尽的精神食粮。

我的老家在蓝田县玉山镇峒峪村。在那里,有他和哥哥们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辛苦劳动挣钱盖起的第一座楼房;在那里,我们一家四代20多口人曾经共同居住过;在那里,有我们小时候相依相伴难以割舍的浓浓亲情。90年代后,我和哥哥弟弟都因上学或其他原因离开老家,并且在城里都买了房子,老家那座当时被周围村民认为最阔气的楼房就再也没人居住了。十年前,父亲在老家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请来匠人,把门窗家具、床和沙发、锅灶风箱都修理了一遍。请来修理家具的师傅曾真切地建议父亲说,这些家具太陈旧太难看了,不值得修理,有的家具甚至连修理材料都买不到了,修理费比买几套现时最流行最新颖的都昂贵。可是父亲却坚持修理旧的,不换新的,气得修理的工人师傅说父亲抠。父亲抚摸着那些被时光打磨过的旧家具说:“新家具再好,也没有家人曾经一起用过的味道,这些家具里,有我的母亲、儿女、孙子一大家人的念想啊。”一句话,让师傅彻底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很努力、很认真地修理,有时还自己想办法制作材料,硬是把这些比他年龄还大的家具修好了。

我刚参加工作时,也挤在西安东关南街父亲租住的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里。每天,他都骑着那个破旧得连小偷都不要的自行车上下班,回来后就坐在一个小木凳上,趴在床边写作。我每天也是天不亮就急着赶厂里的班车去上班,晚上天黑透了才坐着班车回到这间屋子。那段时间,父亲就没有休息过。我早晨上班走时,他趴在床边写作;晚上回来时,他还趴在床边写作。艰苦的条件反而激发了父亲的创作热情,在这间蜗居里,父亲几部小说的出版,使我们的住房条件有所改善,搬进了蔡家巷一间比较宽阔的房子里,在靠墙的位置可以勉强给父亲放一张小型写字台,父亲就趴在这张写字台上完成了他的民国系列作品。

新闻推荐

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保障 西安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违法犯罪

■记者王涛樊华面对疫情肆虐,西安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目前已进入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个别人却心存侥幸,不仅隐瞒武...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