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野蘑菇 夫妻俩命悬一线

西安晚报 2019-09-09 04:43 大字

本报讯(记者张黎娜实习生马梦泽)蓝田县夫妻俩因食用野蘑菇出现中毒症状,经过5天抢救目前有所好转。西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专家表示,时值高温多雨季节,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时期,各地每年因误食有毒野生蘑菇而引起食物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谨防食用野生蘑菇引发的食物中毒。

39岁的周师傅是蓝田县九间房镇的农民,9月1日到山上放羊时,看到一些白色野蘑菇便采摘回家煮了和妻子及孩子吃了,当时感觉没事。9月2日他第二次来到山上,又采摘了一些野蘑菇,回家煮了一大锅,全家人一起食用,他和妻子吃得比较多。当天上午10点多吃过野蘑菇,下午4点多,他和妻子感到头晕恶心,5点多开始呕吐,随即被家人送往蓝田县医院,9月3日转往西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抢救。经医生检查,夫妻两人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命悬一线。已经血液透析了5天,两人仍然没有排尿。主治医师徐颢表示,这对夫妻在发病前曾食用了大量野外采摘的蘑菇,怀疑是蘑菇即毒蕈碱中毒。他们已经联合多科室全力抢救,目前夫妻二人暂时好转,但仍在积极治疗中,继续在给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床旁血透,血滤),血液生化指标较前明显好转,但仍无自主尿液。患者自觉症状也较前明显好转。

专家表示,在野外,无毒蘑菇往往与有毒蘑菇混生且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在我国已知的毒蘑菇种类190余种,能致死的约30余种。毒蘑菇中毒后可出现胃肠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溶血表现、中毒性肝炎、急性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中毒后一般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一旦发现中毒,应立即给予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泻、灌肠)、补液、保护肝肾功能,必要时行血液净化等治疗。即使积极行上述治疗后仍有30%-70%的死亡率。

市民在购买蘑菇等食品时,应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采购,不要在散商游贩处随意购买。同时,要提高野蘑菇的鉴别能力,不要随意采食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谨防食用野生蘑菇引发的食物中毒。

新闻推荐

蓝田一男子遇查酒驾 拒不配合咬伤交警辅警 被行政拘留7日

本报讯(记者张志杰实习生尹渊榕)一男子酒后驾驶,遇到交警查酒驾时不仅不配合,还开车逃跑、辱骂交警,甚至还咬伤两人。目前...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