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南瓜”的华丽逆袭

陕西农村报 2019-08-28 08:47 大字

?张建凯和他种植的“贝贝南瓜”。

?大棚里,“贝贝南瓜”长势喜人。

?“贝贝南瓜”备受青睐。

本报记者 黄敏 陈新涛 文/图

最近,一组瓜农的照片走红微信朋友圈,蓝田县孟村镇的几位大爷大妈因此成为“网红”。他们手拿拳头大的南瓜摆出各种造型,极具创意,引发不少网友点赞。他们的走红,使“贝贝南瓜”进入人们视野,因其个头小巧、营养丰富、口感香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8月20日,秋风微凉,蓝田县孟村镇众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贝贝南瓜”采摘销售正盛,十几名瓜农正在田间地头忙碌不歇,干劲十足。

南瓜丰收 瓜农代言

蓝田县孟村镇石官寨子村63岁的张建凯没有想到,随意拍了几张照片,居然让自己和“贝贝南瓜”走红。能为自己种植的南瓜代言,张建凯兴奋不已,“别看‘贝贝南瓜’小小个头,价钱可不低,一亩地收益比种玉米、麦子强多了!”张建凯说,他所在的蓝田县众泰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首次种植“贝贝南瓜”,仅此一项,为合作社增收15万元。

“别看老张年纪大,但学习热情很高,是我们这里唯一栽植南瓜的技术人员。”合作社负责人屈希京告诉记者,张建凯从今年5月下苗开始,到瓜熟采摘的3个月里,专门负责“贝贝南瓜”的种植和管理。

8月初,“贝贝南瓜”上市,为了让大家接受和喜欢这个品种,张建凯和几位朋友为“贝贝南瓜”代言。逗趣搞怪的表情,正是他们丰收后的喜悦。

据了解,“贝贝南瓜”是从日本引进的新型南瓜品种,也是碧桂园集团帮扶蓝田发展扶贫产业的项目之一。为了帮助贫困群众增收,碧桂园集团联合蓝田汤苑农业、众泰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铜川耀州区、宁陕县几大专业合作社,首批推广种植“贝贝南瓜”优质品种(迷你京绿栗)200亩,其中在蓝田县种植90亩。

屈希京介绍,“贝贝南瓜”个头小,每个大约重6两,富含的胡萝卜素是普通南瓜的3倍,香甜软糯,具有降血糖的功效,特别受年轻消费者青睐。更重要的是,这款南瓜一点不“娇气”,适应力强、种植期短、栽培简单,每年能种两季,每亩利润可达6000元以上。

“‘贝贝南瓜’品质好、产量高、销售快,价格稳定,非常适合农民增收需要。”屈希京信心满满地说。

助农增收 致富“快手”

今年49岁的段鹏军是蓝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开销全靠他打零工维持,微薄的收入让全家生活捉襟见肘。自从被众泰合作社聘用后,他不但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还有了稳定的收入。

“种一季‘贝贝南瓜’的收益,比种一年小麦的收益要高,活不重还好管理,特别适合我们农民种植。”段鹏军高兴地说,参与“贝贝南瓜”种植后,他贫困户的“帽子”摘掉了,生活更是有了很大改变。如今的段鹏军从事园区巨型西瓜和“贝贝南瓜”的日常管理工作,他一边干活,一边学习,掌握了不少农业新技术。

为了鼓励贫困户参与种植“贝贝南瓜”,蓝田县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碧桂园陕西区域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同时与合作社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等方式帮扶,促进“贝贝南瓜”的种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据了解,“贝贝南瓜”产业可辐射带动当地200~300名贫困群众增收。

“‘贝贝南瓜’口味独特,价值不菲,可以说是不愁品种,不愁技术,又有企业收购做保障,给群众吃了颗‘定心丸’。”屈希京介绍,众泰合作社现发展社员14名,通过优先聘用当地贫困户原则,带动80多户贫困户就业。

与屈希京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汤苑农业负责人汤宏新。最近,汤苑农业园区首批种植的50亩“贝贝南瓜”也获丰收,为园区增收30万元,成为园区主打产品。

短短3个月,汤宏新见证了“贝贝南瓜”在蓝田县落地生根,从选种到技术再到销售,企业的帮扶让村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也让他有信心把这项产业持续发展下去。如今,汤苑农业吸纳带动55户贫困户入股,解决就业80余人。“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创新管理模式,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致富增收。”汤宏新说。

电商助推 打开销路

起初,“贝贝南瓜”并不被群众看好,“南瓜能值几个钱?有人买吗?”汤宏新刚开始种植时,心里也没底。

为了解除大家的顾虑,碧桂园蓝田扶贫组制订出帮扶方案,并进行宣传培训,鼓励大家积极试种。8月初,经过3个月的悉心栽培,“贝贝南瓜”进入采摘季,每亩产量在900公斤~1000公斤之间,总产量预计达20万公斤。

面对累累硕果,汤宏新之前的顾虑打消了一大半:“再好的产品,要卖出去变成钱,群众心里才能踏实。接下来,我们就是要打开销路,把产品推向市场,卖出好价钱。”

为了让“贝贝南瓜”进一步打开市场、打响品牌,为群众开辟一条产业致富新路径,碧桂园陕西区域特别策划推出了“助农筑梦”公益活动,除了碧桂园旗下“碧乡”销售渠道外,京东商城西北区域等多家电商、生鲜平台也纷纷加入,共同助力“贝贝南瓜”销售。

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推动下,“贝贝南瓜”火速走红,成为网络畅销商品。不到1个月,20万公斤的南瓜几乎被一抢而空,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现在还有广东、浙江客商要货,但我们的存货所剩无几,只能预订下一季。”“贝贝南瓜”的销路打开了,屈希京开始下一步的盘算。他说:“新一季我们尝试大棚种植,由原来1窝栽1株改成1窝栽两株。目前,棚里的瓜苗长势非常好。如果成功,每亩产量将超过5000斤,势必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如今在蓝田县,说起“贝贝南瓜”,瓜农们几乎无人不知。“贝贝南瓜”开辟了当地脱贫新路径,切实让贫困群众增收,助力扶贫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手记

巧营销助力农产品“扬帆”

■陈新涛 黄敏

“贝贝南瓜”的成功,无疑为屡屡出现的农产品“难卖”现象上了一堂营销课。

采访中,碧桂园陕西区域负责人介绍,8月13日,在“助农筑梦公益行动”活动中,京东7鲜、天猫?陕西原产地商品官方旗舰店、陕西三多网络公司与“贝贝南瓜”农业种植合作社签订电商销售合约,仅当天就有约20万公斤“贝贝南瓜”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在对合作社的采访中,记者提到“贝贝南瓜”时,大家赞不绝口。起初,谁也未曾料想,这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小南瓜能够在网上销售得如此火爆。

“‘贝贝南瓜’之所以受到消费者青睐,首先在于它的品质。干、面、甜,其他品种的南瓜就没有这些特点,从小孩儿到中年人、老年人都非常喜欢。南瓜还在地里长着呢,就已经被消费者预订了。其次,借助互联网营销,‘贝贝南瓜’迎合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从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正是有了这双重特征,才有了如今火爆的销售形势。”屈希京说。

与其他扶贫产业出现销售难不同,有着碧桂园这样的大企业作后盾,“贝贝南瓜”种植之初就解决了此类问题。诚然,这样的优势并非所有扶贫产业项目都能具备,但很多地方都可将此作为借鉴,在筛选好项目的同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毕竟,让农户既搞种植又搞电商,很难兼顾。

新闻推荐

陕西省表彰2018-2019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和个人 西安市项目办获先进集体称号

本报讯(记者拓玲)近日,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对2018-2019年度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和先...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