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12年的感谢想对你说 受助大学生寻找当年捐助者

华商报 2019-06-09 02:13 大字

2007年考上浙江大学被华商报牵手行动报道后,受三位好心人资助。他还想将爱心传递下去,资助今年的贫困大学生

6月7日,在杭州工作的蓝田人侯阳阳手写了一封感谢信,拍照发给华商报记者。这封感谢信的背后,是一段爱心与感恩的感人故事。

■这感恩很真诚

“你们的恩情让我终生难忘”

侯阳阳在信中写道:“2007年我被浙江大学录取之后,全家人都为我的学费发愁,多亏了华商报“爱心助学专栏”刊登我的情况,三位好心人对我进行了指定捐款,分别是常铖、郭元和许虹美,在此我对他们,还有华商报,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你们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我!谢谢!

如今我已顺利完成学业,有稳定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吃水不忘挖井人,你们的恩情让我终生难忘。又是一年高考季,首先我希望通过华商报找到当初捐助的恩人,其次我也想捐出我的爱心,助力贫困大学生,将爱心传递出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再次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这爱心很及时

“当时家里穷到拿不出一点学费”

32岁的侯阳阳目前在杭州工作。6月7日,他打电话给在西安打工的父亲侯新章,说:“爸,咱找华商报帮忙打听一下那三位好心人,我现在生活过得不错,想把钱还给三位好心人。”随后侯新章拨通了华商报新闻热线,说明事情的前后。

侯新章回忆说,2007年夏天,他正在曲江一家酒店干活时,接到儿子电话,说他被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了。侯新章不太了解浙江大学,只知道那是所全国名牌大学,很为儿子感到高兴。但刚放下电话,愁容就爬上他的脸:学费咋办?

侯新章家在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吉家湾村,夫妇俩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侯阳阳是大儿子。侯阳阳考上了名牌大学,对全家来说是天大的喜事,贫寒多年,终于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但让全家发愁的是,家里穷到拿不出一点学费。

“2007年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我媳妇常年病着,糖尿病,我在西安到处打工,修下水管道、修桌椅板凳、烧锅炉,啥都干,但赚的钱还不够给媳妇治病,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欠了很多债。”侯新章回忆说,束手无策时,他看到华商报正在报道捐助贫困大学生的事,赶忙联系,最终,有三位爱心人士向侯阳阳共捐助了2100元。

■这感恩很朴实

捐助人信息走到哪带到哪

6月8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工作地见到了侯新章。57岁的侯新章目前在西安灞桥区一家单位当锅炉工,在简陋的住处,他小心地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边角被磨破的小本本,显然已存放很久。在小本本的首页上,记录着:2007年7月27号,郭元500元;2007年7月28号,许虹美1500元;2007年7月25号,常铖100元;捐给侯阳阳。

小本本的其他页面上,记录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类重要信息。“(捐款人的信息)这是我2007年记下的,不管到哪里打工都带着。”侯新章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人家帮助了我们,都不认识,也没见过,现在经济好转了,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

据侯新章介绍,家中的三个孩子都挺争气,二女儿已出嫁,小儿子是厨师,在西安买了房子。侯阳阳28岁的妹妹侯洁琼告诉华商报记者:“我当时印象很深,妈妈生病,我们兄妹三个都在上学,我爸一个人挣钱,家里经济特别困难,感谢三位好心人!”

■这爱心很励志

“他们的善良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6月8日下午,华商报记者与32岁的侯阳阳视频通话,他皮肤黝黑,露出和善的笑。“我初中是在蓝田上的,因为我在一次全省物理竞赛中拿奖,高中被西安高级中学录取。高中时,家里一点钱都没有,学费靠减免,还有姑姑和爷爷接济。”侯阳阳说,“考上大学后,全家又为我的学费犯了难。当姑姑陪我领到2100元的捐款时,我热泪盈眶,大学里一个月生活费三四百元,这笔钱够我用很久。”

据侯阳阳介绍,后来,他申请了助学贷款,靠着助学金、姑姑和爷爷的资助、自己勤工俭学,完成了大学四年学业。后来。他顺利考上了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电力设计院工作,并且在杭州买房娶妻生子,比起自己的起点,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每年高考期间,他都会想起那三位好心人,“他们的善良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他们让我感到有人在关注我、支持我,我并不是在独自奋战,因为有他们,才有了今天的我。”侯阳阳说。

■这心愿很美好

想把钱还给三位好心人

并将爱心传递下去

当年捐助侯阳阳的三位爱心人士中,郭元、许虹美与他素未谋面,也没有联系过,但侯阳阳与常铖家有过交往。“常铖比我小一届,2007年高考完,常铖的父母请我给常铖做家教,一方面帮助常铖,一方面也想在经济上帮助我。2013年我上研的时候,春节回家还去西安看过他们。”侯阳阳说,不过后来联系少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换电话号码。”

6月8日,华商报记者拨打常铖妈妈电话,是空号。

侯阳阳说:“希望能通过华商报,找到三位好心人,把钱还给他们,另外,我还想尽我所能,资助今年贫困大学生,将爱心传递下去。”华商报记者 任婷

常铖、郭元和许虹美,如果你看到了我们的报道,请与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联系:029-88880000,帮助侯阳阳圆了这个关于感恩的愿望。

>>背景

“牵手”20载

上千万助学金助力寒门学子

华商报“牵手行动”已走过20年。20年来,华商报对优秀学子的个案报道引起不少市民的共鸣,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捐助活动,不断资助贫困学生入学,并为寒门学子与爱心人士之间搭建桥梁。2008年,活动正式定名为“牵手行动”。在华商报的鼓励与支持下,牵手行动筹集了上千万助学金,还在40余家爱心企业设立了“牵手行动爱心助学基地”,向学生提供了近万个爱心岗位,鼓励了数万学子。

新闻推荐

蓝田法院“再查一遍”补短板

本报讯(许小平薛小梅)5月27日,西安市蓝田县法院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专题会,自查问题补短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上...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