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省政协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咨政献策

陕西日报 2018-12-27 07:03 大字

本报记者齐小英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怎样描绘美丽乡村画卷?”12月10日,参加省政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月度协商调研、走访、座谈活动的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基层代表会聚一堂,共同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咨政献策。

乡村要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今年9月下旬,省政协与省级有关部门积极联系,与各市政协沟通,广泛收集材料、征求意见,邀请相关部门通报情况,加深政协委员对陕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情况的了解。

11月中下旬,由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基层代表组成的5个调研组分赴西安、渭南、延安三市的8个县(区)、34个村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通过入户走访,与村镇干部、移民搬迁居民、低保户、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农业经营户座谈交流,掌握了大量实际情况。与此同时,宝鸡、咸阳、汉中、商洛四市政协也展开调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一专题调研实现了对关中、陕北、陕南区域的全覆盖。

在12月10日召开的月度协商座谈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近年来,全省各地农村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人居环境大大改善。针对今年出台的《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与会人员围绕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话题,发表了真知灼见。

美丽乡村全覆盖,规划硬件要跟上

近年来,随着城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循序渐进的一项重大工程。”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吴敏霞建议,要规划先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将移民搬迁、乡村合并、开发建设等要素通盘考虑,制定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整体规划,避免重复或短期建设。

省政协委员、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艺术总监、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小超认为,建筑施工要充分利用乡村公共资源,尽量选用当地建筑材料,避免大拆大建,最大限度地保持村庄原貌,打造风格各异的特色民居。他建议政府组建专业设计团队,规划设计出村民喜欢住、城里人喜欢去的特色村庄,形成新的城乡良性互动模式。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包含广场兴建、道路拓宽、公厕布局、垃圾处理、环境卫生等公共场所建设。”省政协委员、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吉发建议,要进一步优化村民生活的公共环境,把乡村产业发展与环境综合整治同规划、同实施,让产业发展为环境优化提供可持续的物质支持。

污水、垃圾、改厕,一样都不能忽视

农村绿、农村美,一定不能忽视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这三大重点任务。

“生活污水无处可排、垃圾无处可倒,不但影响群众生活,也会造成严重污染。”省政协委员、陕西三秦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白剑波认为,要尽快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区域性生活垃圾处理场所,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加快垃圾、污水的无害化处理进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垃圾、污水处理生态产业链,完善硬件配套设施,加强区域治理,促进群众提升文明素养、增强环保意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何得桂和省政协委员、民盟陕西省委会青年委员会主任、渭南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常伟表示,应构建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公共治理机制,加快制定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奖罚机制,垃圾分类处理的权责清单,正确分类处理垃圾的法律制度保障等措施。在村级层面,要配齐密闭式垃圾分类收集车、切合实际的阳光沤肥房和垃圾兑换超市;在农户层面,要配齐标识明显的垃圾收集桶。

“农村化粪池、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要根据村民集中居住、村庄大小和村庄集体经济等情况分类实施。”省政协委员、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李团社建议,对有水源且冬季不是十分寒冷、人口较多且村民居住集中的地方,应推行水冲式厕所和双瓮漏斗式化粪池;对水源有限且冬季寒冷、村民居住分散且人口较少的村庄,应推行干湿分离式厕所。

文化建设不缺位,文明乡风树起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涉及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只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尊重村民意愿。”省政协委员、铜川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崔歆认为,要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各环节、各层面和各时间节点,增加村民评议的形式和内容,保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让村民在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中形成共识、聚成合力。要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强化村民文明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蓝田县普化镇副镇长史志强认为,县、镇级政府要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到村庄规划、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行动中,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同时,要鼓励村民使用电、天然气等新型能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

“要采取宣传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不文明行为进行适当曝光。”省政协委员、省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李旭利建议,要在乡村大力倡导诚信、德孝、勤俭、和善、感恩风尚,引导更多村民增强环境意识、健康意识、文明意识,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新闻推荐

盗秦东陵潜逃8年 第10名嫌犯落网

秦东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西部,秦始皇陵西侧,史书记载为秦始皇的祖坟。2010年,秦东陵一号大墓被盗。西安...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