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草鞋的工具已有100多年历史 “老手艺”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丰收节上还举行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一位女孩正在学习剪纸。
马家打草鞋、蓝田传统剪纸、苦荞面饸饹手工技艺、神仙粉制作技艺、戏曲盔帽手工技艺、刺绣、编织……9月22日,在西安市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上,来自蓝田县的多位民间传统手工艺人现场向游客们展示了各自的“绝活”,这些来自于生活中的老手艺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编草鞋的工具
是爷爷传给父亲的”
“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从我爷爷那辈开始到现在至少有百年历史了。”9月22日上午,在非遗项目展区,来自蓝田县焦岱镇鲍旗寨村的马新玲一边麻利地编织着草鞋,一边向参观的群众讲解草鞋的来历。她说,自己现在用的编草鞋的工具是爷爷传给父亲的,十几年前父亲手把手地把这门技艺传给了她,现在年近九旬的父亲有时候还能亲自给她指导一下。
“虽然现在已经不用穿草鞋了,但不能把这个老手艺丢了,这是文化的一种传承。”马新玲介绍说,草鞋在中国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了,蕴藏着祖先的奋斗足迹和进化历程。蓝田山根峪口生长的葛藤、苇草、龙须等都是编制草鞋的原材料,当地人喜欢穿,这门制作手艺也就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虽然自己也快60岁了,但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上这门手艺,喜欢上她的作品。
用剪纸欢迎大家
“星期天到蓝田”
“从8岁我就跟着姨母学习剪纸,现在也有50多年了,特别是逢年过节时,都是免费为乡亲们剪。”蓝田县厚镇61岁的王肖宁是剪纸第五代传承人,在她的展台前,同样围了不少参观的群众,大家都排队等着领她剪好的作品。王肖宁介绍说,在蓝田乡村,人们把剪纸叫“花花”,剪窗花叫“铰花”“刻花”“剪花”,在当地百姓眼里,“花花”就是五颜六色的、最好看的、最美好的东西,广泛用于年俗、婚俗、丧俗等节俗、礼俗中。
一边介绍剪纸,一边剪刀舞动,没过多久,一幅“星期天到蓝田”的大幅作品在她的手中完成,看似信手拈来,实则轮廓复杂,一剪一动中体现了创作者的深厚功底。王肖宁说,这幅剪纸送给本届农民丰收节,希望大家都能来蓝田参观游玩。此次参展,王肖宁还带来了自己的一个学徒。
来自于生活中的
“老手艺”充满了魅力
作为西安城隍庙“福星白戏装盔帽作坊”的传承人,蓝田县汤峪镇肖家坡村的肖建武学艺四十多个春秋,其间曾为三意社、陕西省京剧团、西安豫剧团及西安周边多个区县剧团或社火局制作各种类型的戏剧盔帽。此次展出,他带来了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盔帽,一顶顶制作精良,让人赞不绝口。
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蓝田茂盛扯面制作技艺、蓝田县华胥镇的王亚兰刺绣、蓝关街办胡家巷村的吕养芹编织、蓝田姜国兴泥塑……在当日的展出现场,除了这些传统的手工技艺,还有磨豆浆、捏面人、造纸、吹糖人、制作五谷画等观众参与性强的互动项目,无不让参观者赞声连连。市民穆先生对记者表示,这些来自于生活中的“老手艺”经久不衰、充满了智慧和魅力,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传承技艺。
新闻推荐
西安喜迎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时节到蓝田尽情享受丰收情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蓝田县会场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秋高气爽,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之情。9月22日,西安市庆祝首届...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