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雨祈出的大唐天籁

西安日报 2018-08-26 06:42 大字

在水陆庵前演奏坐乐演奏行乐演奏一角

○秦延安文/图

俗话说:“三伏无雨大田黄,大豆枯荚渐死秧。”随着一声韵味悠长的开场锣响,笛笙箫启奏,丝竹管弦开唱,那如泣如诉委婉悠扬的乐声,被浩浩荡荡的祈雨队伍逶迤蜿蜒成了一条长龙,如爆裂太阳下的谷物幽咽,让人心颤。这一从大唐宫廷中走出,在民间声乐与宗教音乐融汇中生发的、带有地方特色的蓝田水会音乐,彻底颠覆了我对三秦大地上那种高亢激昂的乐种认识。

谈水会音乐,就不能不提西安近郊的蓝田县。三面环山,塬岭纵横,“年年有小旱,五年三中旱,六年一大旱”,让蓝田人对雨水有着别样的深情。无雨便要祈雨,无水便要取水。“贞元中……始遇长安大旱,诏移两市祈雨,及至天门街,市人广较胜负,及斗声乐……翌日,德宗召入,令陈本艺,异常嘉奖。”这是唐朝音乐家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关于水会音乐起源的记载。唐德宗用比试声乐的方式,选出担任民间祈雨的重任者,不仅表现了执政者对祈雨的高度重视,而且还使得天下乐社齐聚长安、一争雌雄。什么样的声乐既能表达民众对祈雨的诉求,又能讨得评判者欢心?在不断的角逐中,具有宫廷身世,集民间纯朴、佛家济世的蓝田声乐,终于脱颖而出。因为关中乡村将祈雨仪式称为水会,所以这种伴随取水祈雨活动的声乐最终获名蓝田水会音乐。

蓝田水会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演奏乐器,不仅有唐代正宗宫廷乐所使用的笛、箫、笙等乐器,还糅合了乡野粗陋、原始的大梆子等。水会乐队也没有定制,少则七八人,多则一二百人。

俗话说“水会不动乐,马角不起驾”。每逢春夏伏旱时,乐社便派出一支队伍,远赴终南山、太白山、辋川等地潭穴进行取水祈雨。不管是哪家乐社,取水仪式都声势浩大,从众更是多达二三万。庞大的取水队伍举着猎猎的龙凤旗,直径长达六七尺的万人伞,还有两个蝴蝶扇,在“马角”神的发号令下,以锣为号、以鼓为步,在笛箫合奏、笙声相和的吹奏中一路前行。音乐不停,脚步不止,边走边奏,所以这种行进中演奏的水会音乐又叫“行乐”。行乐一般都是套曲形式。例如:《清江颂》《小曲子路》《敢中砂》组成的套曲连奏,既有水会音乐的婉约腔,又有行进的节奏感,气势轩昂。

经过长途跋涉取回来的圣水,被供奉到庙里。为了让圣水早日幻化成甘霖,僧侣祈福诵经后,乐队继续奏乐,因为坐着演奏所以叫坐乐。相比声势浩大的行乐场面,坐乐的演奏规模较小,演奏乐器也只有吹奏乐和打击乐小三件:木鱼、磬、碰铃,但演奏水准却高出许多,奏出的曲子缓慢悠扬。坐乐演奏时多为夜深人静时,那笙箫交替、丝竹管弦穿插的乐声,像终南山里窜出的涓涓细流般清澈,让人的心、神、智在瞬间得到洗涤、沉淀。

这一专注的演奏盛景,在六朝名刹蓝田水陆庵的泥塑中可以寻到佐证。在五百罗汉过海的声势浩荡中,你会发现海里还有一群珍禽异兽在演奏音乐:有吹笙的麒麟,敲贡锣的狮子,摇着高把鼓的独角兽。令人惊叹的是,它们所拿的器乐和编排,与水会器乐及编排基本相同。历史上,水陆庵内长期举行大型“水陆大会”和“水陆道场”祭祀活动,每次祭祀都场面宏大。水会音乐演奏也从最初的取水祈雨,延伸到民间庙会、佛事、善事、祭祀等活动中。

蓝田水会音乐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虽然现在已如那些风俗般没落,但是因旱灾取水祈雨而形成的专门的音乐演奏形式和80多种曲牌规模,却刷新了中国音乐史的记载。2006年5月,蓝田水会音乐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闻推荐

蓝田县开展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治理宣传活动

阳光讯(记者刘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相关要求,坚决治理从业人员身边的安全隐患,8月17...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