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好政策 带给我好生活 创业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段均彦表演扯面绝活本报记者王晓峰摄
如果以40年为一个时间节点回首过去,中华民族因改革激发出了源源动力。中国因开放屹立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1979年春天,家住西安市蓝田县的段均彦从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嗅到了巨大商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激情燃烧的40年里,他从在家门口摆面摊的小个体户干起,成为一个拥有上亿元资产的民营企业家。有人问起他成功的经验,他说:“我的成功是因为碰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能过上富裕的好日子,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我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
近日,三秦都市报记者与他面对面,聊起与改革开放同步的40年,他依旧感慨万千。年,这更是奋斗的40年。”
小小年纪尝到生活艰辛
1959年6月,段均彦作为家中第5个孩子出生在蓝田县蓝关镇南关村。那时候村里人说起他,总觉得这个孩子“命苦”。因为在他出生之前,段家曾靠售卖扯面有过一段好日子。他没有享受到那段“好日子”不说,还在两岁时没了爸。
“我妈告诉我,早在清末,我爷爷段启明就开始在镇上街道摆设面摊,售卖扯面。后来我爸段丁茂子承父业,40年代中期曾在蓝关镇开了一家饭店,取名茂盛面馆,1961年我爸因病去世之后,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紧巴,吃不饱穿不暖是常事。我16岁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到生产队的食堂打工了。”
在食堂当小工,段均彦一干就是3年。虽然又累又苦,但磨砺了段均彦的意志,也让他打下了创业的基础。
1979年开始摆摊卖面
1979年春天,我国开始大力提倡广开就业门路,个体经济发展起步。段均彦决定自己干,紧跟着这个好政策。“当时我就跟母亲商量,决定在家门口摆个面摊,重新将老段家的面食卖起来。”
段均彦便跟镇上的很多面食摊点一样,卖的是便宜又大碗的biangbiang面。他向记者回忆,那时候一个蜂窝煤炉子一口锅,一个面摊子便成了。自己左手碗右手勺坐在锅前,见人就吆喝,“吃呀不?吃呀来!香菜油辣子,漂着葱花子,面稠碗又大,两毛钱咥一下(碗),咥呀不,要咥你就坐。”食客们被他的吆喝吸引,搬个小板凳就坐。
这样的场景,段均彦至今回想起来还忍俊不禁。他编出了针对人们需求的顺口溜来揽客。但到第三年,他明显感觉生意没前两年红火了。后来跟母亲说起这件事,老太太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那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满足于再吃这样的东西了。”
吃得苦中苦卖出好名声
时间的指针在前进,段均彦的思想也跟着与时俱进。思量过后,段均彦决定改卖贵一些但味道更好的扯面。他用帆布在街上搭了个伞状的帐子,里面摆上高板凳作桌子,低板凳作凳子就开张了。
帐子挡不了风避不了雨。赶上下雨天,老段就把面板和锅搬到屋檐下出摊,经常一天的面卖完,自己被雨淋成了“落汤鸡”。“屋檐窄,能护着锅和面不被淋就已经是好的了,人挤进去施展不开,所以吃饭的人一多,我就干脆站在雨地里下面。”
5年时间,段均彦的扯面摊在十里八乡卖出了名气。可这背后的艰辛,鲜少被人知道。
段均彦说,夏天天热,他还可以咬着牙忍着,冬天天寒地冻,自己在凛冽的寒风中摆动着双手扯面,每动一下都觉得手上似有尖刀刮过,薄薄的帐子在这个时候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更要命的是,他每天都要用凉水和四五十斤的面。
从面馆做到酒店
1986年,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的段均彦决定开店,就这样,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店面开张了。
给面馆重新制作招牌时,他选用了父亲之前用过的那两个字——“茂盛”,他说,这代表着根深叶茂的美好祈愿。开业那一天,他郑重地跟母亲承诺说,自己会将“茂盛”发扬光大,完成父亲生前未完成的事业。
饭馆一开就是小十年。在段均彦的苦心经营下,这个小店的生意红红火火,也让他有了更多的资本可以用来投资。1992年,蓝田县建起了工业园区,整个县城向北迁移。段均彦瞅准时机,走进还一片荒凉的工业园区征地盖酒店。1997年酒店落成开业,时任的蓝田县委书记还专门前来捧场剪彩,以实际行动鼓励企业家们入驻工业园,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段均彦说,当时因为自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有不少人对此不太看好,但经过前面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他已经明白了,想做大事就得“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这时,段均彦的“茂盛饭馆”已经成了“茂盛酒店”。
2012年5月,他成立了公司,投资1.2亿元在茂盛原址上建了一座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准四星级酒店。他的“茂盛扯面”也被评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谈到自己创业成功的经历,段均彦说,自己的成功跟党的好政策分不开。每年7月1日,他还会举办联欢会,组织员工表演节目,庆祝党的生日。“没有党的领导,我不可能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改革开放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本报记者张晴悦
我的40年
新闻推荐
日前,蓝田县委、县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全县各级各...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